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宋有昏君>第20节 情势危急

秋意渐浓,一转眼时间又过了足足六个月。

在汴京城中,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凉,原本繁华热闹的街市也冷落了下来。

皇城钟的钟声又一次响了起来。

想必今日又到了上朝的时间。

伴随着山呼万岁,目光又一次投到了文德殿之内。

徽宗皇帝有些疲倦地坐在龙椅之上。这几日以来这天下可着实不太平,先是边地的官员擅杀了张觉,而后,金国人又借故犯边。

即使是将最精锐的西军部署在边境也无济于事。最近几日来连战连败,等到这个时候大宋的君臣才发现自己到底培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敌人。就连宋徽宗也不由的怀念起了已经亡国的辽国。

也是此时他们才发现,有一个安分的邻居待在旁边,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只可惜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几位宰辅,你们应该看过太子殿下所写的奏章吧!”

宋徽宗有些生气的将一个奏折扔在了御案之上,最近诸多的事情本就已经让他焦头烂额了,谁知道身为太子赵桓也不让他省心。

“微臣已经读过了!”

这时首先出来说话的人确实一个须发皆白,两眼无光的老人,老态龙钟的样子像是随时都会入土一般。

也不知道这人究竟是谁?

谁知道这话还没有说完原本对面而坐的蔡攸竟不由自主的晒笑了一声。略带嘲讽的说道:“蔡京太师,您可是说笑了,不是都已经双目失明了吗?是怎么看到这份奏折的呢?”

原来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就是北宋六贼之首的大奸臣蔡京,当然,此人还是蔡攸的父亲。

只不过这父子俩关系极其紧张,据说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因此,此时出言讥讽也并不奇怪。

然而,面对蔡攸的话,蔡京却并没有回答直接选择了的无视,面无表情的看向了宋徽宗又继续说道:“太子殿下这事做的确是有些过了,朝廷刚刚杀了张觉,他却突然出来为其鸣冤,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在质疑朝堂之上的决定嘛!不过具体要如何处置,还要请陛下您圣裁。”

蔡京接着徽宗皇帝的话头说的下去,不过却也并没有把事做绝,把话说死。历数了赵桓的问题之后,还是将皮球又踢了回去。

不过有个人却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

“老臣也是这样认为的,而且不光是如此,微臣听说近几个月来,太子殿下在应天府裁撤了不少官员,就连归德军麾下的禁军都进行了大幅的裁撤,实在不知道是要做什么。”

王黼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语气严肃地对着徽宗皇帝诉说着。与刚才蔡京的模棱两可不同,他却实打实的攻讦起来。

而面对王黼的话,满脸倦意的宋徽宗却耐着性子听了下去,并没有任何打断对方的想法。

很明显,不光是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就连皇帝陛下都对赵桓最近的所作所为大有不满。

一些还尚留在朝堂之上的忠直的大臣,已经嗅出了些许不同的味道,也不由的为太子殿下的前途担忧了起来。

不过俗话有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宋徽宗已经感觉到焦头烂额的时候,又有人为他点了一把新的火。

“微臣有事启奏!”

一个身着红袍的官员站了出来,手持着片牍微微的鞠躬作揖,不过目光却下意识的瞟了一眼坐在不远处的王黼。

“王御史,你说吧,到底有什么事儿?”

宋徽宗似乎更加疲倦了,就连说话的语气里也透露着力不从心的感觉。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之后,他越来越觉得厌倦了。

“臣要弹劾太子殿下私改军制,图谋不轨!”

这位御史大人微微的顿了顿语气,这才鼓足了勇气说出来。

很显然,他现在所说的这一袭话可不是什么小事?毕竟他做弹劾的人,可是当今的太子殿下。

“你可有证据!”

然而宋徽宗似乎并不觉得意外,语气冷静地询问道。

不得不说,这样沉静的语气倒是真的给这位御史壮了胆子,随即也不再犹豫,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恭恭敬敬的递给了站在柱子旁边的梁师成。

“这是微臣搜集来的证据。还请陛下过目。”

红袍越是向后退了两步,弯着腰继续说道。

“端上来吧!”

徽宗皇帝默默的点了点头,从牙缝里挤出了这几个字,至于梁师成自然也不敢怠慢,连忙将确认无误的奏折递了上去。

至于上面所书写的条目,这都是这几个月来赵桓在应天府的所作所为。

显然,应天府自然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其实早在半个月之前,赵桓大刀阔斧的改革的事情传到了汴京,一时间引得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同时也为许久抓不到赵桓的把柄的王黼和赵楷赢得了趁机攻讦的机会。

而这样劲爆的消息自然不可能瞒的了徽宗皇帝的耳目,他本来是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只可惜,面对一群馋臣的进言。久而久之,他却还是被说动了。

不得不说赵桓的处境愈发艰难了。

徽宗皇帝的大略的扫视了一眼手中的奏折。期间的事情大多数他都已经知道了。不消片刻之后就将手中的奏折扔在了书案之上。

稍稍沉吟了片刻之后,皇帝这才开口说道:“诸位,我打算将太子召回京城,至于这些奏折上的事到时候再由三法司。。。。”

宋徽宗大袖一挥,马上就吩咐了下去。然而他的


状态提示:第20节 情势危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