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决战苍龙>第七十一章 察看风水 老道暗称奇

第七十一章察看风水老道暗称奇

这时天已大亮了,外面的大雪在尽情地飘洒着,天上灰蒙蒙的一片,已见不到往日的朝阳。

庄外的山峰,似乎要离开山庄而去,在山风的吹动之下,变得迷迷蒙蒙,好像正在一点一点的往远处移动。

山庄里的道路似乎长高了,走在上面,已经可以看到屋顶上的银装素裹。

按照清风道长的提议,现在时候还早,不妨在庄里随便走一圈,看一看,然后,再到老爷子的屋里去。

因为来时天还没亮,清风道长没看清楚庄里的情况。

刚才这一走到山庄的道路上,他似乎感觉的这山庄,好像跟别的山庄不一样,他要一探究竟。

因此,一行人也不顾得下雪,就在山庄里溜达了起来。

本来全真教的道士是不太重视风水的,历来少有风水大师产生。

可是,这清风道长就不同了,原先是进士出身,后来当了出家道士。

家,是出了,但一颗读书人的心,还是没变多少。

闲暇的时候,读了不少的闲书,这风水方面的书就读了不少。

像我国现存最早的住宅风水书《黄帝宅经》,汉代的《堪舆金匮》、《宫宅地形》等等,他都读过。

读着,读着,又结合自己读过的《易经》,就渐渐地对风水这门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了一些研究之后,后来,有时候也为别人看一下阳宅、阴宅什么的。

这不,今天一走出杏儿哥家的大门,尽管大雪封门,他也没忘记观察山庄的风水。

一路走来,越看越有兴趣,越看越有兴致。

后来,因为时间还早,干脆提议先在山庄里转上一圈,然后,再到老爷子的屋里去。

何谓风水?风水也叫做“堪舆”。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是:“堪是天道,舆是地道”。

所以,它是上观天文、下知地理的大学问。

宋代王洙的《地理新书》解释道:“出处为水,入处为风。”

风水,有时候还叫“青囊”,也可以叫青乌、相宅、地理等。

它主要是用来为人们选择阳宅与阴宅的一门学问。

阳宅:指的是活人居住的房屋;阴宅:指的是死人居住的坟墓。

风水讲求动(阳)静(阴)配合,以寻求优良的人居环境。

千百年来,堪舆家用阴阳气流收纳的方法,衍变出一套诸如:

“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得水之地为上等,藏风之地为次等”的风水涵义。

《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

到了后来,清代姚延銮在《阳宅集成》卷《丹经口诀》中给予了形象化的总结。

主张“阳宅须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骨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在旺门庭。”

纵观古人的这些论述,那么,风水观念中,理想的人居环境到底是什么呢?

大体上说就是:房屋的后面要有屏障,房屋的左右要有依靠,房屋的前面要有流水环抱,房屋的远处还有案山、朝山呼应。

总之,房屋所处环境应当是:背风向阳,山清水秀,聚气养气,福荫子孙。

按照这些标准,等清风道长一行三人,围着山庄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原来出发的地方时,清风道长心里暗暗称奇。

他一不奇怪山庄背倚大山,面朝南方,可以遮挡寒风,增加光照;

二不奇怪庄前两山环抱,俗称龙虎环抱;案山平整,明堂宽阔;

三不奇怪环抱明堂的大山东面,两块巨大的石块耸立道路两边,就像一座巨大的山门,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将山庄与外界巧妙分开,你不进“山门”,甚至都不会发现山庄的存在。

这一切,在当初选择地形建山庄时,都是可以找到的。

真正令清风道长称奇的是:

山庄里山间泉水的运用,那可是运用了人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这个山庄是三面大山环抱,只有东面近处没有大山,这正符合那句话:

叫做“紫气东来”。

山庄里可以更多的吸纳来自东方阳性的气息。

山庄前的明堂外,正是山水的聚集处。

明堂外就像一个锅底,三面来水,汇成一条不小的河流,可以看到,原来的河道是从西南远处,笔直地冲着山庄而来。

本着“曲水集气”的思想,现在已在河道上加了几个弯,改成了河水蜿蜒而来。

虽然,此刻河面上已经冻了厚厚的一层冰,可也能听见:冰层下面的河水还在哗哗的流着。

而山庄里用水最巧妙的地方,在山庄的西面。

从山坡上结冰的情况判断:那里山半腰的地方有大量的泉水涌出,是庄前河流中主要的溪水来源。

就在那个地方,人工建造了一个很大的蓄水池塘。

也就是说,泉水从山上涌出地面后,要先流进池塘,池塘流满了,才向山下河流中流去。

在这个池塘靠近山庄的一个边上,修了一个豁口,此刻,这个豁口处,是用一块大木板封堵着。

在豁口的下面,一条弯弯曲曲的、用石块砌成的小水槽,被连接到了庄里,并通到了山庄里的各处。

可以说,庄里每家的院墙外或者大门前


状态提示:第七十一章 察看风水 老道暗称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