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在县城租了一个房间,在县城唯一的一个鞋厂里找了工作,陪读一年,那年我高三,往后不管何时说起,我都觉得是自豪的,关于母亲的陪读,只是最后的结果并没有让他们满意。
也许是我姑父因为我曾经的诉说,在父母面前说了什么,也许是父母觉得高考是重要的,应该丢掉一切,选择陪伴,守候希望,也可能是他们觉得生活没有那么艰苦了,可以稍微缓和一下,加上弟弟也在县城上了中职。
母亲租的房子在学校后面,从马路边下来,有地下室,因为那房东与大姑相识,所以給了楼顶,可能觉得空气好吧,湿气也好,因为那楼下的地面一整天都是湿的,阴暗,住起来也不好。
一间房间,在楼顶,十平米的样子,一个月包水电80元,夏天热的时候,房门从来没有关过,那房间里放了一张床,楼顶几个挂钩,很多东西只能挂在楼顶那,一张桌子,两个小凳子,基本就没有位置了,母亲还是买了电饭煲电池炉,每天给我做饭,她每天早上去上班,我去学校,晚上我趴在床边写作业,听着母亲均匀的呼吸,直到深夜,过了整个春夏秋冬,那时候,觉得温馨,安宁,但是内心也有小小的压力,我希望生活能多一点惊喜,少一些失望。
因为只有一个房间,上厕所洗澡都是在房东多的洗手间,那家有一个老人在家,年轻人在家的时间是少的,那老太太耳朵眼睛都不好了,整日坐在楼下那湿漉漉的地面,冬天晒太阳,夏天就在阴凉处,俨然像一尊佛,我总是不经意想起奶奶,可是我却也不那么想回去了。
父亲有时间回来,也不用专门坐车去村里了,都只是在县城里,住在这小小的租房里,弟弟放假也回来,有母亲的地方就是家,在一起就是幸福。
在那里,经历了我高考,出分数,直到后来上大学,逛遍了县城的每一个角落,记忆深刻,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在房东的热炉里烧水洗澡,热气从那破旧的老房子里散发出来,塑料,瓦片,零碎的一切,还有等待弟弟,父亲回来,蹲着或者坐在床上吃一顿只有电池炉跟电饭煲煮的饭,不管美不美味,反而觉得是一种幸福,一种值得怀念的艰辛。
母亲是喜欢自由的,她不喜欢被束缚,特别是小孩子的束缚,所以这么多年,她都选择在外面跟着爸爸一起干重活,都觉得还好,从来没有觉得辛苦,那一年她选择陪读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我们就差不多习惯了,朋友圈在县城,过年父亲母亲催我们提前回去,我们总是借口在各个同学家玩,或者住在姑姑家,嫌回去太远,没有朋友玩,没有玲琅满目的商品,父母好像也悄悄发现了改变。
人终究会长大,而长大就意味着离开,我们从离开母亲的肚子,离开亲人的怀抱,离开他们的双手,离开他们视线,直到离开他们的生活,一生都在演绎离别,悄无声息。
他们爱我们深刻,我们爱我们的生活,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