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了摇头,武柲一枪挑起帐帘,却看到两个一丝不挂的女子倒在血泊中,兀自睁着眼睛,嘴唇似乎动了下,武柲赶紧下马,进了毡帐,凑近嘴边,只听到了两个字。
“谢谢!”
随即便没了气息,武柲心中闪过一道莫名的悲哀,这两名女子要是坚持片刻,也就不会毙命了,但似乎命运就是如此,最终被害在突厥可汗的手中了。随即伸手合上二女双眼,起身离开了毡帐。
砍下了默咄的头颅,命已经赶到身边的亲卫们找根杆子挑上,让突厥士兵看看,突厥可汗已死,他们还要再战吗?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当第一个士兵看到默咄的头颅时,顿时跪在地上乞降,接着便是第二个,第三个,直到将近一万三千五百四十三个。
当旭日渐渐升起,突厥的营寨里,已经看不到突厥士兵了。到处是火烧过的焦痕,只有那顶突厥可汗金帐完好无损,武柲准备把这顶金帐和默咄王旗献给女皇,若女皇不要,他准备自己收藏了,千年之后,其古玩收藏恐怕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的价格。
录事参军和长史等官员一一来到,汇报了战损和收获,斩首两万一千余级,俘虏一万三千四百余人,缴获牛羊总计五万八千余头,战马六万七千余匹,其中有将近一万的战马估计只能成为普通的代步工具了,帐篷只有三千顶,大多被烧毁。
总体而言,收获颇丰。
默咄被灭,后突厥也算是彻底完蛋了,武柲心中终于放心下来,但不知道同罗和仆骨两族能不能挡住愤怒的突厥兵,希望郭知运和唐休璟行军速度快点。
第三百七十三章 魏王的草原情结(一)
后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咄已死,后突厥已经不足为虑,魏王武柲在思考良久之后,决定派薛讷和郭元振二人领兵两万追击突厥残兵,以期彻底剿灭后突厥,让后突厥成为大周治下的突厥族。
当然没人知道魏王心中所想,这个时代的人是没法理解武柲的想法和做法的,因为泱泱天朝上国虽放开胸怀接纳万族,可以交流文化,可以有互市、通商、进贡等等,但不会当作自己人。故此,边疆之地多设羁縻之地,用以管理征服的番外小国和部落。
羁縻之意,就是控制和笼络的意思,在羁縻州除了朝廷驻军外,其他如州县管理等等都属于当地贵族,王室等爵位都由皇帝册封,而当地贵族只需提供驻军所需,并每年纳贡,当然若贫困无比,则每年还要由朝廷供养。
武柲的目的就是彻底废除羁縻州,让其彻底纳入大周版图,跟中原百姓一样,享受大周的政策,纳税并服劳役。当然一些特别的部落必须改土归流,直到彻底成为大周的一份子。
没有人理解武柲的想法,但并不表示他不会做,即使最终不能登上帝国权力的最高峰,他也会做,直到他真的彻底失去那资格。
武柲派出了薛讷和郭元振之后,并没有给女皇写任何奏疏,他决定把大败突厥的捷报暂时压后,目的只是为了拖延时间,让契丹人闹得更凶猛一些,但这个代价是巨大的,如果契丹攻占了整个河北,再进攻河东,大周的百姓将会陷入战火和动乱,或许将会有成千上万的大周百姓流离失所。但就长远来看。对他来说是有利的,对未来的大周百姓是有利的。
李氏不足以担当起强盛帝国的重任,武柲深信这一点,不然怎么会出现安史之乱。怎么会出现五代十国。党项族金族崛起等等!
战争出英雄,当战乱来临。人们会需要一位平定战乱的英雄,那么他武柲就会成为英雄。但掌握不好,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人有时候是很奇怪的,有时候私心便在不知不觉间成长。特别是武柲如今处在尴尬位置的时候,一些策略或许会更容易登上高位。
女皇不立武柲为皇储,他即使政变成功也只会留下不光彩的一笔,会给后人留下诟病,成为野史中受人唾骂的对象,可谓遗臭万年!
山丹军马场,最早属于月氏土地。月氏在此筑城并繁衍生息,西汉初被匈奴赶走后,匈奴在此筑单于城,直至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击退匈奴单于之后。在此设置了牧师苑,专门用来养马,自此以后,山丹军马场虽几次更名,但依旧以养战马为主,当然在魏晋至隋朝期间,也用来养牛羊骆驼等数百万头。
自唐初创从有战马三千匹开始,到永徽年间,河西陇右之地有马匹七十万匹,其中山丹军马场便有五十多万匹,到如今,马匹虽只有三十万匹左右,但每年都为大周输送将近三万匹战马。
大周继承了前朝的牧马监,甚至连官员都没有换,所以牧马监的官员还是张万岁的弟子韦槃提和斛斯正,为正副牧监。
武柲既然来到了这大周朝最大的牧马场,他必须来看看,主要原因是这个时代的战马就是最重要的战略储备。纵观历史,骑兵的重要性几乎贯穿整个冷兵器历史。而且数百年后的蒙古人把骑兵运用到了极致,创造了一个骑兵传说。
山丹军马场的草场名为汉阳草场,汉阳是西晋时凉州刺史张轨重视马场,遂请示以永固堡为汉阳郡。由此便一直以来叫汉阳草场。但永固堡几易其名,如今只是河西的一个手捉,赤水手捉城,属凉州管辖。汉阳草场的牧马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