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清王朝的覆灭>第一百零二回 遭遇恶战枪击敌首

在向永湖前进的路上,有两三次遇到了小股清军,都被义军打退。一路上义军秋毫无犯,悄悄行进,孙中山又指挥着各地的同志纷纷沿途加入义军,很快义军又发展到了3000多人,人一多,军势为之一振。

义军到了永湖,永湖由于没有清军驻扎,所以被义军顺利占领。义军在永湖休整了一天,又继续往东行进,走了没有三里地,忽然看见前面浩浩荡荡地开来了大队清军。前头没有战斗经验的义军一阵慌乱,纷纷后退。黄福急忙命令王龙头占领左边的一个小山包,自己马上登上了山顶向清军瞭望。

居高临下,黄福看到大路那边清军密密麻麻蜂拥而来,大约有五六千人。沿着这条大路,大路拐了个弯,从山下直通后面的永湖,大路两旁全是稻田,恰巧灌了水,不利于大部队的展开,对于义军来说,这倒是个利好的事情。如果清军占领了这个山包,向义军猛攻,义军只能退向无险可守的永湖,这对义军极其不利。如果义军向前东进,早让清军关闭了“门户”,根本无法前进,唯一的一条出路,那就是只能把眼前的清军打垮。

部队悄无声息地按照黄福的命令运动开了。以山头为中心,对着敌人的方向,一道道的战壕迅速发掘,满山头上人头攒动,尘土飞扬。几十个义兵拖着一门大炮,“嗨哟――嗨哟――”地把大炮全部拖上了山顶,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山下的敌人。

清军也在迅速地调动部队,后面的都在原地整装待发,稍微休息,前面的1000多人只能排成50人一排的横队,沿着大路,队形密集地向前进攻。

越来越近了,前面的清军离义军的前沿阵地只有300多米了,黄福向王大正大喊一声:“打!”王大正站在高处,小红旗往下一挥,炮口放得很低的柏林炮突然朝着人群密集的清军开火。

四团像花一样的火光在敌群里爆炸,腾起了一团团五彩缤纷的烟雾,无数的破刀烂枪、折胳膊断腿和着泥土碎草飞上了天空,清军一阵子晕头转向,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扑乱撞,接着又是四声爆炸……

大炮的威力震慑了清军,失魂落魄的清军在后面军官的威逼下,只好硬着头皮冲到了义军阵地的前面,又遭到了义军1000多支快枪的猛烈射击。清军又是一阵混乱,有的人扭头就跑,个别人的逃跑带动了其余清军,很快地,清军溃退了,丢下了一大片死尸,一直退到了原来进攻的地方。

黄福利用这个宝贵的时间,让伤号撤到山后去,没有枪的立刻补充到前沿战壕里,重新拾起了伤兵丢下的枪。

没过了多长时间,清军又组织了第二次进攻,这一次他们有2000多人,没有排成密集的队形,而是把部队散开,成散兵队形不紧不慢地向山头扑来。大炮开始轰击了,而这一次却没有头一次那么奏效,尽管清军不断地有人倒下,但是大部分清军像是早有心里准备,不慌不忙地继续向前猛攻。

义军的排子枪响了,前面的清军倒下了,后面的又继续往前冲,一边冲着一边朝义军射击。

前沿阵地已被清军突破,后面的清军士气大振,呼喊着向前面继续猛攻。义军的大炮早已不响了,两军混战,大炮早已无处开火。山下面尤其可恶的是一个清军军官,骑着马往来驰骋,大声呼喊,几十个清兵站在他后边,谁往后退就朝谁开枪,枪声下,已有几个清军被击毙。

清军在督战队的督促下,不敢不卖命,仰头急攻。

公韧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咬得牙根直痒痒,旁边一个当过清军的义军喊:“这就是陆路提督邓万林。”

原来邓万林在镇隆兵败,回去后被德寿狠狠地训了一顿,要把邓万林撤职查办。邓万林好不容易送礼托了关系,才免了这一难,德寿叫他领兵再来,戴罪立功,所以邓万林这才和疯了一样,要和义军来个鱼死网破。

公韧从旁边一个义军手里抢过一杆崭新的毛瑟枪,朝着邓万林连开数枪。由于马横着来回跑得急,公韧的子弹不是打在马前边,就是打在马后边,怎么也打不着邓万林。

气得公韧把枪一摔,大声骂道:“这个邓万林,太可恶了,看我不宰了他。”说着,领着几十个义兵就朝邓万林扑去,还没走了几步,身边的义兵已被迎面而来的枪弹放倒了十几个,一个义兵赶紧把公韧拉回到战壕里。气得公韧跺着脚大骂:“滾开!滾开!不要管我,先把邓万林放倒再说。”

公韧身边的义兵朝着邓万林一阵猛烈射击,邓万林还是毫发无伤,只是把他马后边的督战亲兵打倒了不少。清兵们还是潮水般地往上涌,突破口愈来愈大,义兵们已经出现了混乱,有的已经开始了后退,形势变得万分危急起来。

公韧一看,这还了得,大呼一声:“大家不能退,坚决把前面的清军打垮!两军相逢勇者胜!冲啊——”亲自领着一队人奋勇冲杀,和敌人搅在了一起。但是敌众我寡,在和清军的搏斗中,身边的义兵已经越来越少,转眼之间,已经没剩下几个人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异常灵活的小个子,躲躲闪闪地出现在公韧面前。

公韧大吃一惊,这不是唐青盈吗!她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来,这不是白白送死吗!唐青盈从一个义兵手里夺过了一支毛瑟枪,不慌不忙地屏住呼吸,“啪――”的一声枪响,山下纵马驰骋,骄横跋扈的邓万林应声落马。

邓万林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二回 遭遇恶战枪击敌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