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灭世大磨>第1314章 天下风云变 吴军临楚都

鸿蒙紫气惊鸿乍现,引得无数大神通者将目光纷纷落向南赡部洲,纷纷派出门中弟子千万查探,更有甚者亲自以化身前往搜寻,但结果无一例外,都是一无所获,反而因为不少大神通者之间素有旧怨,一旦见面就是一场大战,而大神通者们的战斗又引起诸侯的连锁反应,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本就不怎么平静的南赡部洲竟是烽烟遍地,战火连天,因此而引起的连锁反应,更是波及整个南赡部洲!

……

晋国,自晋文公姬重耳被人刺杀之后,晋国虽然因为秦国的外部威胁而平静了一段时间,但当崤山一战,十万秦军覆灭于檀越之之手,秦穆公经丞相百里奚劝说,认为再次出兵的时机尚不成熟,从而选择养精蓄锐之后,失去外部;m压力的晋国,立刻爆发出惊人的内乱。

由于晋文公突然死亡在寝宫之内,加上宫中禁军与供奉高手众口一词,认定当夜绝不可能有人入宫行刺,而晋文公身为当世五霸之一,能在上百诸侯之中带着晋国称霸当世的伟人,自然也不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相反晋文公的修为也已超脱凡人,达到地仙之境,虽然这点修为在如今的南赡部洲根本称不上高手,可也绝对不可能无端暴毙,再加上太医检查的结果是晋文公寿终正寝,令晋襄公心中顿时就有了猜测。

首先,寿终正寝绝对是不可能的,地仙毕竟带了一个仙字,寿命之长便是达不到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但活个上千年绝对不成问题,而晋文公去世之时不过六十余岁,便是早年的流浪生涯大大消磨了他的寿命,也绝不可能仅仅六十多岁便寿终正寝,所以晋襄公当即认定,晋文公之死绝不简单,很有可能是被人所杀!

晋襄公将自己的猜测告知郭偃,郭偃也是深以为然,其实他也早有这方面的猜测,只不过因为前段时间晋国外敌入侵,郭偃为了保证晋国内部安定,这才没有将此事禀告晋襄公,如今两人一件一拍即合。

郭偃也曾亲自检查过晋文公的尸体,并未发现什么异状,但对于两人而言,没有异状才是最大的异常,这表明凶手很有可能用的是诸如咒杀、投毒之类的隐秘方法,加上手法高明诡异,这才不被人所察觉,而无论是咒杀还是投毒,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便是需要接近晋文公!

因为咒杀大多需要被施术者的头发、指甲等物,而投毒更是需要在晋文公近身投毒,如此才能避开那一层层的试毒,因此有一点可以肯定,害死晋文公的人,定然与晋国高层有勾结,而当晋襄公与郭偃认定了这一点,也就意味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晋国高层大清洗,已是不可避免!

察觉到晋国内乱之后,秦穆公本打算再次出兵攻晋,却被丞相百里奚再次劝阻,百里奚言及此时天下人的目光都盯在晋国,若此时秦国出兵攻晋,外部的压力很有可能会迫使晋襄公停止内乱,更会引得天下诸侯的关注与警惕,而此时的秦国还没有同时与天下诸侯叫板的本钱,因此最好潜心发展,静观其变。

秦穆公接纳了百里奚的建议,但却没有彻底放弃扩张的**,从东方转回目光的秦穆公,再次将目光放在了西方的小诸侯国与各种戎狄部落之上,如此一来晋国内乱继续,而秦国又踏上了西征之路,至于个中细节就不表述了。

就在秦国大军踏上西征之路,在西方掀起一片腥风血雨之际,天下三小霸主之一的郑国忽然对宋宣战,欲挑战宋国五霸之位,郑国国君郑庄公与楚国结成同盟,得三十万楚军相助,加上郑国出兵四十万,七十万大军号称百万,以西南、西北两方同时东进攻宋。

面对来势汹汹的强敌,宋襄公不敢有丝毫大意,只因宋国虽然也是天下五霸之一,可宋国的根基比之其他四国略逊一筹,与郑国的差距并不很大,更何况此次的敌人还有楚国,于是宋襄公一面集结军队准备迎战,一面又向周围的诸侯求援。

因为宋襄公在诸侯之中颇有善名,所以宋国周围的诸侯国纷纷来援,如陈、蔡、卫、鲁、虢等诸侯国,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加上宋国自身兵力,最终竟是被宋襄公拉起一支实打实的百万大军,与郑庄公统帅的七十万大军在泓水隔水相望。

而就在此时,天下局势再生变故,同样对五霸之位充满野心,并且与楚国有着世仇的吴王阖闾,趁着楚国将注意力都放在即将爆发的泓水之战时,以孙武为帅,伍子胥为副,兴兵五十万攻入楚国,沿途之上势如破竹,楚庄王数次集结兵力企图抵挡吴军进攻,却被孙武轻松击破,不过半个多月,五十万吴军便已兵临楚国王都郢城之下!

……

郢城之外,吴军大帐。

一位身穿白色长袍,面容较为普通的男子站在地图之前静静沉思,微眯的双眼满是智慧,不时还有锋芒隐现,表明此人绝非如他长相这般平凡,而此人并非是别人,便是这五十万吴军的最高统帅,被后世称为‘百世兵家之师’的兵中之圣,孙武!

而在这大帐之中还有一人,此人身着战甲,手按剑柄,面容严肃,不怒自威,好似一位绝世的猛将,但看他眼中不时划过的智慧之光,便能明白他绝不仅仅是一位猛将那么简单,此人便是五十万吴军的副帅,伍员,伍子胥!

却说吴军兵进神速,短短半个多月便连破楚国数道防线,兵临楚国王都郢城之下,但就当全军将士准备攻下郢城之际,孙武却忽然按兵不动


状态提示:第1314章 天下风云变 吴军临楚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