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络游戏>大宋之荣耀>第三十五章 金人的优势与劣势

这一个晚上,王晨与虞若然在水榭边聊了很晚。

最初的一些拘束过后,两人也就放开了心菲,说的很起劲了。

虞若然是川地姑娘,圃本就有些风风火火,xing子比较直,在刚开始见到王晨的时候,也没太多的拘束。一些话大着胆说出来后,心里梗着的一点东西消除了,越加放开xing子,随意说话。

她就像面对一个认识多年的老友一样,将许多自己亲历过的大事小事都说与王晨听,还有这次出川时候家里的一些纷争,虞允文的坚持,还有她要跟着来的冲动,全都一股脑地讲给了王晨听。当然一些少女的心思她不敢讲,怕被王晨看轻。

直到夜深了,两人才兴尽而回,各自去睡觉。

只是被搅了心事的虞若然,心里兴奋之下怎么都睡不去,直到鸡都叫了,她才进入迷糊状态。

一觉醒来之时,太阳都升的老高了,王晨也早已经离去。昨天那样一番情景后,虞若然心里的幽怨与尴尬已经没有了,她继续以女主人的样子去替王晨管理府中事务。

王晨照旧去练兵,特别是骑兵的列阵冲杀是他最为看重的,也是令军士们训练最多的。

要想彻底击败金人,就必须提升骑兵的规模和战力,这是王晨和其他军中将领都认定的一点,没有强大的骑兵,是不可能与金兵在正面战场相抗衡的。在骑兵弱势的情况下,两国之间战争打响了,只能依据紧城防守,基本没办法主动出击。没办法主动出击,那就不可能重创对手,不可能取得战事的最终胜利。原来的历史上,两宋时候,都不重视骑兵建设,结果导致几百年都处在被动防守,大多时候都只有挨打的份,主动攻击敌人的除了宋初时候有过几次外,其他时候挺少。特别是在金国崛起后,更是如此,从来都是金人南下攻宋,没有一次是宋朝军队北上主动攻打金国的。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外患?

有人说这是宋朝缺少战马的原因,但据历史的记载,北宋时候战马最少的时候全国也有二十几万匹,最多时候有七十多万匹,数量并不少。但这么多的战马,并没组建大规模的骑兵,少量的骑兵都是配合步兵使用的。只能说,是宋朝军队的战术方面有问题。

还有国家大政方面也是有问题,无论是君,还是臣,都是不思进取之辈。对外称臣,对蛮夷纳贡,也只有宋朝时候有,他们想花钱买平安,这种行为几乎贯穿两宋大部时期。

王晨在执掌殿前司禁军后,他就发誓,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大宋军队起来。而要建议一直强大的军队,依现在情况下,一定规模数量的骑兵肯定要建立起来,不然根本不要说军队的强大,毕竟他没这个能力替大宋建立机械化军队。殿前司禁军中骑兵的建设就是他实施这个计划的第一步。

宋朝时候殿前三司禁军原本是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军队,特别是殿前司禁军,更是jing锐中的jing锐。但到了宋微宗也就是赵佶当皇帝的时候,三衙禁军数量虽然一直在增加,但战斗力却每况愈下,成了一群乌合之众。在金人两次南侵后,更是尽数被毁,损失殆尽。

现成的殿前司及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都是新建的,无论是兵员数量还是将领的配备上都不完整,依原来的建制,殿前司所辖的禁军至少在十万以上,正常建制是在二十万以上人马。王晨与李纲、宗泽及小皇帝一道商量后给出的殿前司禁军编制暂时是十五万。不过现在的王晨,并没打算将自己所辖的人马扩充到十五万,他需要的并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数量再多,一群乌合之众有什么战斗力,八名金军军士登上开封城头,数万守城禁军将士竟然会不战而溃,真是天下奇谈。王晨希望自己统领的军队是号令如山,令行禁止,即使打了败仗也不会变成溃兵,他要求手下的人马都是jing兵。

因此他在训练中主动淘汰那些素质不好的军士,而将各方面表现不错的士兵留下,从其他地方补充的军士要求也是如此。

因此也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殿前司的将士待遇最好,对将士的要求最高,训练是最艰苦,但地位也是最高,战斗力也是最强。许多军士是慕名而来,但最终被吓走,或者吃不消被淘汰。

殿前司的两万禁军中已经有一万多匹战马,大多都是缴获自金人的良马,在王晨的举荐下,原真定府路马步军副总管陈淬充任殿前司马军总管。陈淬在跟随宗泽而战的时候表现就挺出se,特别是真定府一战。在真定府之战中,陈淬的妻子及其他一些家人被金人杀害,家庭遭遇的非难,让陈淬抗金的决心非常强烈,可以说他与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只要是与金人打仗,他从来不会退缩的。

也正是因为陈淬的遭遇及他在与金人作战时候表现的勇武,王晨推荐他任殿前司马军总管。

陈淬的长子陈仲刚及次子陈仲敏皆是勇武之人,也都被编在殿前司马军中,任统制官。

王晨对陈淬的要求是,相同兵力的骑兵,要能与相同兵力的金军对杀,并且不会落败。

这个要求在王晨的感觉中并不过分,但依现在宋军的战力情况来看的话,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与金军以这样的兵力相争,并不落败的。如今宋军将士心里都有“恐金症”,并且有传言女真人满万不可敌。要做到王晨这样的要求,难度也是太大了。

但王晨不理会


状态提示:第三十五章 金人的优势与劣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