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侑决定进兵之后,隋军准备粮秣,三军擦亮兵器,检查军械,磨刀赫赫准备出征。隋军的动向没有瞒过李世民的探子,消息迅速传往蒲坂。
秦王府内,李世民负手而立,虎目凝视着地图,久久什么呢?长安在短短数日内失守,证明李建成十分无能。李世民不由握紧了拳头,若是由他来掌控大唐军政,又岂会落入今日的局面。
后悔无益,长安失守已经成事实,为今之计,是如何守住蒲坂。可是守住了蒲坂又能怎样?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李世民不肯放弃,一方面是对杨侑恨之入骨,一方面是自尊心在作怪,不肯承认失败,若是失败,他宁愿玉石俱焚!
看着地图上,越来越少的大唐地盘,李世民眼中带着泪光,他不甘心啊。房玄龄来到他的身边,低声禀告:“秦王,杨侑已经动身了。”
“唉。”李世民又握紧了拳头,道:“玄龄,你再仔细想想,有什么良策?”
“秦王,为今之计,只有联络突厥人。”这时,背后传来阴冷的声音,两人回头一看,却是柴绍。
柴绍的一双眸子如同毒蛇一般冰冷,有着浓浓的怨恨之意。他在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思虑报仇,但最终,希望越来越渺茫。而今,关中已经被隋军全部占据,恐怕太子、平阳公主已经遭难,而陛下十之八九也被杨侑杀了。
尤其是妻子的死,令柴绍心如刀绞,他与李世民一般,抱着同样的心思,宁死也不投降。可是大唐只剩下了河东区区数郡,根本无力抵抗暴隋,只有借助突厥人,才能对抗隋军。
“突厥人?”李世民说道。
“不错,正是突厥人。”柴绍重复。
房玄龄摇摇头,道:“虽说去岁突厥遭受雪灾,损失极大。按照惯例,突厥人很有可能南下。但是颉利可汗被突利小可汗牵制,南下的可能非常低。”
柴绍呵呵一笑,道:“谁说是东。突厥?我指的是西。突厥人。”
“西。突厥?”李世民与房玄龄同时说道,互相对视了一眼,心中均是一震。
与突厥人打交道,多是东。突厥,是因为东。突厥与中原边境线漫长,从河北、并州乃至于凉州,都可以杀入中原,夺取巨大的财富。而西。突厥不同,只要守住玉门关、萧关等重要关隘,西。突厥就寸步难进。
自从暴隋夺取了河北,大唐多是与东。突厥联系,却不料被杨侑利用,令颉利可汗与突利小可汗关系发生裂痕,进而反目成仇,在中原上数次大战,国力受损。
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没有将希望放在颉利可汗身上。但柴绍提出的西。突厥,倒是非常有可能。西。突厥主要占据西域,如今在统叶护可汗治下。此人东征西讨,颇具武功。前年曾入侵张掖、敦煌等郡,使得西域商人不敢进入关中经商,使得大唐赋税巨减。
以统叶护可汗的个性,必然不愿看到在中原有一个强势的帝国崛起,或许会出兵攻打敦煌、张掖等地,吸引隋军的注意力。
一旦隋军在西域发生战事,李世民的压力相对就会小了许多。只要有希望,李世民就会抓住,三人商议了很久,最终决定由柴绍乔装打扮,赶往西。突厥搬取救兵。而李世民的任务,就是坚守蒲坂,等待援兵。
事情议定,柴绍匆匆站起,他要回去收拾一番,明日就出发,赶往西域。李世民和房玄龄还在继续商议。
“秦王,如今太子已经阵亡,秦王便是大唐的擎天之柱,微臣以为,秦王需要即刻登基为帝,这样,三军才有了主心骨,才会有盼头啊!”房玄龄说道。
李世民眼睛一亮,这些日子他担心杨侑随时杀来,因此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此时房玄龄说出来,到让他心中一动。“这似乎不太合适吧,我只是一个亲王而已。”李世民推辞。
房玄龄与李世民相交颇深,哪能不明白他的想法,劝慰道:“秦王,长安失陷,大唐诸王恐怕都遭了杨侑的毒手。如今大唐只余下了秦王主持大局,自当负担起兴复大唐的重任!”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还是摇头拒绝,道:“此时不是说此事的时候,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房玄龄站起身来,道:“秦王,已经不早了,微臣告退。”心中却已经有了想法。
ps:关于杨梅,我曾经思考,是不是把她写死了。但写到这里,还是写在一起了,或许有点俗,或许是我一直很喜欢有完美结局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