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颂王比起齐玉珍,还是差了一些,齐玉珍和良皇斗了好多年,可丝毫不落下风,良皇虽然给齐家使了不少绊子,可又不敢对齐家下死手,当良皇下定决心的时候,齐玉珍又傍上了宋昌盛,齐家也将大部分家产,搬到郑国。

颂王这件事情,文昱枫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你想要任意妄为的时候,最好认清自己的实力,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轻敌冒进。

文昱枫站在寒风中,感受着刮倒人的寒意,看来他向齐玉珍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

回到家里后,冯渊和巧姑过来了,巧姑正努力说服白锦荷,去她的绣坊帮忙,现在绣坊得生意好得很,可是缺少绣娘,最最缺少的是,有灵性的绣娘。

恰好文昱枫也进了里屋,巧姑不好说服白锦荷,又转身做文昱枫的思想工作,文昱枫推脱有事,又转身出了里屋,文昱枫出来之后,冯渊也跟着出来了。

冯渊回来了,说明郑国的粮食,平安运送到仁心庄,皇上真是帮了齐家一个大忙,这个时候调走颂王,齐家趁颂王交接权利之时,将粮食运到大良。

冯渊随文昱枫进了书房,进去之后,直接向文昱枫道喜,文昱枫自然清楚,冯渊口中的“喜”,指的是什么,不过比起齐家,他所取得的利益,抵不上齐家的零头。

文昱枫开玩笑的对冯渊说:“眼看要过年了,赶过年,你不会再出去了吧!”

冯渊离开白杨村一次,仁心庄便会扩散到大良更远的地方,冯渊不出门,表示仁心庄最近没有什么扩张计划,莫子阡的新法,很多大家族深受其害,可是齐家却通过别的门道,获利颇丰。

冯渊微笑着说:“不了,过年的时候,想陪陪家人!”

文昱枫也笑了笑,冯渊虽然双腿不便,但是仁心庄在他手里,以压倒性的优势,打败所有竞争对手,不仅博取了好名声,还获得了实质性的利益,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男人,可是这样的人,也有柔情的时刻,难怪巧姑对他死心踏地。

巧姑将自己的年少无知,耗费在赵荣生身上,没想到俩个人终因门户问题分道扬镳,离开了赵荣生的巧姑,非但没有挫败,还过得潇洒快活,这样的坚强的姑娘,难怪冯渊如此省心,如今巧姑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赵荣生依旧独住,巧姑已经忘了赵家对她的伤害,但是赵荣生却没有走出失去巧姑的怨念。

冯渊听闻颂王将固阳的地契交给文家,所以和文昱枫商量了粮食收购的事情,冯渊认为,大良的粮食问题,这几年不会彻底解决,莫子阡给所有人分了地,但是没有后续的保障,这些田地上,不见得会长出粮食。

文家分地的时候,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百姓吃亏,可其他大家族,比文家难说话,收了一季粮食之后,才将田地分给百姓,有的大家族还暗中作梗,人为制造一些祸端,逼死百姓,最终分出去的地,又回到大家族的手里。

表面上看,分地结束了,实际上矛盾冲突都被隐藏在看不见的黑暗中,老百姓的生活,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甚至今年有的地方,还颗粒无收,比去年更惨。

文昱枫听了冯渊的话,开玩笑的说:“这样的光景,那里都需要仁心庄,看来齐少爷这一次又会赚得盆满钵满!”

冯渊听了这话,笑了一声说:“齐家赚得盆满钵满,文家也没有实际亏损,只是可怜了大良的百姓。”

文昱枫也深有同感,可是他的力量,还不足以撼动大良的根基,如果这个时候轻举妄动,结果会和颂王一样,那么前面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经历了这些事情,文昱枫体会到“时机”的重要性,不管局势再劣,只要能抓住时机,反败为胜不是不可能。

冯渊和文昱枫谈妥了价格,文昱枫对于九贤王和郑国,有些不好的印象,所以很干脆的答应了冯渊的要求,明年文家的粮食,基本上都会卖给仁心庄,因为在文昱枫的认知里,明年的大良,比今年强不了多少,所以仁心庄的粮食吞吐量,依然有很大的扩充空间。

冯渊和巧姑离开后,文昱枫去了里屋,白锦荷生了华浅之后,一直在家安心坐月子,家里的事情都交给文昱枫处理,除非遇到了,非她出面不可的情况,但是这一次,文昱枫独自挑起了文家。

挑起文家的担子,不仅仅是赚取银子,养家糊口,同样也考验着一个人的内心品德,走什么样的路,是偷偷摸摸的走,还是光明正大的走,文昱枫想要扛起这个担子,就得学会辨认这些东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什么样的路,便成就什么样的人生。

看着巧姑留下的礼品,有几件是她亲手绣的绣品,白锦荷用手抚摸着绣品上的线条,忍不住赞叹了一声,“绣的真好”!

在旁边的李婶,也附和着说:“确实绣的不错,这样的绣品,让人无从挑剔。”

文昱枫进了里屋,正好看到白锦荷端详着巧姑的刺绣,便也凑上前,问白锦荷和巧姑商量好了没有?巧姑刚出门时,一脸喜悦,白锦荷肯定是答应了巧姑,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去绣坊。

白锦荷果然答应了巧姑,过了年之后,就去巧姑的绣坊帮忙,另外提起刺绣,白锦荷记得她答应九贤王的事,似乎没有完成,让文昱枫抽时间找找,那件绣有“兼容、仁爱”字样的绣品,她有时间了,绣上几针,答应了九


状态提示:第620章 巧姑拜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