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开元盛世>第八十九章 迁都(上)

更新时间:2013-11-11

西凉军与十八路诸侯于虎牢关前展开了决战,西凉军和盟军打的是两败俱伤,十八路诸侯只有高肃一人活了下来,随后,高肃引兵杀入虎牢关擒杀董卓,兵进洛阳,一统天下。

(全书完)

...

这当然是说笑的,实际上西凉军与盟军确实是打的两败俱伤,西凉铁骑给了盟军极大的损伤,而盟军胜在兵马众多,一战下来,盟军损失的人马超过了三万,别看这个数字比起五十万还差得远,但这也使得一些诸侯元气大伤。

山阳太守袁遗损失的最为严重,只剩下了三千人,刘岱、张邈、孔伷等诸侯皆有损伤,曹操麾下的大将夏侯惇在乱军之中被吕布的部将曹性用暗箭射去了他的左眼。

高肃此战投入了两万人马,但其中多是新兵,所以也损失了近五千的人马,这是高肃起兵以来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

“主公,兵马已经整顿完毕,敢问主公打算何时动兵?”

并州军营内,荀攸问道。

高肃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虎牢关内的情形如何?”

郭嘉道:“主公,虎牢关内并无任何动静。”

高肃眉头一皱,高肃现在最想的就是董卓撤军,要是按照历史上说的那样的话,那么自己在渑池的伏兵也可以用上,但要是董卓不撤军的话,那...

陈宫忍不住问道:“董卓虽然与我方的损失相差不多,但他大可凭着天险据守虎牢关,待我方粮尽,其再出兵击之可获大胜,主公为何如此肯定董卓会撤军?”

高肃没有答话,而是缓缓地走到帐外,此刻高肃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焦急,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好像在从前的期末考试中也出现过这种情况。

其实不只高肃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情,在虎牢关的董卓也是如此,只不过他却不知道什么期末考试,而是因为今日他令李傕前往盟军孙坚处下礼,欲与孙坚结秦晋之好,以此来分化诸侯联军,但却被孙坚厉声斥退。

李傕回报董卓,言说孙坚无礼,但董卓却没打算冒然去讨伐孙坚,而是问李儒道:“文优,眼下这个局面,我等该当如何是好?”

这时,李儒充分发挥了他谋士的作用,仔细思索片刻,进言道:“太师,如今形势与我军不利,不想那盟军之中竟有如此勇将,温侯亦不是其对手。眼下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都于长安。”

董卓一听倒是心动了,可是一时犹豫不下,李儒赶忙添一把火,道:“主公,长安地广人丰,且有潼关和函谷关的天险,即可躲避群雄之锋,又可以凭险据守,更何况长安乃是历代帝王的建都之地,主公在那经营了多年,已经积攒了雄厚的粮草、军械、钱财。”

“而且近日有街市童谣唱言: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小婿以为,这“西头一个汉”乃是应高祖旺于旧都长安,至今已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太师若是迁都回长安,以承天意,方可无忧。”

董卓恍然道:“听你一席话,真是让老夫茅塞顿开!不错,老夫这几日便赶回洛阳,让小皇帝下旨,迁都长安。”

两日后,董卓带领十余万人马偷偷的返回长安,他走得很是干脆,把青壮的士兵基本上都带走了,留守虎牢关的大多数是老弱残兵。

临走时,董卓还拍着赵岑的肩膀,语重心长道:“赵将军,老夫就把这虎牢关交给你了,抵御关东贼军的重担就托付在你的身上,等老夫到了长安之后,你可立即领兵回到长安,老夫会亲自为你接风洗尘,给你加官进爵。”

赵岑一脸感动,不停的点头表示衷心,心里则是欲哭无泪,还忍不住的暗骂:老匹夫,你倒是撅撅屁股走得干净,你让我怎么办?逃?等关东军入关后,我还逃得了吗?哼!你想让我当垫背,我也不让你好过。

此时赵岑已经决定,只要董卓真的迁都长安,那自己就马上开关投降,什么功名利禄,什么官爵,都通通见鬼去吧!

三日后,洛阳皇宫,大殿之上。

“十八镇诸侯,上下五十万大军,被老夫杀的是落花流水,死伤大半呐!可还有些残余,可能要进犯洛阳掠夺圣驾,故而我京师是不得不防啊!哦,对了,近日有童谣说: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好,说的真好!东都洛阳,历经二百年,气数已尽。老夫近日夜观天象,见帝气旺于长安,所以,老夫决定,护驾西行,迁都于长安!那么,诸位公卿大人们,都快快准备,促装起行吧!”

听了这段话百官无不在心中暗骂道:你董卓也会夜观天象?当我们是三岁孩童不成!

太傅杨彪当即反对道:“这如何使得?洛阳作为大汉的都城已经二百多年了,官商士民无不适应,一旦迁都,势必惊动朝野,不利于人心稳定啊!”

“况自从黄巾起事后,西凉的那些异族与我大汉是连年兵戈,早已将长安化为一片断壁残垣。太师如果西迁长安,无故捐宗庙,弃皇陵,必将惊动百姓。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还望太师三思,不迁为妙!”

“哼!你懂得什么军国大事!迁都长安乃是中兴大汉王朝,那是百年大计!洛阳暗,长安明,迁都长安就是弃暗投明!”董卓见杨彪阻止,厉声呵斥道


状态提示:第八十九章 迁都(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