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儿也瞧见了城墙上站着的那个穿着龙袍的人,她也跟着激动起来,看来刘仝的奸计真的要落空了。
荀灿看着激动无比的两个人,对于莲儿,她认不准城墙上的人是不是皇上荀灿觉得正常,可是跟皇上朝夕相处的九公主也认不准那就说不过去了。
城墙上的人虽然穿着龙袍,从身材上看,那也跟刘栋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气质。荀灿也跟刘栋同殿住了有段日子,她对刘栋的步态和神态还是比较熟悉的,城墙上那位绝对不是刘栋。那人比刘栋多了些英气,但是步履却不如刘栋洒脱,看上去有些迟滞。
荀灿忽然明白了九公主的用意,她是想给刘仝造成心里压力,让他以为皇上已经回京了,下一步就是该收拾造反的刘仝了。
她也想装着高兴一下,可是她的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她装不出来。
刘仝若顺利进京称帝,她的任务就算完成了,那她就真正意义上的解脱了,所以,她还真分不清自己心里是想让刘仝赢,还是让刘栋赢,她的立场跟九公主和莲儿不同,她们是坚定地支持刘栋赢的。
可是她不能说,否则眼前这俩小美女非把她生吞活剥了不可。荀灿笑笑:“有些事还真不是我等俗人可以猜到结局的。”
刘仝离她们三个并不远,她们的表情和对话他完全收入耳目,心凉半截。不过他还是心存疑虑的,刘栋是怎么回到京城的呢?这一路走来,他告诉地方官们说刘栋南巡遇到歹人,生死不明,并没有任何人表示怀疑,那就证明,如果那人真的是刘栋,他一路从龙游园回京,就是没有惊动任何地方官。这怎么可能?
刘仝回头望向城墙,那身影已经不见了。他心里直打鼓,看来还是不要冒然行事的好,他就驻扎在城外,我老老实实坐着。也不打你,也不进城,看你能拿我怎么办?
思及此,刘仝找到几名心腹手下,叫他们找几名高手。趁夜潜进城去,打探消息。
另一边,梁岷脱了王太后叫他穿的龙袍,小心地折放好,摸着下巴在营房里来回踱步。他在想刘仝为什么到了城下却不进城,又扎营又安灶的,大有常驻下来的意思。难道对方想拖到城里弹尽粮绝时再下手?
梁岷派人去查看粮草,得报说城里的粮食吃上半年不成问题,梁岷放心了。他刚才站在城墙上朝外观看,刘仝至少带了十万人马。连吃带喝那得需要多少粮草啊,可是据他观察,刘仝的粮草车,连一个月的分量都不够。
虽然城里兵将不如刘仝多,但是城防设施不是白给的,抵御他们的强攻还是不成问题的。比较下来,刘仝若想打持久战,到最后只能让他自行败退。
梁岷对这一仗还是有十分的把握的,不光是粮草城防上的绝对优势,他还有烽火台。在刘仝的军队合围京城之时,他便点燃了烽火台上的狼烟,明天继续点,后天还点。直到得了信儿的救兵赶来为止。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每天穿上龙袍上城墙上去晃上一圈儿,让围城的士兵知道他们做的是谋反之事,在心理上先击败对手,然后,保护好城里的粮草。不被坏人偷袭搞破坏,这样他就可以坐等刘仝退散了。
他不怕刘仝困城,他怕他真来个鱼死网破式的强攻,他还真不敢确定靠着这些老旧的城防设施和城里的两万士兵能够抵挡住刘仝的十万兵。
刘仝也不白给的,当夜,他派进城去探信的人马回来了,告诉他,皇宫里只有王太后坐镇,城里的粮仓很满,大约有两万士兵,吃个半年不成问题。
得了通报,刘仝心里的底气又回来了,原来是假皇上,那就将计就计,你扰乱我的军心,我也扰乱你,这叫一报还一报。
第二天,城里有人散播消息,说皇上被梁道远将军给杀了,梁将军想让他的儿子梁岷做皇帝,还有人看见梁岷穿上了龙袍。
梁岷穿龙袍的事本就有人亲眼所见,加上之前从南边传来的消息,便有一些人信了。本来就是谁都没亲眼见的事儿,当然是谁说的像真的就信谁的了。
很快,梁岷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他赶紧进宫去找王太后商议对策。王太后一听梁岷说明外面的情况,坐不住了,没看出来啊,刘仝这小子有两下子,竟然能蛊惑人心。
第三天,王太后只得坐上凤辇戴上纱帽到朱雀大街上晃荡了一圈儿,全程由梁岷保驾。
老百姓一看,哦,原来梁岷是太后娘娘身边的红人啊,看来昨天说的梁岷要造反的消息不实。
第四天,城里谣言再起,说是梁岷挟持太后娘娘,想要安抚民心,实则包藏祸心。还说城外的陶王就是赶回来救驾的,可是担心危及太后娘娘,不敢轻易下手,陶王真仁义啊!梁岷太不是东西了。
梁岷再次将消息传给王太后,王太后感觉十分无力,这谣言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啊。若城里的守兵信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理亏的一方,在心理上就弱了一头,这仗还怎么打?
王太后开始后悔了,后悔当年把皇子们清理得太干净,到此时竟然连一个顶用的都没有。若有一个好好儿的,哪管是个废物呢,先给他穿上龙袍,也能打消刘仝的野心啊!想到这儿,她又开始恨冯昭仪,当年她把儿子保护得那么好,竟没机会下手,如果早点把这个祸害给除了,何至于有今日啊!
思来想去,王太后还是没想出对敌之策,不得已,她派人去请阁老刘汤和严助。严助已回京的事情,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