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引一走,剩下的人都不说话了,都再揣摩这刚才邱引的话,这个苏妲己真就那么厉害,如果是这样,这次围剿周武王就不会这么顺利。
闻仲也看出了众人的担心,他一声不吭,他要让他们自己想主意,都靠这我,老子全身是铁,能打几根钉。
一直没吭声的张奎说话了:“太师,周武王虽然厉害,也不是不能战胜的。论兵力来说,商军有三十万人马,西岐军队全部加起来也就二十多万。太师的军队训练有素,多数士兵都上过战场。而武王的士兵参差不齐,末将听说里面还有十万鬼茂的士兵,由大瞿王叫张良的统领。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张奎的话无疑是一剂兴奋剂,让在坐的人精神起来。尤其是邬文化,更是连连点头。
闻仲手捋胡须看着张奎,暗暗点头,张奎深知自己的意思,没有夸大敌人的优势,实话实说。武王军队确实是一支杂牌军,西岐有多少人马,加上冀州候苏护的军队,合起来不过十万人,再加上十万鬼兵与临时投诚过来的勇士,还有就是投降的商军士兵,算一算有二十七八万人马了不得了。
反观商军,连年战争,平东海北海反贼,一路所向披靡,几乎没有失败过。
上将鲁雄的失败,是给士兵心里蒙上一层阴影,这是闻仲最头疼的事情。最关键的是自己在士兵心里是一个常胜将军,跟着太师东征西讨,破城拔寨,烧杀掠夺,将士们也捞了不少好处。
天门关兵败,让他们知道了对手的厉害,也破灭了闻太师战无不胜的神话。现在朝廷又要兴兵讨周,不消除这个消极影响,让将士重新振作起来,闻仲自己都没有把握能战胜武王,班师回朝。
张奎的一番话让闻仲烦躁的内心渐渐平静下来,太师用一种鼓励的目光看着他,让他继续说下去。
张奎理解闻仲的心思,张奎不是一个鲁莽的将军,在《封神演义》中描写张奎是法力高强的奇人,善地行术,可日行一千五百里,坐下独角乌烟兽,连斩崇黑虎等四将,连玉虚门下三代弟子的佼佼者土行孙都命丧于其刀下,为保大商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被韦护用降魔玉杵砸死。
那些都是神话里才会出现的场面,现实里的张奎确实是文武全才,不仅是武功出色,善于分析问题,运筹帷幄,是一个良将。要不闻仲那么欣赏他。
张奎轻轻吸了一口气,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好,死气沉沉不说,天空也黑压压的一片,让人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凉风顺着窗户刮进来,下人要去关闭窗户,闻仲说:“让它们开着吧,透透气,也让我们清醒清醒。”
是的,大战在即,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这是一场有关商朝命运的决战。纣王可以不管,照样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但他们不行,文安邦武定国,作为武将,保家卫国是最起码的责任。
试想一下,这些人除了张奎,家眷都在朝歌,京城一破,最先倒霉的是他们,那朝那代的造反者成功之后,都不会留下先朝的残虐,杀之为快。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亲人被一排排,一批批押上断头台,被人像杀鸡宰羊一样杀掉。
都说周武王仁慈,仁慈是建立在各种欺骗蒙蔽的基础上的,作为新掌权的帝王来说,对别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伤害。所以他们必须拼到底。
张奎也明白,自己忠于朝廷,决没有反叛的可能,渑池关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周武王不会放过他。那就战场上见。想到这里,张奎振奋精神,对闻仲说:“太师,这次出征西岐,首战很重要,不杀杀武王的威风,不但助反贼的志气,也会影响商军的士气,接下来的战斗就不好打了。”
闻仲眼睛一亮说:“张将军有何妙招。”
张奎说:“打仗以武将为先,兵对兵将对将。周武王手下良将如云,大将南宫适、余化、辛甲等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还有武成王黄飞虎,黄飞彪、黄飞豹,黄明、周纪、龙环等。最难对付的是哪吒,张桂芳将军就折于他的手里。轻视不得。”
闻仲点点头说:“哪吒是陈塘关总兵李靖之子,老夫已经让皇上下旨,喧他来京,就是要让他召回哪吒,不要继续助纣为虐。李靖是忠臣孝子,不会不答应的。”
张奎说:“哪吒一走,西岐就少了一员猛将。但还是不能轻视。末将知道邬将军手下有一猛将叫袁洪,手使一条铁棍,武艺高强,如果让他打头阵,可以震慑敌人,扬我军威。”
问仲转头看着邬文化,邬文化说:“回禀太师,末将手下是有那么一个人,武功盖世,打遍天下无敌手,只是此人生性残忍,喜好滥杀无辜。末将不敢推荐。”
闻仲说:“战场上从来就没有仁慈二个字,所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那个勇猛的战将不生性残忍,什么叫滥杀无辜,你死我活的拼杀,没有道理可讲。说起残忍,老夫杀人无数,也有多少将士散血疆场,令我心痛不已。”
邬文化说:“既然这样,末将就把他叫来,听从太师的安排。”
闻仲说:“刚才张将军说的很对,首战我们必须赢,这样才能重新唤起士兵的斗志,事不宜迟,各位将军就准备随老夫出兵西岐,剿灭叛贼。”
闻太师调兵遣将,一切都准备完毕,选择良辰吉日出发。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临行前纣王亲自召见,说了一大堆鼓励的话。朝廷文武百官也前来送行。一时间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