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对于张煌与黑羽鸦而言,无论是此人的姓氏还是名字,他们都不会感到陌生。
要知道,张煌他们可是沿着广陵郡-九江郡-沛国-陈国这条路线才抵达此陈留郡的,尽管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未曾在沛国停留过久,但也从旁人口中听说过谯县的武家豪门,夏侯一族。
夏侯一族,无论是在谯县还是沛国,或者是接临的陈留、颍川,甚至是整个豫州,那都是名称响彻的武家豪门,他们在谯县以及陈留所开的夏侯武馆,不知有多少人慕名而来,拜在武馆下学习枪术。在张煌等人所了解的人中,裨将陈杞亦是学成于夏侯家的武馆。
毫不夸张地说,在夏侯家兴旺鼎盛的时候,他们绝对称得上是豫州境内的第一武家豪门,当时能与夏侯家平起平坐的武家豪门屈指可数,只可惜随着岁月的过迁,夏侯家也逐渐没落了。尤其是最窘迫的时候,夏侯家甚至连祖传的武馆也无法维持。
而这个时候,夏侯家的转机出现了:同在谯县的曹家,有一位叫做曹腾的在朝宦官成为了大汉前天子刘桓的心腹近侍,因种种功劳被封为费亭侯,升为大长秋,加位特进。后来的什么张让等十常侍,当时也只不过是这位曹家大能手下班底里的一介小小宦官罢了,可想而知曹腾当时是何等的权势滔天。
不过与后来张让等人的十常侍团体不同,曹腾虽然是宦官,但为人却十分刚正,在宫中三十年从未有显著过失,并且举荐了不少人才,唯独那‘宦官’的名号不太好听罢了。
那时,曹腾衣锦还乡回到谯县,尽管谯县众世家前往迎接,并且大小宴席招待不断,但心中多少仍有些有怅然,尤其是当他注意到曹家同辈的族兄弟一个个已成婚生子。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说曹氏家族人丁不多但也不少,但这并不表示曹腾不希望有一个继承他‘小家’家业的儿子,而遗憾的是,身为宦官的他,显然已经失去了这个能力。
无奈之下,曹腾只有过继一名养子这一个办法。
曹腾挑选养子的方式十分简单:身为谯县人的他,自然会优先在本县寻找,再者,一般百姓家的子嗣,贵为当朝天子近侍的他又看不上,理所当然地,同在谯县的武家豪门夏侯一族,成为了他的最佳选择。
对于曹腾的请求,夏侯家族自然会感觉为难,毕竟有几个乐意将自己家族的子嗣过继给一名宦官当养子?可是他们又不敢忤逆曹腾,毕竟夏侯家就算是在全盛时期,也抵不过曹腾在天子耳边说一句坏话,虽说以曹腾的秉性并不会那样做。
不过话说,若是能与曹腾攀上点关系,那对于夏侯家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的事。当夏侯家掌事的长老们一致认可之后,一名年幼的倒霉蛋被夏侯家视为与曹腾攀关系的‘牺牲品’,过继给了曹家,成为了曹腾的养子。这名男婴便是夏侯嵩,或者称为曹嵩,即日后中原风云霸主曹操的生父。
就这样,夏侯家与曹家在‘曹嵩’这层关系的撮合下,成为了最亲近的联盟家族。
后来,曹嵩长大成人,借助养父曹腾的威势,年纪轻轻便成为了朝中重臣。且此人敛财手段也极为高明,不像其养父曹腾那样为官清廉,以至于为官多年因权导利,使得曹家迅速崛起,成为了富甲一方的豪门。
曹家崛起,夏侯家自然也水涨船高再次兴旺起来,非但将谯县祖传的家业打理地井井有条,还将武馆开到了陈留、东郡、颍川等附近的大县城。
然而夏侯惇却并未因为他是夏侯家的子弟而出名。夏侯惇之所以驰名远扬,那是因为他在十四岁时有人侮辱他的师傅时,他当街将那人杀死,待官府派人来捉拿时,曹家与夏侯家一同出面将他保了下来。最后在官府调和下,曹家支付了一笔不菲的赔偿,算是将这件事给揭过去了,可是夏侯惇这个‘因辱其师而当街怒杀之’的暴躁小伙,却因此出名而成为了谯县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毕竟年仅十四岁就敢为了保护师傅的名声不受侮辱而当街杀人,这份胆气以及这份尊师重道,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当然了,对此服气的只是谯县的百姓而已,至于黑羽鸦们,他们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吃惊的地方。
细细算下来,黑羽鸦中李通十七岁,陈到十七岁,张煌十六岁,单福十八岁,臧霸十八岁,太史慈十九岁,这帮还不及弱冠年龄的小辈,在广陵军时死在他们手中的叛军难道还少么?毫不夸张地说,即便是单福亦背负着数十条人命,更何况是其他人?
正因为如此,夏侯惇那以往无往不利的杀气,丝毫奈何李通不了,甚至于,夏侯惇反而被李通那厚重的杀气所惊,惊疑不定地仔细打量着李通。
杀气,是一种颇为不可思议的存在,就算是张煌也无法解释它的构成。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可若是与武人的战气触碰,战气立马会被‘污染’,由原来那淡白中带着微微青绿色的颜色,变为深灰黯淡的灰败之色,那一缕缕纤细如发丝的不明物质,即有点像是传言中的冤魂,亦有点像是后来兴起的佛教中所指的业火,给旁人一种阴沉、难受的不适感觉。
这不,李通刚一爆发体内的战气,他周身便仿佛罩上一层暗淡的黑火,让夏侯惇的眼皮微微一跳。
[好重的杀气……这狗贼究竟是什么来头?]
脑海中只来得及转过这么一个念头,夏侯惇便已挥枪上前,尽管对手杀气沉重,可他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