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帝婿>第421章 早朝议政

寅时三刻,余长宁乘着府中的马车向皇宫而去。

晓色朦胧中,朱雀大道行人稀少,极为幽静,毫无熙熙攘攘之状,不过一到冠带坊外,却是坊门大开车马络绎不绝。

冠带坊住的都是达官贵族,许多都要参加早朝,所以比起其他市坊来,别有一番忙碌的热闹。

余长宁车马刚刚到得皇宫,一声嘹亮的雄鸡长鸣突然响起,天边明月已经融进了茫茫云海。

偌大的皇宫广场高车磷磷,骏马嘶鸣,群臣们下得马车在内侍的带领下排成四排,余长宁向内侍报了自己官职和身份后,排在了队伍末位,跟随这群臣缓步悠悠地朝着大兴殿而去。

早朝又名朝参,共有三种不同的举行时间和形式。

第一种是元日和冬至日举办的大朝会,这是最为隆重的朝参,皇帝头戴流苏通天冠,着黄龙绛纱袍接受群臣朝贺,起先皇太子献寿,次上公献寿,次中书令奏诸州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蕃贡献,太史令奏云物,侍中奏礼毕,然后中书令又与供奉官献寿,这时殿上皆呼万岁。

而大朝会也是参加人数最多的,有王公诸亲、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地方上奏的朝集使、周隋后裔介公部公,蕃国客使等,朝贺结束后并有宴会。

第二种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举行,其日殿上设黼扆、蹑席、熏炉、香案,依时刻陈列仪仗,大臣们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按品级于殿庭侍立,皇帝始出就御座,群官在典仪唱赞下行再拜之礼,商议国政大事。

第三种为常参,也是余长宁今日参加的这种早朝,乃是三日举行一次,一般不用摆列仪仗,也无大的排场,参加官员人数少而级别高,都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人数也不过数十人。

到得大兴殿群臣们分为左右两厢而站,帝座御案坐北面南,西厢为文官,东厢为武将,个个头戴幞头,怀抱笏板,一片威严肃穆。

大唐朝廷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主要分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中书省置中书令两人(正三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

门下负责审议中书之立案,草案,以决定实行与否,设侍中两人(正三品)为主官。

尚书省为行政官署,设左、右仆役(从二品)为主官,其下分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置尚书一人(正三品)及侍郎两人(正四品上)为正副之职。

宰相是辅佐皇帝总领天下大政的官员,唐朝并不单设,举国朝政通常由中书省省长官尚书仆役共议,他们都可以称之为宰相。

若皇帝指令其他官员参预朝政机密,其官阶品级较低者,则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有这两种头衔者,亦为宰相。

至于武官序列,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以十六卫遥领遍及天下的折冲府,十六卫的名称并不固定且变化较多,目前分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威卫、左右武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其中每卫设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各二人,从三品。

驸马都尉乃是勋官,若是平是,余长宁是不能参加朝议的,不过今日李世民钦点他前来,一是为了商议代州之事,二便是准备对他有所赏赐。

负责维持朝议秩序的监察御史每日都会收到内侍递来参加朝议官员的名单,监察御史再根据名单让新来的官员论官爵排位排序。

余长宁身为一个勋官,所以站在了西厢最后,他探头探脑地望着满殿黑压压的冠带,目光一片好奇。

目光巡睃间,他突然看到前面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由悄声呼喊道:“萧驸马,你今日也来早朝?”

站在前面的萧锐回过头来见是余长宁,不由面露喜色,他官拜从四品殿中少监,自然有资格参加朝参,不过眼下却不是能够说话闲聊的时候,他悄悄一指正在监察朝参纪律的监察御史,便回过了头去。

余长宁恍然一笑,已是明白了过来,便也不言不语。

卯时方至,李世民步履沉稳地转过屏风,从容不迫地登上御座。

他刚刚坐定,殿下群官便齐刷刷地三呼万岁,大殿中顿时一片哄然之声,震得人耳膜隐隐作痛。

李世民今日头戴翼善冠,身着赭黄文绫袍,脚踏黑色皂靴,双手扶于御座之上,脸膛威严肃穆,颌下略显枯黄的短须微微风动,端的是威风凛凛。

监察御史向李世民禀报了今日受命前来的官员后,侍在一旁的老太监一甩拂尘,公鸭般的嗓音尖锐而起:“议政开始,群臣有本启奏——”

话音刚落,文臣队列前方蓦然闪出一人,一身紫袍官服,身体略显虚胖,抱着笏板便是当头一躬:“陛下,微臣长孙无忌有奏。”

李世民对着他虚手一扶,沉声开口道:“爱卿请讲。”

“陛下,吐番松赞干布遣使禄东赞前来我朝求取和亲,现使臣一行已向鸿胪寺递交国书,入住国驿馆等候我国书答复。”

李世民哭笑不得地开口道:“这个松赞干布,三番两次前来向我大唐求亲,难道就真的很想当朕之帝婿不成?各位爱卿,说说你们的意见?”

话音落点,文官中已是走出一人,正是个性有些倨傲的中书令杨师道,他躬了躬身子,沉声开口道:“陛下,诸位同僚,昔日匈奴势大漠北数千里,汉朝初立不敢挡其锋芒,所以文景皇帝都以和亲安抚


状态提示:第421章 早朝议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