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寒门弟子行>第十七章 饵块粑

人们总说,六月的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或骄阳似火,或大雨倾盆,总之,晴或阴,是看老天爷的脸。

初春也是如此,前一天还是大太阳,第二天便气温骤降,如此极大的反差,让人有点猝不及防的感觉。

也许这就是人生常说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在农村,活着便是他们最大的希望,不管生活多艰难,天蒙蒙亮时的一声声鸡鸣,便是他们每日生活的号角,没有硝烟弥漫,却不下于一场无烟的战争。

在真正的战场上,人们更讲究同时地利于人和,可是人力也有尽时,可是老百姓种庄稼,却是在与天斗。

古人言人定胜天,可是在自然伟力之前,人类终究是蝼蚁,人定胜天的话,终究是一个笑话。

而农村,就是靠天吃饭,老天爷开心了,风调雨顺了,那老百姓就有吃的了,如果气候不好,那将是一场大灾难。

所以,就算是气温下降,人们也需要上山干活,也许刚刚出门的时候会很冷,但是做活的时候,慢慢就会暖和了。

在天刚亮的时候,何政军和赵芬便出门了,大雪刚刚过去没有几天,地里应该被雪给浸透了,他们需要做的事情,是需要把地给掏松。

本来爸妈家有一头水牛,但是被大哥家借去了,所以他们不得不靠自己的双手,使用锄头进行人工劳作。

本来按照何政军的意思,是让赵芬在家里休息的,但是赵芬不愿意。

她觉得在家里面休息,遭受公婆的白眼与讽刺,还不如上山去干活,至少,眼不见可以做到心不烦。

而他们出门的时候,已经交代了自己的大儿子何静,中午的时候给他们送饭。

至于何诺,现在还小,必须得带着上山。

他们要到的地方,叫石旮旯,顾名思义,以石头为主的地方,这地方的土质也不会好到什么地方去,好的田地,他们总是分到的很少。

相对贫瘠与偏远的地方,便是属于他们的地盘。

石旮旯,离他们家也不远,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而就是这个以石为主要原始地貌的地方,却有几块地是他们家主要粮食来源,大约能产三百斤水稻的田和两块地而已。

剩下的地,全部都是一些贫瘠的土地,地虽然不少,可是产量少,几块地的产量还不如大哥的一块。

但是不管怎么样,日子还得过下去,有田地总比没有好吧,产量少也比去开荒好。

所以,在没有事情的时候,何政军就和妻子到地里,手工清理地里的石头,将其整理出来,堆放在地梗边上,如果要清理到地旁边的路上,那距离也太远,并且只靠人工的话,所耗费的工时可是很大的,同时也很累……

由于刚刚下过雪,融化的雪水,差不多将地里的土壤浸透了,所以,用锄头挖的时候,倒是相对轻松了很多,但是再轻松,人总是知道累的。

并且赵芬背上还背着孩子,干农活很是不方便,后来将孩子放在地上,才稍微好点,但是也需要经常看看孩子,给孩子喂奶什么的。

当一个人忙碌起来的时候,时间总会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中午。

这时他们感觉到饿了,于是只有慢慢的干活,等着孩子送午饭来,之前干活的时候,孩子也差不多这个时候送饭来。

只不过他们看向来时的路,之看到雾茫茫的一片,就好像他们自己的未来的路,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只能自己慢慢去摸索。

还好也没有等多久,于白雾中走出两个蹒跚的孩子。

“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山间回荡着孩子稚嫩的呼喊。

“这儿,小静,带妹妹来这边。”何政军大声叫道。

说是午餐,其实也只是一些饵块粑,里面有一些苞谷蒸发而成的甜酒,这便是农村比较常见的甜酒粑。

而这些甜酒粑,装在一口表面全身锅灰的水壶里,表面用袋子套好,并且走路的时候,还需要小心点,不能晃动过大,不然汤就会洒出来。再加上碗的重量,整个的重量大约在五斤左右,让这么小的孩子拎,然后走山路,很不容易。

“小静,你们吃了没有?”赵芬看着何静,心疼的问道。

“我们已经吃过了。”何静刚刚想说话,却被妹妹抢先说的。

“你呀,什么都想抢先接问哥哥的话。”赵芬摸了摸孩子的头。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 饵块粑
全部章节阅读完毕,请试读《牧者密续》《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我有一座随身农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