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 136 部分阅读

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这既可以说是一种包容,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

人总归是一种复杂的生物,人心隔肚皮,你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从心底服你,那样是根本不现实的,所以只能尽最大努力来拉拢大多数人以压制少数人。

而威廉努力想要达到的目的便是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威望能够凌驾在这些老将之上,以确保自己的江山稳固。

这样一来,威廉在军队中设立的宪兵营和思想教育处便显得非常的重要。

不过比尔尽管解除了西里西亚所面临的奥军压力,但是在西里西亚的对面,奥军实力犹存,比尔只是击败了局部的奥军而没有击溃全线奥军,战后奥军依然拥有三万余人的规模。

小斐迪南到任战后,比尔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而小斐迪南对于比尔自然也是非常的敬重。

在接过西里西亚军权之后,小斐迪南并没有忙着向对面的奥军发动新一轮的攻势,二世潜心消化了上一次的战果,而后将战线推至了摩拉维亚境内。。)

第五百零九章 兵力缺口

而在东线,狂飙突进的普鲁士两个师团甚至一度逼近克拉科夫,如果不是因为担心自身的补给线拉的太长从而会给敌军可趁之机的话,那么说不得布吕歇尔便要进攻克拉科夫了。

不过虽然布吕歇尔没有率领欧军进攻克拉科夫,但是克拉科夫城内的奥地利守军还是一ri三惊,毕竟现在的奥属波兰地区可不止普鲁士人正规军这一支武装力量,在普鲁士人的扶持下,奥地利人的统治权内出现了多如牛毛般的波兰起义军,这些起义军因为奥军在正面战场对普鲁士军队的不利而愈加肆虐起来。

奥属波兰总督的告急信几乎是以一天一封的频率发往维也纳,但是这些告急信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奈的奥属波兰总督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从各地召回的一万奥军正规军和两万征召兵的身上。

1791年五月初,在布吕歇尔的指挥下,普鲁士方面集中了第八、十三、十五共计三万的兵力再加上近一万人的波兰义勇军正式向克拉科夫进发。

不过克拉科夫并不是没有坚守的实力,在城内一万奥军正规军配合两万征召兵足以支撑一段时间,关键便是维也纳能否向克拉科夫增派援军,而这个问题显然奥地利上下已经进行了多次的争论。

最终当来自奥属波兰的第十封求援信件送抵维也纳的时候,利奥波德二世下定了决心,皇帝决定从奥地利和奥斯曼人的交界地区撤军。

前文已经说过,奥地利在与奥斯曼接壤地区足足布置了七万大军,而且这七万大军都是奥地利装备j良的正规军。一旦这七万大军能够抽出来甚至只抽出五万人,利奥波德二世相信整场战争绝对可以改变。

但是关键是奥斯曼人是否会落井下石。为此利奥波德一世早在对普鲁士宣战之后便向伊斯坦布尔派出了一支规格超高的外交使者团,这个使者团的任务便是说服奥斯曼人以确保奥斯曼人不会在普奥战争期间出兵奥地利。

其实在奥斯曼内部,上一次俄土战争的余波依然没有平息下来。

俄土战争的胜利,军疑在其中起到了决定x的作用,但是在耶尼塞里这些旧势力看来却是自身起到了决定x的作用。

如果不是九万耶尼塞里士兵的牵制。赛利姆麾下的军又如何能够攻破尼古拉耶夫,因此在回军之后,耶尼塞里上下对于此次战后的奖赏便极力争取。

俄土战争中奥斯曼人虽然是胜利了,但是实际利益并没有获得多少,除了一个开疆辟土的空名之外,奥斯曼人所得到的好处非常有限。而奥斯曼已经堕落了数十年。国库根本没有能力向十几万的士兵支付数以千万计的赏金,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于赛利姆的授意同时也经过了哈米德二世的同意。

参与俄土战争的军和附庸军的赏金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放了下去,而数万耶尼塞里旧军的赏金则被拖延了下来。

这样一来自然引发了耶尼塞里对哈里发的不满,而奥斯曼朝堂上也因为此事大打出手。

被实在闹得不像话的臣下气的有些急了的哈米德一世立即命令将几个闹得最欢的耶尼塞里旧军势力代表仗毙,但是事情并没有就这样平息。一向狂妄的耶尼塞里在得知消息之后居然在没有得到哈米德一世的命令下公然封锁了整个伊斯坦布尔对军进行报复。

得到消息之后的哈米德一世决心放手一搏,在哈米德一世的严令之下,王室禁军和军对耶尼塞里发动了一次清洗。

这次清洗固然让耶尼塞里势力退出了奥斯曼朝堂,但是耶尼塞里毕竟扎根奥斯曼数百年,清洗的后续影响依然在不断的发酵,导致奥斯曼朝堂之上就没有平静过。

而耶尼塞里虽然已经腐化堕落,但是这支军队依然是奥斯曼军队组成部分中人数最多也是最为庞大的武装组织。

因此对耶尼塞里的清洗直接导致了奥斯曼军力出现了下降。

奥地利使者团到达伊斯坦布尔之后。哈米德一世立即派出了赛利姆作为哈里发的代表全权接待奥地利使团。

经过几轮紧急的商讨之后,奥地利以三百万塔勒和签署和平协议为条件和奥斯曼人达成了妥协。

普鲁士人情报机构曾经在这件事情上作梗,但是正如那句哲言说的一样,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有的只是利益。

当奥斯曼人国内尚未稳定的时候,哈米


状态提示:第 136 部分阅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