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不好说
那边秋小均作为耿老的得意高徒,上手后当然细细品味,不过今天号称华夏古陶瓷评鉴三剑客的三老悉数到场。
现在史老看了不表态,自家师父和冯老还没上手,他怎敢抢在前头说什么,见师妹问自己,只是笑着摇了摇头不说话。
很快秋小均轻手轻脚的放下元青花大罐,拉着师妹走回座位咬起了耳朵,俩人还不时小声争论着什么。
此情此景,不免让耿老心里一阵唏嘘,要是能想个什么办法把大弟子留下就好了,他那个媳妇,在香港做的不大不小的服装生意,跟古陶瓷文化哪有一毛钱可比性!
哎,可这家务事,就是作为小均的恩师,自己也是无能为力没法干涉,每一个男人的背后,或许都有这样一个能真正影响他的女人。
“老伙计,咱也别端着了,既然来了,无论如何给人家银行一个交待,大家都那么忙,咱老哥俩一起上去看吧!”
冯老眯起眼睛想了半天心事似的,这时候把视线从角落里的江叶林和金沢文这对金童玉女般登对的人儿身上转了回来。
老先生听力惊人,视力绝佳,场内众人的表现甚至小声窃窃私语都没逃过他的耳朵。
耿老当然没再矫情,二老联袂而起,走到展台前的元青花大罐上细细打量,冯老甚至拿起了主办方提供的放大镜观察细节,耿老则用上了迷你手电照亮内壁细细观察品鉴。
二老先后托着大罐用手轻轻弹着罐壁,听着瓷器被敲击后悠扬的回声,只是,二人除了眼神和表情之外,并没有言语间的交流。
用了差不多二十分钟,二人终于先后回到了座位上坐定。
“不知道诸位大师品鉴的结果怎么样?华厦银行关心抵押品的真伪价值这不假,可我本人是更希望元青花国宝级重器,不会在自己的手里错失流散掉……
就是故宫博物院,此刻也还没有收藏这样的元青花人物故事大罐吧!”
吉明布作为评鉴会的主办方和主持人,这番话说的情深意切,也引起了在座众人的共鸣,只是,美女老总这番话说完,场内依然是一片寂静和沉默。
连之前一直在交流看法的秋小均和程华莎,这会儿也在耿老身后正襟而坐目不斜视起来。
半晌,三剑客里的老大哥冯老终于清了清嗓子,神色凝重,对耿老史老道,“吉总的话说的不错,今天这个评鉴会,我个人最大的期望是不让真品从我们手里流失掉!
看走眼谁也不敢说一辈子遇不到几次,可看走眼不要紧,如果万一是真品,而且还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元青花人物故事大罐真品的话……
那我们几个老骨头居然看不真,那可是没脸到地下去见前辈们的!”
耿老和史老纷纷点头,只是一向快人快语的史老闻言后,更不愿意轻易表态,说错了不怕,就怕误导影响了其他人的判断,到时候,可真是悔之晚矣。
也正是这些老一辈的文物鉴定大师,从来都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名誉影响之上,才会事到临头,出言更加谨慎。
看耿老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女弟子程花莎,这位小字辈明白了师父让自己抛砖引玉的意思,当下也不含糊,和师兄对视了一眼后,站起来道,
“我学识疏浅,师父师伯师叔,今儿个抛砖引玉先说说,说的不对,师父别罚我就好!”
“怎么,你个丫头,让你多在外头各省博物馆跑跑就算罚你了?你就是比你师兄毛糙,玉不琢不成器知道不?
见多才能识广,你在故宫上手的真品是不算少,可其他地方和市场上高仿的伪品你见得太少,这就是经验还不够,当然需要继续锤炼!”
“要不说严师出高徒呢,今儿我算见着了,小程别磨蹭,赶紧说说你对这大罐的看法!”史老忍不住催促道。
“师父师伯师叔,我们都知道元青花存世数量稀少,精品就更少,作为元青花人物故事大罐目前在世界上也只有个位数的存在……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里的“尉迟恭救主”从器型题材画工品相来说可算是当世排第一,剩下几个不是在美国收藏家手里,就是在日本收藏家手里,我们国内还从未出现过!”
程华莎说的这些,在座的几位都是文物鉴定大师,岂能不知道,也正因为如此,江叶林这只潘家园淘换来的元青花人物故事大罐,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前提是开门得大,得真,一旦把伪品当真品,砸各位大师的牌子不算,国际上可就闹笑话了,那几乎就会成为华夏文物界的耻辱。
“废话太多,要注意言简意赅,现在不是你带研究生普及基础知识的时候!”
耿老脸色微沉,显然对女弟子絮絮叨叨的表述有点不满意。
“那好,我觉得这个罐子,来路不明,缺少传承和渊源,做工虽然精美,很多细节存疑,我看不真!说完了师父!”
程华莎40出头的人了,许是更年期的关系,居然拍拍手直接坐了回去,留下“看不真”三个字,让美女老总和美女经理的花容都为之一变。
接着众人的视线紧紧的盯着三老身上。
江叶林在一边看似云淡风轻,仿佛只是个不相干的观众,其实心里挺腻味程华莎的这番话,倒不是他藐视程华莎这个故宫博物馆副研究员。
因为右掌青云黄金眼探物断代的功能,他当然确信这只罐子是真的不能再真的元青花国宝重器。
小叶哥要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