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就发生在一条普普通通的北京胡同中。
冬天的清晨,天蒙蒙亮,小贩踩着脚踏车,车后别着一个大竹筐,里边放满了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与小玩意儿,敲着铜碟儿呼啸而过,清凌凌的声音响彻胡同的每一个角落。
“油盐酱醋茶嘞!补牙刷锅底瓦缸壁嘞!玻璃球兔儿爷纸风筝糖葫芦嘞!”
小贩余音袅袅的吆喝声与鸡鸣声开启了新的一天。
带着虎皮帽身穿厚棉袄的红脸胖女娃就站在门口,吮吸手指头看着靠近小贩,望眼欲穿。
“叔叔叔叔今儿我赊一根糖葫芦好不好?”
“昨儿你都吃了我一根了,今儿还想要?”
“妈妈说,我每天可以吃一根,等她向你买醋,再一起给钱。”
“臭丫头你皮又痒痒了是不是昂?昨儿我还没教训你,你今儿又上房揭瓦了!都没钱吃饭啦,让叔叔把你抓走抵债!”
女孩一听声音吓得一溜烟躲在门后,小贩愣了愣,放下一根糖葫芦又继续前行了。吆喝声传遍大街小巷。
胡同小巷里人情温暖,家家户户都有儿女,但因男多女少,女孩子就会收到特殊照顾,影片的女主角便是在一片关爱中成长起来的。
镜头转向小茶铺里。
俗话说观棋不语真君子,但一帮臭老头可不管这些规矩,这不,又因为一局打起来了。
“吃他车,吃!吃!”
“诶诶诶先别动别动,这龟孙子就要将军了!”
“双响炮!给钱给钱!你瞅啥瞅?”
“就瞅你咋地?”
“我丢你老母!你们耍赖!”
“我日你仙人板板!”
……
胡同里的人来自天南地北,一时间各色方言齐飞,眼看这帮臭男人就要打起来了,推门进来的女孩疑惑的声音突然传来:
“大伯二叔三公四哥你们这是咋了?咋闹得这般凶?”顿了顿,继续嘀嘀咕咕:“我还是找来婶婶婆婆吧……怪吓人的……”
众人不约而同转头,镜头切换,只见门口的女孩眉眼俏丽,身量娇小,身穿白色布罩袍,外搭一件深色厚袄,下身黑色棉裤,脚踏一双布鞋,头上别着两根乌黑油亮的麻花辫。
正是石清饰演的女主角梅子。
一听这话这帮臭男人立马坐不住了,纷纷起身笑着打哈哈,“诶诶诶!梅子可先别!我们闹着玩儿呢!不碍事儿不碍事儿!”
“对对对!我们没事没事!大家邻里邻居能有啥事啊?”胖乎乎的油腻大伯眼睛一转,立马看向了一旁的棋友,留着山羊胡的瘦子,“我这是在向二叔借钱呢!”
“对对对,借钱借钱!”
胖男人一听这话,灵机一动,打算将计就计,“所以你要借不借?”
瘦子撸一撸胡子,瞥了他一眼,慢悠悠道:“这事儿,我得跟我家闺女儿商量商量。”
“你家不是没闺女么?”胖子纳闷。
“所以,这事儿,没得商量!”
“我丢你……”瞥见一旁睁着大眼睛的姑娘,胖脸上的肉一抖,把粗言吞了下去。
姑娘走出门,笑弯了腰,她打开锁链,蹬上脚踏车,却不防车屁股被人一扯,险些掉了下来。
“顾明宣你做甚?皮痒痒了是不是?”少女气急败坏大声吼叫。
“你的劲儿可真大,真像头牛,差点都拉不动了。”少年将手放进裤兜,歪着嘴角笑。
“你找死!”
少年灵活闪躲,还抓了一把少女的辫子。
“你有病啊!我还要去面试呢!懒得理你!”少女赌气,看了看时间,脚一跺又踏上了车。
地点转换,高大的写字楼前,梅子驻足仰望,看到了招聘广告。她走上前。
趴在桌上的招聘员掀起眼皮,懒懒道:“小姑娘别来打扰我,这儿不是你来玩的地儿。”
“我不是来玩的,我是来面试应聘的!”
“这儿不招女人。”
“我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也会一点。”
“这儿不招女人。”
“我会用相机,会拍照,会写稿子,会做采访。”
“这儿不招女人。”
“我还发表了很多作……”
“这儿不招女人。”
“呵呵!”少女冷笑,一脚掀翻桌子,男人倒在地上,“我还会独门功夫!”说着一把拉起男人的衣领,轻蔑地瞥了眼他的下身,“你除了下边比我多个把.子,还有什么地方比得上我?整天就像个木头人一样重复‘这儿不招女人’,不觉得羞愧么?”
男人眼睛一瞪,两腿一夹,发出一阵高亢的惨叫:“来人啊抓女流氓了!”
“哇!!”
“女侠!请受我一拜!”
观众发出阵阵喝彩声欢呼声。来到这儿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对“性”这个话题倒不怎么讳莫如深。
失魂落魄的女孩回了家,在门口整理好了心情,扬起笑脸才迈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