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天就是要给他们上课o
不过上课是假,借此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主要研发成员,引导他们的思路,才是主要目的o
他并不需要这些教授们,从零开始,展开研究o
事实上,他脑子里就有大量完善的可行方案,只是不好就这样拿出来而已o
变速车,他可以说是参考了国外的产品,仿造而来o
新型高性能电机、电池,虽然有全套的设计图纸,就连生产线制造图纸都是完整的,大家只需照图施工o但这两项成果,他到底是何时开始研发的,谁也不知道o
也许他,早就就这两项技术,已经提前预研了多年也说不一定o
谁让他失忆了呢?
搞不好他就是恰好恢复了这部分记忆,谁又能提出质疑?
可是这样的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你可以是天纵之才,也可以过目不忘,甚至就算是看完书就马上领悟了书上所有的知识,大家都能接受o
然而,你不做任何研究,一再拿出成熟的技术方案……,你当别人都是睁眼瞎不成!
他如果这样做,任何人都会怀疑,他背后绝对有一个研发能力超强的团体在支持o
至于窦处长、袁处长?
估计在得知消息以后,第一时间就会果断切断跟他的联系,以后坚决不会再跟他有任何接触!
那些还敢靠近他的人,多半另有任务在身o
所以白云天才会走曲线救国道路,装模作样搞一个研发项目,形成一条完整的研发——生产任务链o
时光等人技术能力不足,完成不了他的期待,他就再拉上科中大,开展这个联合研究o
但这都是掩饰o
他必须要主动参与,而且拿到主导权,引导众人跟着他的思路走,朝他希望的方向展开研究o
只有这样,才能以尽可能少的研发投入、尽可能短的研发时间,拿出成熟可靠的产品,而又不会引发外界的质疑o
至于为什么他指的方向大都正确……
这有啥好奇怪的!
成功的科研团队,与失败的科研团队,最大的差异不在于研究人员的水平高低,而在于项目负责人的眼光!
纵观那些伟大的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总是会指出正确的研究方向,让研究人员向这个方向展开研究,并取得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o
而一旦该项目负责人离职,或是意外逝去,换了一个负责人,虽然仍是这些研究人员,但却屡屡失败o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o
这就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所拥有的敏锐目光!
你问他为什么要朝这个方向展开研究,对方也能头头是道说明原因o
当然,反驳方同样可以找出各种论据,来证明这是错的o
可实际研究下来,才会发现,原来人家才是对的o而自己以为正确的研究方向,却是误入歧途o
在科学研究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o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大家只能将其归结为这是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直觉!
白云天就准备用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直觉,来指引研究方向,让他们按照自己拟定的研究计划,一步步解决各种难题,最终取得成果o
他不顾众人古怪的眼神,在上面滔滔不绝o
关于cpu的外围电路、关于内存的外围电路、数字电路的电源电路、数字信号的逻辑电路、数字接口……,等等,可编程控制器所需的各个主要电路,他都一一列数了一遍,并用粉笔在黑板上快速画出了电路原理图o
每种电路设计思路、优劣,他都用最简练的语句,说得一清二楚o
这些技术性发言,莫校长从事行政工作多年,完全跟不上他的讲述,听得是一头雾水o
但是那些老教授,先还是抱着看小孩子表现的表情,笑呵呵听着o但慢慢地,他们的神色就越来越严肃,靠在椅背上的身体也渐渐坐正o
随着讲述的深入,他们脸上已是一片持重,取下别着的钢笔,拧开笔帽,用比学生听课还要认真的态度,记录着白云天说的每一个字o
没有带笔记本、钢笔的黄耀中教授,更是直接跳起来喊停o然后他连自己的研究生都来不及指使,就一路小跑冲出会议室,从隔壁办公室教师的手上,强行抢来钢笔和一叠信签纸,坐下来气都没喘匀,就请白云天把他刚才没来得及记的部分,再重讲一遍o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教授们没有人因为停顿而说话,都是对着自己记的内容,凝眉苦苦思索o
莫校长不敢打扰他们的思路,低声问陈院长:“你能听懂么?”
陈院长苦笑地点头,又摇头:“能听懂一点,也就一点o”
他看看贴墙而坐的研究生们,悄悄起身,来到那几个研究生面前,低声问道:“李教授们为什么这么重视白云天的发言,难道他比李教授们懂得还多?”
“是不是比李教授他们懂得多,我不知道……”一名咬着笔杆的研究生,听到校长询问,苦笑道,“但是他现在讲的,肯定是我们没听过的o另外他的分析非常中肯,各种设计的优劣比较,让我们对于未来的研发有着极大的启发价值o可是有些地方他说得太深了,我听得迷迷糊糊,根本跟不上他的思路,感觉比听老师的课,还要痛苦!”
连研究生都听得吃力?
他这么厉害!
陈院长心头一凛,他对白云天已经一再提高了认知程度,可没想到还是探不到对方的底o
他到底懂得多少?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