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能做到,定当效命!”我对宝钗保证。
“好,谢谢了。”宝钗跟我击掌为誓。
“宝姐姐,那你咋办?《石头记》八十回后稿子散轶,我也不知道您最终的结局。我能帮你什么吗?”
我提出了一进大观园就想问的问题。
“不是散轶,是曹公故意开了一扇窗子。”宝钗说,“其实大观园人物的结局曹公都基本设定了,黛玉和宝玉本来就是仙界人物,仍然会回到仙界。晴雯虽然是丫头,但曹公偏爱于她,让宝玉写了《芙蓉诔》,遣她去天庭司掌芙蓉花。这些你都知道的。至于我和宝玉的什么金玉良缘,不过是曹公调侃而已。我不是仙界中人,在凡间跟宝玉就算得以婚配也是柴米夫妻,黛玉跟宝玉的木石前盟,才成就神仙眷属。”
“我听出来了,您对曹公可有一些抱怨情绪。”我说。
“倒也不是。曹公是富家公子出身的落魄文人,一身傲骨,即使举家食粥,骨子里也是看不起尘世生活的。我的角色设定,是曹公对世俗人生的逃避或者否定。可读书人心中都有诗与远方,但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呀。”
宝钗的话让我深思良久,《红楼梦》我也收藏过十几个版本,通读不下百遍,但却从来没有深入角色,从她们的维度思考问题。那些只会考据、探隐的红学家们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宁可去探究黛玉葬花的地点、探春远嫁是去了夜叉国还是马耳他群岛,宝玉脖子上那块通灵宝玉的是什么质地、成分,也不愿意考虑宝钗关于人生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