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魏武神>第602章开元元年上元夜(一更)
害,或五谷丰登时,皇帝都可以换年号,当然即使平平淡淡,皇帝也可以换着年号玩玩。再说冉闵已说了,这个永兴年号是桓帝和惠帝用过的,这两个都是昏君,他不想当昏君。

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满朝上下没有人敢反对冉闵。你若是反对冉闵,让冉闵继续使用永兴,就是想让冉闵继续当昏君,是何居心。

一顶大帽子盖下来,多大的脑袋也顶不住啊。

冉闵这个改年号,其实也是一个态度问题,他已经不是当初为了自保,这才揭杆而反的冉闵了,而是以一个问鼎天下的君主。

很出乎冉明的预料,这个提议非但没有遭到任何反对的,还得到一片马屁之声,那些马屁听得冉明都感觉肉麻。

冉闵很是喜欢,也很是享受这种恭维的气氛,他又提出经半个多月的寻找,户部尚书王猛已经失踪了这个户部尚书之位不能久托,必须尽快的定下来。另外对于王猛的功绩,应追封王猛开国文成候、食邑世袭八百户,追赠仪同三司。

这时朝堂上一下子沸腾了。

魏国开国之初,冉闵为了激励将士敢死拼命,大放爵之妨。一下子封了四千多个候爵,哪怕只是拥有名而无实的关内候,却破了历史的先例。(太平天国洪秀全更牛,居然前前后后封了两千多个王爵)

魏国的爵位不太值钱,可是这些都是过去式了,随着魏国与晋朝南北双雄并立,以后大战甚至动乱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个爵位得来则越来越不易,开国候可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就连向来中立的刘群也提出了反对。

要知道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哪怕冉闵再如何封赏冉明,群臣都无法可说。因为群臣现在还摸不清冉闵的真正意图,这个太子之位能不能保住。再说作为天家子弟,一品亲王,冉明就是挂着一个柱国大将军或是安西大都督都无可厚非。但是王猛不同,王猛不仅不是因殉国而死,而且还出身寒门。

士族也有士族的风骨,他们也有底线,一旦碰触到了他们的底线,他们就不干了。士族之间也有仇恨,也有争斗,不过他们却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尽一切可能打压寒门上位。王猛出身寒门,可是一旦被爵世袭,他的儿子,孙子将会成为新的贵族。

其实士族也不是好心因为害怕官爵太多,朝廷负担太大,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一旦造成权贵多如狗的局面,他们士族家子弟也就不值钱了。自冉闵说出要封王猛世袭的文成候,这些官员全部脸上浮现愤慨之色。

刘群是清楚王猛的履历,知道他是文武全才,在第一次幽州之战时立下汗马功劳,而胶东国取得的成就,都和王猛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可是理解虽然归理解,可是他却反感冉闵这种滥封爵的做法。

如果王猛真的是因为公事殉国,别说一个世国候爵,就是像魏国开国时的四十八元勋的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车骑胡睦、侍中李琳、中书监卢谌、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刘休等尽数被追封为开国国公,刘群不仅不会反对,还会支持冉闵这么做。

一旦这种做法形成惯例,朝廷不仅负担极重,更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一旦这种口子开了,以后哪个部堂尚书或侍郎有个生老病死,是不是都要封爵?那样延续下去,拼命立功还有什么意义。

就在刘群在组织语言准备进谏时,司空条攸却率先道:“陛下,王尚书德行有佳大功于国,可先表其功,着朝廷抚恤其家眷,但不可封爵!”

冉闵静静的看着朝堂上愤慨的众臣,表情不悲不喜,很是冷静。冉闵的态度很是耐人寻味,冉明很快明白了,冉闵并不想开这个口子,只是感觉愧疚冉明,所以才在朝堂提出这个提意目的就是让群臣反对,冉明好理解冉闵的苦衷。

冉明暗叹,却无能为力。毕竟朝廷还是讲规矩的地方,除非是一个昏君可以不受群臣的制约,任意而为。

看着司空条攸率先开火,一下子一二十个御史开始集体上书,反驳冉闵的提议。

冉闵的态度让越来越多的大臣看出来了,这个反对声也越来越烈。

最终王猛被评为特进金紫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虽然不是世袭爵位,不过却也是地位的象征。古代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其中以金紫光禄大夫地位最为显赫。古代礼制中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虽然是愧疚,冉明也无奈。对于王猛冉明只有深深的惋惜之情。

剩下的朝会内容,冉明已经没有心听下去了。

其实下面的内容非常重要,冉闵按照先前的意思,再次拾起五年计划议题,为将来魏国的发展方向定下了基调。

冉闵同样对魏国的高速公路建设非常上心,在魏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高速公路将新修建三千里,全部采取就近取材,就近施工的原则,先求稳,再求发展。

不过,这一切都和冉明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王猛生存的机率太渺茫了,让冉明感觉到了悲哀。

这次过年,冉明也没有什么兴趣,大年初一时,带着三个妻子进宫给冉闵、董皇后拜年。然后又请王猛的妻子和儿子进王府共同进餐。随后就一直在家中闭门谢客,什么事也不做。

然而到了上元节,冉明才第一次走出王府。作为皇子,他需要参加上元节皇宫举办的晚会。

走出府门时,冉明这才发现其实古代的上元节还是非常热闹的,各式各样的灯山,仿佛要把邺城的夜


状态提示:第602章开元元年上元夜(一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