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城。
城外,两万大军肃然而立,在曹仁的指挥下,摆开阵势。
他已经来到青石城三天了,但始终没有下令攻城,只是在城外徘徊,派人喊话,让洪南出来,可一连喊了三天,也没有见到洪南。
城楼上,郑雄也懵了,怎么曹军一反常态,只顾喊话,不攻城呢?那么多的攻城器械,难道都是摆设吗?
早在三日前,他就派人将书信送到了葫芦谷,声称三日不到,青石城将破,可等了这么久还不攻城,让他颇有些尴尬。
“这个曹仁,怎么脾气变的这么好了?到底是不是他在带兵?”郑雄挺着长刀,站在城楼上,疑惑的问道。
旁边有个校尉,哈哈大笑:“老将军,何必怀疑?曹仁刚被我军击败,心有余悸,岂敢重蹈覆辙,不攻城是对的,还算他有自知之明。”
“你想的也太简单了吧?”
“厄...。”
郑雄扯着嗓子,朝城下喊道:“曹仁,既然来了,为什么不攻城?本将军等着呢,来啊!”
不知为何,曹仁不攻城,反而让他心慌起来。
这话一出,将曹仁气的够呛,差点就要下令强攻,好在偏将军李典将他拦住,他才平息心中怒火,放弃了强攻的打算。
自来到青石城后,两人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到底是该强攻青石城,还是以劝降、利诱为主?
李典受曹操嘱托,一定要在关键时刻拦住曹仁,他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让曹仁攻城,以劝降、利诱为主。曹仁刚经历大败,也是心有余悸,原本在来的时候他还信誓旦旦,要一雪前耻,但到了军前,听李典一番威胁,他又小心谨慎起来,是以,都到青石城三天了,也只是在城下叫喊,不敢率兵攻打,怕又中了洪南的诡计。尤其是这些天来,他们连洪南的面都没见着,更是让他心有不安,猜测着,洪南会不会又在耍什么花样?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概就是这样了。
曹仁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郑雄,你个老不死的黄巾贼寇,我何惧你?有胆就出城来,与我大战三百回合,看我不砍下你这颗狗头!”
郑雄哈哈大笑,轻藐的说道:“曹仁,你个手下败将,可还记得颍川之败?”
“岂有此理!”
“上将军息怒,郑雄是有意激你,不要上当啊。”见曹仁又要发飙,李典赶紧劝道。
曹仁问道:“那你说,现在怎么办?打又打不得,洪南又不出来,难不成就在这一直待下去?”
“这...。”李典也发了愁,他只顾阻拦曹仁,对于这个问题,还真没细细想过。
曹仁哼道:“上一次兵败,皆因我疏忽才误中奸计,如果再战,我必定一雪前耻!洪南所部士兵不多,还不到两万,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
“李典,谨慎是好的,但你也太谨慎了,似你这样,何日才能完成主公交代的任务?”
李典沉思片刻,说道:“那请上将军暂且退兵吧,等到了晚上,我派几个人摸进青石城打探一番,然后再做决定。”
“什么?又退兵?这都第几次了?”
“就算退兵一百次,也比兵败了的好。”李典提着长刀,调马而回。
“你...!”
曹仁强行压下心里的怒火,看了看城楼上站着的郑雄,他长刀一挥,很不甘心的喊道:“撤军撤军!明日再战!”
于是,刚到战场不久的曹军,还没来得及打响战斗,就又火急火燎的撤走。
郑雄彻底懵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又撤走了?
当晚,李典亲自带领二十个身手矫健的亲兵,偷偷摸进了青石城,前往打探消息。
他非常小心,尽量远离人多的地方,翻过高墙,越过一座座院子,向县衙府靠近。
忙活了大半夜,他终于找到了一点线索,他从一个士兵口中得知,洪南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离开这里了,带着五千人前往豫州,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返回。
这可是个爆炸性的新闻,让李典欣喜若狂。
尤其是最后,他还打探到,夏侯惇、典韦、曹洪,就被关押在县衙府的大牢之中,而城内守军只有不到八千。
他急急忙忙出了城,回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曹仁。
两人一合计,打算强攻青石城,趁着洪南大军未回,先灭了郑雄,营救出夏侯惇、典韦等。
清早,天色放亮,旭日东升。
曹仁大军带足攻城器械,直扑青石城,到了以后也不废话,直接下令强攻!
咚咚咚...
震天的战鼓声在战场上回荡,足有五千人的攻城部队,向青石城挺进...
郑雄刚上城楼,就见到攻城的一幕,他赶紧下令各处严防死守,同时率领士兵迎战。
敌人的转变实在太快,竟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好在早就准备好了守城器械,倒不至于战斗一开始就丢失城池,只要有守兵源源不断而来,就能抵挡一阵。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状态,曹军勇猛异常,攻城器械更是强大,云梯、攻城塔、投石机,不要命的朝城楼上砸。
似青石城这样的小县,根本抵挡不住这种程度的攻击。
开战不到两个小时,郑雄就感觉快抵挡不住了,爬上城头的敌军越来越多,似有倾斜之势。
他脑中闪过一千条计策,最后朝士兵们喊道:“弟兄们,都坚持住,将军马上就要到了,将军一到,就是他们的死期!”
“弟兄们,坚持住,将军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