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末代锦衣>第六百一十一章 浪起金门

最能震慑四方的锦衣卫在都指挥使朱青被关押刑部大牢之后,各地的魑魅魍魉,地方豪强,跳梁小丑等纷纷粉墨登场。

率先发难的是海的那边。郑芝龙趁着郑成功出海调查荷兰人之际,秘密暗中联系两广三司都指挥使,并联合地方土司势力,悄然起事。

三司本由皇帝派遣到地方掌管财政、民政、军政,然经东林党乱和煤山之变后,朝廷式微,皇权削弱,一时难以控制地方,尤其以南方为主,又逢吴三桂逃至西南,两广土司根深蒂固,在朝廷压制尚且能压制他们的锦衣卫后,纷纷抬头。与海峡对岸的郑家军遥相呼应,妄图分割天下,划江而治!

然郑家军要登陆,最佳地点便是金门。金门地处福建省,因其固守福建东南海口,取"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得名金门。为防海患,福建水师曾在此驻守重兵,然也正因为朱青事件,负责监管沿海水师的东方白和燕十娘等人离身回京,造成了金门水师的涣散懈怠,加之吴三桂还暗中派人密会福建巡抚,福建巡抚尽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问金门之事。

在内外勾结之下,郑芝龙攻打金门誓死护岛明军,不到三日,金门岛破,郑芝龙率领郑家军登陆福建,为避免过早引起朝廷重视,郑将军与福建达成不成文的协议,互不干涉。这样,郑家军联合两广叛军得以控制东南沿海,开始挥师北上。

金门事件在东南得到最严密的控制,虽然叛军已经开始入侵,然而朝廷并未发觉。这也因为崇祯自己之前中下的苦果——取消了几乎全国所有的驿站!这对于通讯基本靠快马传递的时代,军情的延误几乎是致命的。

好在天不灭明,东南沿海的事态没有从东部传到朝廷,却从西南传了上去。

原来自贡首富陈九斤的商友遍布各地,商人的嗅觉永远是最敏锐的,也正是因为善于发现商机,先人一步,才成就了商人区于平民的巨大财富。

郑芝龙炮轰金门当日,没能往北越过叛军封锁线的商人纷纷逃往西南,因为吴三桂为了经营云南势力,希望笼络更多的财富和兵力,所以有意留下了西南的大通道,无论商贾还是平民,来者不拒。

然而,他们似乎忽略了一点,曾经的东赢会总坛在川地已经被摧毁,不可一世的许家二将也在自贡全军覆没,自贡等川地属地已经重回朝廷手中,并且有朝廷军和锦衣卫联合地方军队驻守,是西南地区不可多得的稳定局面。

当吴三桂想起这件事而对川地各个路口进行大封锁的时候,已经有人混进了自贡城。

陈九斤的几位商业伙伴带着家底从福建一路逃到了自贡,投奔陈九斤!金门事件不胫而走。

得知金门事变,陈九斤不敢大意,他已然明白,朝廷之所以迟迟没有察觉,好反应,除了叛军的严密封锁消息之外,还有可能是朱青入狱导致锦衣卫系统陷入了瘫痪!若朝廷在不知晓东南事态,恐怕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般想来,陈九斤还是决定站在朝廷这一边,因为是朱青让他重新相信朝廷,虽然在朱青含冤入狱之后,陈九斤曾怀疑过自己的决定,但是,他还是选择相信朱青。

“将军,请你们务必百里加急,将此行送入京城,一定要送到雀猫山庄!”这是陈九斤了解金门情况后连夜写下的一封书信,他连夜找到了留守自贡的锦衣卫送出这封十万火急的情报!

“记住,此信要想办法直接入京,切不可经过开封等要塞。”锦衣卫出发前,陈九斤不无担心叮嘱道。

朱青被关的消息已经在全国各地闹得沸沸扬扬,陈九斤也听到了开封的一些风吹草动。金门事变不是小事,弄不好就会改变大明的命运。而开封一带从来都是是非之地,如若开封也失控,那问题就严重了。

送信的锦衣卫士兵并不知道这其中的情报,但是这只密封的竹筒上包裹着朱青曾经赠与陈九斤的一段布匹,布匹上是飞鱼服的图案,这是一段意义非凡的布匹,是朱青和陈九斤之间情义的见证。不管是锦衣卫士兵还是杀风等将领,只要看到这段布匹就知道有多重要。

“陈老板放心,本将速速去办!”

载着金门情报的马匹连夜飞奔出城,往京城方向赶去……好在这一路的驿站刚刚恢复,锦衣卫站站相传,不知跑死了多少匹快马,才终于将情报送到京城的雀猫山庄。

此时的雀猫山庄里,聚集了锦衣卫各大头领和东方文白等朝中不少将臣,他们聚在一起只为一件事,那便是想办法救出朱青!

因为短短几天时间,全国各地纷纷传来不安定的风声,大明似乎再一次陷入风雨飘摇,然而,崇祯在田国舅之流的麻痹下并未发觉,他仍然觉得这不过是锦衣卫和外戚之间的官场相争,相信自己总会是那个得利的渔翁。

崇祯被蒙蔽,东方文白和杀风等人可没有犯迷糊。但是对于一时妖风四起的局势,他们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危险,更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些危险。再多的上奏和谏言都进不了崇祯的耳朵。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杀风和东方文白等人并没有因为崇祯的脾气而放弃,从崇祯答应放黑煞可以看出,他心里还是明白是非的。但是短时间内让崇祯放了朱青却是不那么容易。为此,杀风命令玄武赶赴开封,先压住开封势头,不让良山和李玉凤等人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玄武出手,是能压一压开


状态提示:第六百一十一章 浪起金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