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 217 部分阅读
的士兵恐怕都要打光了!”

这个中将的话可以说在这些将领之中起到了代表性的作用,毕竟正如他所说的一般,白天的进攻使得大陆军承受了重大的伤亡,关键在于并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当然除了消耗英军的弹药之外。

在这种情况之下,任何将领都不会愿意自己的部队去进行这种徒增伤亡的战斗。

“普特南,我知道你心中的顾虑。但是只要能够攻克代顿歼灭那三千英军主力,我们眼下承受的伤亡都是值得的!根据我们的线报,英国人已经将整个俄亥俄州的兵力都集中到了代顿,这意味着只要我们能够攻克代顿。那么起码在短时间内我们在俄亥俄州都将是势如破竹!因此这种牺牲值得我们付出!”

普特南可谓是大陆军之中老资历的将领了,当初大陆议会草创大陆军的时候,建立了三个师,而普特南正是其中的一位师长。

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便是华盛顿,在普特南提出反对意见的情况之下,也只能慢慢的进行说服。

而在华盛顿说完之后,他也是暗中向着军帐之中的一位少将使了一个颜色,这名少将正是华盛顿的心腹尼古拉。

而在原本的历史之上,这位尼古拉也可谓是鼎鼎大名。在1782年的五月,北美独立战争已经取得全面战争胜利的形势之下,这位尼古拉代表军队之中的部分将领们给华盛顿写了一封信,信中请求华盛顿能够成为即将成立的新政府的国王!

这封信以及之后华盛顿坚决拒绝的回信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尼古拉事件。

不过在原本的历史上,尼古拉并没因为现在这般受到华盛顿的重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这个时空,因为英普两国的攻击,大陆议会逃亡密苏里州之后,尽管经过诸多努力,但是能够收拢的力量依然很少,很多军官和士兵不愿意逃到密苏里州,从而投降了英普两国。

而在这种情况下,尼古拉既有军队资历又可以说是华盛顿的老乡,在密苏里州自然被华盛顿引为心腹,从而加以重用。

尼古拉注意到了华盛顿的颜色,之后尼古拉思考了一会便立即开口说道:

“普特南将军,付出的代价虽然有些高昂,但是这非常有必要。这段时间的扩军使得我军之中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经验的新兵,虽然看起来人多势众,但是战斗力却是非常低下 并值得怀疑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继续进攻代顿除了掩护我们的行动之外,还能够起到锻炼我军士兵的作用,既然如此,那么付出这些代价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听到尼古拉的话,又有几位将领站出来声援,这几位都是亲近华盛顿的将领。

看到这些人纷纷开口,普特南又何尝不知道华盛顿心中所想,眼下华盛顿并没有以大陆军统帅的身份强行下达命令,无非就是因为军帐之中的普特南和另外两位将领都是老资历的大陆军军官,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想要大陆军上下没有异议,势必要取得他们的理解而已。

沉默了好一会,军帐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普特南身上。

“好吧,既然元帅阁下和众位将军都这么认为,那么在下自然没有异议!”

听到普特南开口服软,华盛顿心中一喜然后开口说道:

“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么我现在便宣布作战命令。命令从明天开始,普特南率领的第一旅、尼古拉率领的第二旅以及霍雷肖率领的第三旅,三个旅轮流攻打代顿,至于我将亲自率领第四旅作为督战队。各部保留实力可以理解,但是进攻力度绝对不能被削弱,否则军法无情!”

华盛顿的命令下达之后,军帐之中的所有将领们纷纷起立大声的应诺。

从第二天开始。在华盛顿的亲自督战之下。尼古拉率领大陆军第二旅冲向了代顿城。

因为大陆军的兵力限制,因此华盛顿麾下的军队除了那些黑奴士兵之外。每个旅的兵力在两千到三千人位置。

.............................................

普鲁士军队对威尼斯的进攻持续了两天,两天的时间里面,普鲁士军队一度夺取了两座石桥,但是随后却又被威尼斯军队夺了回去。

直到第三天。亨利向前安排人收刮的船只抵达了威尼斯城外不远处的一个河道之中。

1794年五月十二日

普鲁士军队乘坐船只出其不意的出现在了威尼斯城外的护城河之上,看到这一幕的威尼斯守军大惊,急忙调集火炮对水面进行攻击,而就在威尼斯军队的注意力被河面吸引的同时,普鲁士军队也发起了总共。

一个多小时的战斗,在搭乘船只的普鲁士军队付出了近半的伤亡之下,剩余的普鲁士士兵登上了石桥的后方。随后在两面夹击之下,石桥迅速的被普鲁士军队夺取。

夺取了石桥之后,普鲁士的火炮迅速的前移,之后在顶着威尼斯城头猛烈的炮火攻击之下。威尼斯城门被普鲁士军队炮兵轰开。

在城门破开之后,普鲁士军队迅速的冲进了威尼斯城内,当天晚间普鲁士军队占领了威尼斯共和国大议会以及城内的总督府等重要建筑,第二天一早威尼斯城内最后固守在圣马可大教堂之中的残兵也被普鲁士军队歼灭。

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普鲁士军队却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三万进攻的普鲁士军队在威尼斯人的顽强抵抗之下遭到了巨大的伤亡,阵亡的士兵接近三千,而失去战斗力的普鲁士


状态提示:第 217 部分阅读--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