第41章
前院跟后院之间的院墙打起来之后,田小满整天都在自家院子里忙着,被鸡吃得零零落落的小白菜被她一棵棵扶正、培土、浇水……
乌豆和玉米在地里也欢实地长着。以前舅妈家的村子里也不少见这二者种在一起,听说这是大城市来的农科专家指导的结果。读了农学专业,田小满便知道了其中的道理:
一般来说乌豆具有抗病性,危害乌豆的病菌不多。而乌豆跟玉米套在一起,可以改变病虫害生物链,有效地预防病虫危害。乌豆上容易有寄生蜂、赤眼蜂,它们恰好是玉米害虫玉米螟的天敌。乌豆分泌的化学信息物质和气味,对害虫也有驱避作用。乌豆和玉米,在外形上一高杆一矮杆,间作在一起,通风、透光、透气均好。而玉米最爱生的病,如大小叶斑病、大豆白粉病、锈病,产生的根源就是种植得太密集……
乌豆苗长到田小满膝盖那么高的时候,田小满将那些小苗的顶心摘掉,好促使分枝的生长,防止植株光长个子去了。
在地里忙活这些的时候,田小满心里有种愉悦感,忍不住哼起了小曲,直到栓子拉拉她的衣袖道:“好听……”
栓子这些天都跟着田小满,学着她的样子给小苗打顶,还打得特别认真,每个该打的都没落下。田小满便唱她记忆里的那些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要么是: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前者栓子怎么也学不会,倒是后面这一首他很感兴趣,特别是其中数字那一句,还没轮到呢,他就要抢着唱。田小满倒是心里一动,便拿了小棍儿在地上教栓子学数字,“这样写是1,你看,一个小白菜,一个乌豆苗……”
栓子用手指了指自己,“一个栓子。”
田小满哈哈大笑,“对啊,一个栓子,一个满姨。”
玩着乐着,还把活儿也干了,一天天很快就过去了。中间田小满将从刘婆子那里抢回来的风干肉拿到香源饭馆卖了。齐源生跟她说这风干肉很受食客欢迎,有的想要吃味道干浓一些的,有的喜欢清淡些的,故而可以陆续往饭馆送货,不拘标准。
田小满便将回笼的加上她手里仅存的,全部买成了新鲜的刀条肉和调料。苦蓼和蒲寸在她家院子的角落里长疯了,她摘了不少苦蓼捣碎挤出透明的汁液,天气越来越热,做风干肉少不了要多抹些苦蓼汁。
这一回田小满去香源饭馆的时候带上了栓子,反正坐牛车用不着栓子走这么多路,还能领着她在镇上开开眼界。
跟齐根生交货的时候,田小满看着秤上显示的数字,口中开始算起了应收和应付的银两。栓子仰脸看着田小满,认真地听着,眼睛里都是佩服。
齐源生给田小满付账的时候,说起镇上不少饭馆都开始卖风干肉了,就连最大的福满楼也推出了以风干肉为主的新菜品。估计是有人在香源饭馆这里吃过之后得到了启发,回头也做起了风干肉这个生意。
不过,有食客在香源饭馆吃回头饭时也说了,外头卖的那些风干肉都没齐源生这里的味道好。不少人还来跟齐源生打听这风干肉是谁家做的,有没有什么标识,好叫他们找着买去。
说到这里,齐源生建议田小满给她的风干肉起个标识之类的牌号,说出去不光响亮,也叫人记忆深刻。
对啊,自己这个现代人怎么没想起给产品注册商标。在大良朝这样的古代没办法统一包装和印上品牌标识,可自己那风干肉的味道吃过的人自然都知道。
田小满想了想说:“起什么好呢?咱家还是头一回做生意,不知本地都是怎么起的?”
“有以村子为名的,也有以附近山川河流命名的,还可以拿自己的姓氏起名……”
那就叫田小满?毕竟大良朝是古代社会,女人的名字直接拿出来让人叫……还是含蓄些吧。
正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栓子拉拉田小满的袖子说:“满姨,这个好。”
齐源生一拍桌子,“有了,我看‘满姨’这个牌号就比较合适。”
田小满一听也笑道:“成,既是栓子说了,那就‘满姨’吧。”
齐源生背着手在屋子里转了一圈,“人要问我,你这风干肉是什么牌子的啊?我便道,泸沟村满姨。”他自己仿着食客的口气一问一答,引得众人都笑了。
从香源饭馆出来之后,栓子问道:“满姨,你刚开始说的那些数字,栓子都知道,有好几个都会写。可它们变来变去的,栓子不会。”
田小满蹲下|身子,摸摸栓子的脑袋说:“以后满姨教你算术,再教你识字,以后你的本领就会越来越大。”
栓子的小眼神一下变得很悠远,“满姨,这本领有什么用吗?”
“当然有啊。可以去很远的地方,可以做很多事情,心里的想法都能变成现实。”
栓子的眼睛亮了,“我要学本领!”
“好啊。回去之后你多找一些小木棍儿,我每天都会教你,还要考试看你学会了没有。”
“好啊好啊!”
田小满知道古代只有家境富裕的孩子才有机会去读私塾,因为每年交束脩都是一笔大支出。村里的孩子都没去读书,如果有机会的话,她还是要让栓子去读私塾。毕竟她是现代人穿越过去的,对孩子要进行文化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
她起身看见旁边有卖零嘴儿,便道:“满姨去给你买好吃的,以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