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云游海边师徒宿荒寺
站在一个山坡的高处,放眼岸边的景致,也真如于先生所说:
在漫长的海岸线上,那些山峰真似一条巨龙,自北向南,卧在茫茫的海边上。
它将自己长长的身体曲成了几弯,把辽阔的海岸,环抱成了一个一个的海湾。
每一个海湾都是龙虎环抱,坐北朝南。
那山上的小溪,在名堂间已经汇成了小河,在湾里弯成了几弯,曲曲折折流进海里。
真是一个藏龙卧虎,蓄水养气的好地方呀!
只是可惜:这里的人烟太过稀少,海岸上只散落着极少的赶海人,而这附近,竟然不见一间人住的房屋。
静静的海边,只有连绵的群山,默默地对着大海,听着大海诉说那亘古以来的传说。
现在明白了:为什么那于先生说:
“现在如果谁让我为他选房基,我要首推那里,真是一块阳宅好地,保他子孙万代,永远安康呀!”
此言果然不虚,这里的将来,必定是个人群聚集的好地方。
只可惜:现在的人们,还没认识到这里的好处。
夕阳下,站在那里,清风道长把自己的心得,不断地跟身旁的杏儿哥交流。
杏儿哥也主动地问这问那,清风道长都做了详尽的解答。
两人的身影,在黄昏的阳光下,渐渐地拉长,直至再也看不清两人的身影。
这时,只见翠绿的山峰顶上,已是满天空的红色晚霞。
师徒俩在海岸线上继续走着,两人要在天黑之前,游览完这里的每一个海湾。
好在今夜又已靠近月圆之时,天刚黑下不久,一轮圆月就从海上升了起来。
在月光下的海边漫步,耳听海浪哗哗,面迎清凉的海风,两个人都感到十分惬意。
一直到月挂中天的时候,这黑石礁的几个海湾才算走完。
走出了黑石礁以后,站在一座高山上,借着天上的明月观望四周,清风道长忽然感觉到:
面前的环境,自己好像有些熟悉。
又认真观察了一番,终于想起来了:
原来此地自己曾经来过。
回想起来,那已是距今四十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经历了千辛万苦,自己直奔东北而来。
用沿途打零工挣来的几个钱,才买了一张船票。
那是在山东烟台上的船,一路北行。
可是,真是“屋漏又逢连阴雨,帆断偏遇顶风船”。
刚上了船,出了烟台码头不久,那风向却变了。
整整一宿,海风把船就吹到了旅顺的海边。
由于自己寻师心切,也不再等那风转向了,船一靠岸,就匆匆地在旅顺下了船。
没有钱吃饭,无奈,只能在当地打零工。
在旅顺整整打了十几天的零工,净找些出力的活干。
结果:除了吃饭钱以外,还挣了一点盘缠,这才继续北上寻师。
记得从旅顺出发的那天早上,天正下着小雨。
自己一路走来,连个行李都没带,头上只戴了一顶大斗笠。
刚走到晌午时分,全身就被雨水淋透了。
幸亏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僧人。
当他看到自己被淋得成了一个落汤鸡。
当时,又值深秋季节,天气凉了,嘴唇都冻哆嗦了。
于是,邀请自己与他结伴而行,回到附近他的寺中晾晾衣服。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狼狈之下也没有什么好推辞的,跟着僧人就到了他的寺中。
记得:他的寺中-共有三个僧人:一个老和尚是主持,其他两人都很年轻。
在那里吃了晚饭,晾干了衣服,还住了一宿。
等到第二天早上,又吃了早饭,看到雨已停了,太阳也出来了,自己这才与那里的僧人告辞,继续赶路。
就在那一天,自己就曾经过了这里,就从这山下面的路上走过去的。
只不过,那时自己心情很差,只想快点找到师父。
所以,对黑石礁这块海边,只是擦身而过,完全没有理会。
想到这里,他对站在旁边的杏儿哥说道:
“杏儿,这块地方,其实,师父曾经来过。”
“什么?师父。这里你曾经来过?”
杏儿哥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是的,师父确实是来过。
只不过,那已是四十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如果师父刚才不是站在这个地方,认真地看了一下周围的情景,这个事情也真就想不起来了。”
说完,清风道长就把自己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情况,简单的对杏儿哥说了一遍。
听了师父的讲述,杏儿哥才知道了:
师父还有这么一段经历。
于是,对师父说道:
“师父,那时,你可真不容易呀!”
“是啊,没找到你的师爷,我那时也不会梨花轻功,三千多里的路程,那可是全凭这两只脚走出来的呀。
那脚上,也不知磨起过多少个血泡。
往北走,越走越冷,我脚上的鞋也磨掉了底,只能不断的往上缠干草。
身上也没穿棉衣,只靠白天跑着取暖。
肚子里没饭呀,一跑肚子就空了,幸亏是深秋季节,我就摘些野果子吃。
到了晚上,我只能在人家的大草垛上挖一个洞,将全身探到洞里,再在头上盖上干草,凑付着睡一觉。
等见到了你师爷时,我就等于只有半条命了!”
清风道长感慨地说道。
说到这里,清风道长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