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混在五代当皇帝>第三十章 家学渊源

“嗯!嗯!分析得不错。(_《》)虽然侦谍司掌握的资料并不多,德强还是有能力通过有限的资料得出这样详尽而明确的分析,不枉朕布衣之时结识了你,不枉朕将这个侦谍司交给了你。”

郭炜听着韩微的分析,心中非常的兴奋。显而易见的,韩微手头并没有携带什么卷宗,可以说关于契丹皇族、后族以及朝堂内情的资料都是凭着脑袋里的记忆在论述的,而且还是涉及到十几年时间的资料,即使韩微在被召唤过来的时候能够大体上猜到郭炜是因为哪方面的事情找他的吧,提前准备也不可能太充分,可想而知韩微的记忆力水平达到了何等程度。

这简直就是一个人肉资料库和检索机啊……还附带了智能颇高的分析器。这样的一个人愿意待在阴影内专心掌管大周的对外情报工作,对继续升迁并不热衷,还真是自己的幸运。当然,自己也不能太亏待了他,今后肯定是要迁其秩而不易其任的,职司固然不去轻动,勋阶完全可以慢慢地加上去。

听韩微这么一分析,郭炜大体上就心中有数了——杀死萧思温的多半不会是耶律贤集团的人,当然,肯定也不会是明面上的“盗杀”,而极有可能是契丹皇族当中的李胡系或者未能从这一次政变获取利益的国舅一族,甚至有可能是这两个团体合谋,嫌疑最大的应该就是在以前的谋叛案当中蹦跶过的。

不过对于这件事,耶律贤尽管不见得参与了,但是放任凶手行事的嫌疑却很难洗脱,毕竟萧思温是在跟着他行猎的时候出事的,前一个皇帝刚刚遇刺,新任皇帝周围的保安措施会差吗?然而萧思温偏偏就死得这么干脆利落。

事情如果是这样的,那么耶律贤对萧思温之死反应平淡,还对外宣称其死于盗杀,随后就不动声色地回到上京,这一系列的安排就有另外的一套解释了。

这个契丹的新皇帝,比自己还要小了七岁的人,没想到会这么隐忍。他这是要在明面上彻底麻痹住凶手,然后通过暗中的调查找出对手谋杀萧思温的证据,从而将这股不受他控制的势力彻底击垮。

对了,其实即便凶手不是那帮人,甚至萧思温之死实际出自耶律贤的授意,耶律贤最终还是会这么干的吧?反正萧思温挤占了国舅部的大部分权益,这件事完全属实,国舅一族当中想要他死的人肯定不少,也不算栽赃了。

如果事情真的像韩微和自己分析的这样,那不光是萧思温这人心机深不可测,耶律贤这个契丹新皇帝、北疆新对手也很不简单,对内能隐忍,也能痛下杀手,那么向大周屈辱求和这个姿态背后隐藏的恐怕也是非同寻常的野心。

没想到历史车轮就这么照常带走了一个睡王,给自己带来了一个更为险恶的对手。可惜中原对契丹的内部政治完全没有影响力啊……即便是自己这个穿越者掌握了中原政权。

好吧,这大概是时空管理局没法把自己给抓回去,又不想让自己太轻松了,所以不管契丹在自己的手里遭遇了何等程度的打击,却依然让它按照历史轨迹走向兴盛,好给自己提供一个对手。

真的很想立即奋起一下,将北方这个可能的劲敌扼杀在摇篮之中,就像当初扼杀打算有所作为的李弘冀那样。可惜……郭炜倒是不在乎为此背上“背信弃义”之类的名声,只要真的有条件将耶律贤和他的辽国扼杀在起步阶段,郭炜哪里会在意这个,周、辽之间的和约还不是说撕毁就撕毁?不过真的是可惜了,辽国终究不同于南唐,草原毕竟和江南不一样,契丹人更不是和中原汉人相差无几的江南汉人。

迥然不同的文明,迥然不同的价值标准,迥然不同的经济基础,迥然不同的生存环境,给周军可能的军事行动增添的困难无法预料。周军在面对长江和南唐军的时候可以势如破竹,在面对草原和游牧骑兵的时候可就未必了;只要郭炜把得住一视同仁的原则,江南人未必会为南唐死战到底,南唐灭亡之后也未必会苦苦怀念,但是契丹人可就未必了。

自己给这个时代带来的变化还远远不够啊……

“德强,如今四海归一,侦谍司除了还要顾及一下西北的定难军以及甘凉、归义军,西南的大理和交趾之外,把全部的工作重心都转到辽国去。要大量搜集辽国一般的地理和民生情报,要密切关注辽主耶律贤的每一个重要动向,萧思温虽然死了,他的yòu_nǚ还是辽后,他的那个孤子叫作留只哥的,侦谍司也要始终盯紧了。”

郭炜细细地想了想,决定先给韩微压任务。

现在深入草原横扫朔漠的条件压根就没有,不光是河东的民生尚未恢复,北线的物资准备差得太远,就是禁军在茫茫草原面对游牧骑兵各种骚扰的战法也远远谈不上完善,这个时候仓促地发动北伐实在是太无谋了。尽管契丹在耶律贤的统治下眼瞅着就有兴盛起来的势头,但是听任契丹兴盛起来的危险,还是及不上仓促兴兵一旦败亡的危险。

未来对契丹的决定性战争,可供郭炜参考的历史战例可谓是少之又少,郭炜真正能够凭恃的只能是内功了。

恢复民生、发展经济、增强军备……尤其需要形成一套经得起损失的军事体系,然后依靠强横的国力和契丹硬磨,将其生生地拖垮、拖亡,这就是今后十多年乃至数十年的基本任务。

而在其间,强大的情报支持肯定是军事体系上的重要一环。以前因为条件


状态提示:第三十章 家学渊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