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混在五代当皇帝>第三章 接收
潭州方向攻取了大半。

好在李弘冀还算是很配合的,郭炜让他以手书宣谕境内郡县归降,他都踏踏实实地写了有几十份,一个英睿果决的人,在无奈投降之后就这么配合胜利者,或许真的是为了免得生灵涂炭吧。

参考后蜀的经验,有一国之主的手书宣谕,有周军强大兵力的威迫,那些还没有打下来的州郡应该会很快平定的吧,这样一来如此富庶的财赋重地就可以免遭战争破坏了,那恢复起来都不需要一年。

“嗯,江南既定,中书要尽快拟定各州牧守,并且制定对江南管内州县的宣赦条款,伪署文武官吏或留用,或递解进京,也要各依条例。另外,朕打算过两天亲自拜访韩公,礼部先议一下……”

在郭炜刚刚继位没多久的时候,稍微高阶一点的文武官员任命,譬如说刺史级以上、军都指挥使以上的变动,他都要亲自插手,唯恐被宰相和枢密使以权术蒙蔽了,同时也是以此向他们宣示自己的存在。

随着他在继位之初以迅疾手段消除了心中最大的隐忧,特别是他亲征夺取幽蓟之后,在朝野之间的威望日隆,重臣在他面前弄权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小了,这时候的郭炜反而是越来越放权了。

到了后来,除了少数身边亲信的转任和递补都是郭炜独断专行甚至一竿子插到底之外,其他的多数官员铨叙升迁转任都是中书和枢密院依照章程自行拟定名单,然后报请郭炜批准就是。

即使对新占领地区的要员任命,需要皇帝和大臣共同商议,那也多半是郭炜等着宰相和枢密使提名,然后大家一起讨论。

抓大放小,郭炜处理的繁杂事比起继位之初来要少了许多,现在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行事的原则方针和做一做把关工作,但是他确定自己的权位比早先要稳固得多,意图向下贯彻得更顺畅。

“是,臣等自会尽心……只是唐国朝臣之中,中书侍郎、兼修国史、同平章事韩熙载闭门谢客,不曾诣军门降伏,琼林光庆使、检校太保判三司廖居素自投井中,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陈乔自缢于翰林学士院,勤政殿学士钟蒨与大理评事廖澄均仰药自尽,更有作坊副使、枢密承旨慕容英武窜匿无踪……陛下欲驾幸韩府……”

郭炜打算亲自登门拜访韩熙载,范质当然明白是为了什么,不过看看南唐朝臣***了这么多死节的,拜访的效果究竟能够达成怎样的程度,范质真的不乐观,只是郭炜如此礼贤下士,他也当真是不好劝谏。

郭炜倒是第一次听到这些情况,毕竟入城之后诸事繁忙,他还来不及讨论处理南唐群臣的事情,却没想到南唐竟然这样得士心,后蜀灭亡的时候可没有这种规模的抵触和死节现象。

唐末丧乱,杨吴、南唐能够保境一方,尤其是南唐能够保持政局的长期稳定,甚至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这种君臣观念的政治气候和社会大环境还真是和“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的中原大为不同。

包括南唐大量掺用文臣做节度使以及有效地限制节度使权力,这些政治举措都很像郭炜所知历史中的宋朝嘛……哦,不对,应该是宋朝像南唐。

果真是北朝军事征服南朝,然后再自己南朝化么?隋唐这么来了一次,现在又得来一次?上一次的南朝化倒还好说,带来了文明昌盛,也没有导致军事孱弱,这一次似乎就不行了啊……


状态提示:第三章 接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