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皱了皱眉头,问道“这孔雀王朝是怎么回事” 夏侯博回道“这是与古滇国和藏原羌部接壤的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度,百年前,该国实现了印度半岛的统一,因新国王旃陀罗崛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农民家族中,故称这个王朝为孔雀王朝,据说该王朝上一任的君王,竟与秦始皇威震四方的功绩差不多,叫阿育王,统一了印度南北半岛,版图不亚于大秦疆域,据探子回报,发现羌部首领派出了使者进入孔雀王朝,似乎要借兵,报复我汉室。” “有这等事” 龙天羽通过历史知识,脑海中极力搜索阿育王的背景,这阿育王又称无忧王,几乎与秦始皇处于同一时代,他是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君王,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功绩丝毫不亚于中国的秦始皇。 他一生的业绩可以明显分成两个部分,前半生主要是经过奋斗坐稳王位和通过武力基本统一了印度,在约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国有十五万人被俘,十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继而除迈索尔地区外,统一印度全境。 阿育王由于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了大量屠杀的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在全国努力推广佛教,终于促成了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荣。其统治时期成为古代印度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使佛教成为国教,由于阿育王后期强调宽容和非暴力主义,他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统治了长达1年的时间。 而且阿育王与秦始皇还有一点共性,就是所托非人,诺大的孔雀王朝,在阿育王退位不到数十年也如秦国一般轰然倒塌,如今当政的正是阿育王之子鸠那罗,其人远比胡亥要精明得多,但野心也不小,倘若有藏原羌人的引诱,或许真会出兵,那时蜀地西南部、古滇国一带就危险了。 “派出暗卫和斥候,秘密注意这孔雀王朝的情况,还有在古滇国边境、无量山、横断山一带安插眼线,如果发现羌人和孔雀王朝的调兵动向,立即回报”龙天羽冷静地说道。 “臣等明白” “嗯,除了藏原羌部和孔雀王朝之外,还有其它势力什么异动没” 葛离回道“据西北探子回报,已查明漠北的项族概况,项族在天山以西五百里的塞外巴尔喀什湖附近,自成一国,西域称之为塞北国,项族的族长名为项少龙,是当年秦国的上将军,曾经击败过东方五国联军,名震天下,后来秦始皇及冠正式登基后,焚书坑儒,将与此人有关的事全部抹去了,这个项族有冶铁世家的乌族做基础,在军械和兵甲上有很高的造诣,销售西域三十六国及游牧部落,在西域一带很有地位,不少小部落都依附过去,整个塞北国接近百万人口,加上周边的部落依附联盟,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这项羽其实是项少龙的养子,乃是一个叫滕翼的儿子,当年项少龙膝下无子女,过继给了他,后来他又有了亲生子女,男丁有项云、项风、项雷、项杰,女儿有项雨馨、项心怡、项妮儿,除了项雨馨外,其它女儿刚过豆蔻年华,如今项羽、项云、项雨馨都来到中原,看来这项乌两族不甘寂寞,也要重返中原了。” 龙天羽心中一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直到这一刻,他才清楚项羽的身世,只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项羽竟然不是楚国项燕之后,真有些怀疑这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个历史了。 “派人到塞外设下暗点,秘密监视塞北国的举动,一旦再有铁骑出来,立即快马回报”龙天羽上次被项云伏击,几乎全军覆灭,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更加小心了。 “对了,西域三十六国如今包括哪些与我大汉西部毗邻,可有威胁” 葛离恭敬回道“西域原有五十国,经过数十年征战讨伐,如今剩下三十六国,有精绝、于阗、疏勒、焉耆、且弥、尉犁、危须、比丘国、大宛、月氏、乌孙、西夜、龟兹、吐火罗、楼兰、戎卢、且末等等,这些王国有大有小,大的接近十万人口,小的不足几千人口,有的甚至就是一个城池,俨然一国,大部分对我汉室边疆威胁不大,除了上一次大月氏被羌族部落拉拢前来与蜀国世子杜啸川结盟,也不敢贸然进攻中原。” 这时进来四个宫女,容色俏丽,身条纤细,统一的丝绸宫服,配素纱中单,鼥领,朱罗,绉纱,袖端,襈裾,蔽膝,外边还有霞帔,宫裙,皇家的气息。 宫女进殿为汉王及两位指挥使斟满了香茗,夏侯博及葛离受宠若惊,寒蝉地接过宫女杯爵,今时不同往日,当汉王的权力越来越大,威严越来越重,整个汉室机构越来越正规,君臣之礼自然让做臣子的不敢逾越,在宫内与君王一同饮茶,二人都感觉无比荣幸。 龙天羽沉吟半晌,回想着历史片段,在汉代塔里木盆地周围以及天山山谷地带,分布着许多小国,人口多者八万余人,少者近一两千人,由于当时这些小国有30余个,所以汉朝班固所著的汉书中称其为“三十六国”,又由于他们多以城郭为中心,故又称“城郭诸国”,“行国”是指那些游牧为生、流动性大,活动范围广,没有城郭、居无定所的国家。 如果能将西域拉拢过来,无疑使汉室的实力壮大,西域盛产良驹马匹,补充战马方面的不足,而且西域的作用是中原通往西方诸国的中转站,日后中西贸易就靠西域诸国来转移,必须要统一。 “这三十六国,本王志在必得,等统一中原之后,就会掉转矛头吞掉西域和匈奴部落,所以锦衣卫的任何要密切关注西域,包括波斯帝国,还有更远的西方,古埃及、希腊、巴比伦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390--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