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苏厨>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军

第二百四十二章永康军

苏油不由得暗自翻白眼,说得轻巧,大宋几个官能做到如你这般不置产业上任只带一只鸟的?面对世家豪强还能说硬话,反正苏油从出可龙里到如今三年半,见着的就你老人家一位!

一路吃着河鲜,船摇着摇着,就摇到了都江堰。

都江堰如今在永康军管辖范围,这是一支一千五百人左右的部队。

说起大宋的军队,又是一个蛋疼的问题。

后世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大宋养那么多军队,结果被西夏辽国打得嗷嗷叫,养的都是一群猪吗?

等到苏油自己研究过这个问题之后明白了,不是猪,是——牛,大多数是牛。

庆历五年,丁度为兵录五篇,宋祁为之序曰:凡军有四:一曰禁兵,殿前马步三司隶焉,卒之剽而锐者充之。或挽强,或蹋张,或戈船突骑,或投石击刺,故处则卫镇,出则更戊;

二曰厢兵,诸州隶焉,卒之力而悍者募之。天下已定,不甚恃兵,唯边蛮夷者,时时与禁兵参囤,专于服劳,间亦戌更;

三曰役兵,群有司隶焉;人之游而惰者入之。若牧置,若漕挽,若管库,若工技,业壹事专,故处而无更。凡军有额,居有营,有常廪,有横赐;

四曰民兵,农之健而村者籍之,视乡县大小而为之数,有部曲,无营壁,阙者则补,岁一阅焉,非军兴不得擅行此。

说白了,大宋军队号称一百多万,其实有三种几乎都是有名无实。

后面几种,都是不讲体质素质的,很多时候是一种救灾措施,将年轻有力气的灾民集中起来免得他们zào fǎn,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刺配囚徒的劳动改造问题,说白了就是国家养着的闲人。

这些人干活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因此产生不了什么社会效益,战斗力更别指望,可以说是国家的沉重负担。

这才是大宋“冗兵”这个概念的本质——这里的兵,有一大半并不是后世理解的部队。

照这种算法,后世的快递小哥们都该算是兵了!

真正能打仗的军队,大宋其实只有禁军的上四军,还有河北陕西部分长期与西夏辽国对抗的厢军而已。

其余的,称之为建设兵团,甚至是难民营,怕是更加合适。

刨去这些,仁宗朝真正的战斗力量,最高峰时期八十万左右,然后经过努力裁汰,到如今大约七十万。

这是兵籍上的数字,有多少虚头先不说,即便全算上,禁军的战力还要再打一次折扣。

因为赵宋先天不足,地理大通道都在别人控制之下,还居高临下,导致无险可守。

因此禁军中三十万集中在了京师周围,保卫中枢,剩下的才散于各处要津前线。

这样做,一来是吸取了澶渊之盟的教训,用大量部队拱卫京师;二来是保持与边境部队的平衡,以震慑边将。

其实京师禁军的作战机会,很少,长期懈怠,除了空额,不空的那部分也有很多沦为高俅们的长工。

好了,真正用于抵御外敌的禁军队伍,就跟四通商号的贷款拨备一样,对半开,这就剩下三十来万了。

再看外敌——西夏有三十多万部队,辽国正规军也有三十多万,还有大量仆从军。而且,这两国的这三十多万,多是骑兵。

天地良心,苏油真心觉得,实在不是大宋军队不行。而是……特么的到底这个而是是什么,就搞成这个样子了呢?

除了京师和北方边疆,大宋其它地方,几乎就是无兵之地,难怪前线一被击穿,就能被人长驱直入杀抵京师。

每每想到这些问题,苏油就感觉肝儿都在疼。

老杨,老种,老折,就这样还能扛一百多年,实在是辛苦你们了!

闲话转回,这种情况到了四川,那就是目前川峡四路,有五支厢军,人数两万。

其中的永康军,就是这么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地方队伍,他们的任务是——“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整个川峡四路,就得靠五支这种背石头,挖盐,搞物流的“军”来专政!

这就是苏油给张方平建议,集中乡弓手屯田训练的原因——这么大的家产,总特么得有一支稍微能上眼的队伍看着吧?

……

永康军知军姓曹,好歹是中央出来的,内殿承制,武阶七品。

这娃聪明,努力向文官靠拢,临来前求得梅尧臣一首诗:“铁骢黄金羁,年少蜀城守。蜀城临古江,正在离岸口。离岸李凉凿,其利实不久。既避沫水害,又以溉田亩。大此百民宜,遗祠奉牲酒。行当谨厥事,无乃为政首。”

梅尧臣和赵抃有一个共同的好朋友——张先,就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的张三影。

张先后来活到八十九,超长待机到苏轼都跟他成了好朋友,还被苏轼嘲笑过“一树梨花压海棠”。

有了这层关系,曹知军带着判官接到了赵老头,将诗一递,这就比较好说话了。

曹知军对业务还算熟悉,对灌口的典故非常清楚,赵老头领着苏油,曹知军就在一旁讲解,倒也算是信手拈来。

都江堰工程,神奇就神奇在非唯人力,亦有天意。

岷江势高,其实类似黄河之于开封,是整个成都平原边上的一条悬河。

这条河一旦遇到大水,成都平原南部就被淹得不要不要的,一旦枯竭,成都平原北部就旱得不要不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