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明帝>第十九卷:浴血江南之第六章:围困南京 五

晨,朱影龙再次驾临琼林苑,数十名将官聚集在这里军事会议。\\//

除了水师,这次渡江作战的部队全部换上了新式军装,将官们也都新换上了最新的将官服,虽然这当中许多人还有些不习惯,但此次换装是朱影龙亲自下的命令,不换也的换,更多聪明的将领都已经猜到,南征胜利后,朝廷将会对军队进行一次巨大的改革,聪明的人已经知道该怎么站队了。

朱影龙今天来,无非是宣布一下昨日水师大胜的消息,再就是临战前敲打敲打这些将军们,并且严厉的宣布了几条作战纪律,严肃军纪,鼓舞一下士气,不到半个时辰就结束了。

“袁爱卿,你的渡江作战时间定下来了吗?”会议结束后,朱影龙单独召见了袁崇焕等几个重要将领。

“臣拟定了两个时间,请皇上定夺!”袁崇焕道,“一个是明天凌晨,另外一个是三日后,两个时间各有各的优势,明天凌晨,可以趁对岸还在慌乱之中,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让魏阉来不及做出反应,我们可以按预订方案进攻,三天后呢,我们可以根据对岸的反应,调整进攻方案,这段时间可以策反对方将领,这对我们登陆作战将会很有利,伤亡也会少些。”

“你们的意见呢?”朱影龙抬头目光从洪承畴、常炎林、陆浩天等人脸上扫过,问道。

“皇上,微臣想,如果能争取对岸伪朝叛军一些将领投诚,再见识到朝廷大军的厉害后,相信他们会做出一个明知的抉择。”洪承畴第一个站出来道,听的出来他是赞成三日后渡江。只不过没有明说而已。

不过这也暗合了袁崇焕心中的一些想法,素来稳重的他更偏向于后着,稳打稳扎是他地作风,这也是朱影龙为什么选他当南征主帅的原因,南征牵涉国家大局,稳妥的将军虽然再进取上有些不足,但一步一步的胜利这就足够了。

“皇上,战争本来就是以快打快,我们没有必要放着这么好的战机而错过。”陆浩天鲜明的站在前者上。

常炎林沉思了半宿,才道:“皇上。依臣的想法早打比晚打好。”

朱影龙嘴角泛起一丝微笑,按照年龄陆浩天和常炎林都可以归到少壮派中,他们更希望以战功来表明自己的能力,特别是陆浩天,他已经被闲置了快一年了,好不容易等到他要上战场了,一天都不能等;再说袁崇焕和洪承畴属于壮年实力派的,他们都有着个人鲜明的指挥风格,袁崇焕偏向稳重和防守,洪承畴则喜欢走偏锋和进攻。属于承上启下地将领。

同样是年轻人的朱影龙,他也喜欢冒险,也喜欢出奇招,但是他还是会赞同袁崇焕的方案。但在心里面认同洪承畴,他与洪承畴那点芥蒂,不过是双方所处的地位以及时代的鸿沟造成的,换做他处在洪承畴的位置。他或许也会这么做。

“卓老,你的朕的智囊,朕想听听你的想法。”朱影龙地目光最后落到了卓巴古井不波的脸上。

卓巴缓缓睁开了双眼。之前他一直是闭着的。目光柔和道:“选哪个时间渡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要地是一个完整的江南,而不是一个破碎的江南。”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朱影龙眼睛一亮。卓巴不愧被苗人称之为大智者,洞察人心的能力之强远在诸将之上。

常炎林似乎有些领悟,眼神先是一阵迷茫,很快就清澈起来,看来他很努力,这一点让朱影龙很是欣慰。

“皇上,微臣……”洪承畴想要说什么,不过朱影龙并没有让他说下去,而是挥手阻止了道:“洪爱卿不必再说了,朕已经决定了,三日后渡江。”

“是,皇上。”众人异口同声道。

众将各自散去准备三日后渡江,朱影龙将袁崇焕和洪承畴两人留了下来,关于派一支偏师从浙东沿海登陆地事情,他昨天考虑的一个晚上,并且详细的查看了最近半个月暗影从福建发回来地情报,郑芝龙似乎并没有北上地迹象,台湾那边也有零星地消息,说是郑芝龙跟岛上的西班牙人还有荷兰人关系一直不和睦,三方都想着自己独占台湾(也就是小琉球),擦枪走火地事情不断,郑芝龙依托福建,不断增兵台湾,已然成为势力最大的一个,荷兰人仗着自己是海上马车夫,船坚炮利,又占据南方,最倒霉的是西班牙人,占据的鸡笼(基隆),直接受到郑芝龙的威胁,按照目前的态势,郑芝龙应该对荷兰人保持克制,然后一举将西班牙人赶下海,占据台湾北部,然后回头收拾荷兰人,不过陆地上,他真的想放弃福建吗,至少郑氏家族还没有大规模出海迁徙的迹象,说明郑芝龙对内陆还有野心,因此不得不防,所以才留下二人做最后的商议。

“臣不赞成这样的冒险行动,我军兵力不足,如果抽调一部,就需要重新部署,虽然时间上我们还来的及,但兵力使用上,我们将会捉襟见肘,更何况我们迟早会打过去了,臣请皇上慎重考虑。”袁崇焕态度鲜明的反对了洪承畴的冒险主义。

“大帅的担心固然不错,但如果郑芝龙不出兵干预,更何况我们有郑芝豹在手,这样一个大好的机会就这么白白错过,岂不可惜!”洪承畴尽量委婉的说,因为袁崇焕毕竟是他现在的上司,大战将临,最忌讳的就是将帅不合,互相猜疑,这个错误他不能犯,也不敢犯。

“那个郑芝豹审问过了吗?”朱影龙心一动,问道。

“没有圣旨,微臣不敢擅自审理


状态提示:第十九卷:浴血江南之第六章:围困南京 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