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大上海皇帝>第四四四章 抄后路

一头扎进水雷陷阱中的i军护航舰队终于停下来了,由于大久太郎的命令,现在五艘战舰上的i本水兵们都进入战斗岗位,并密切注视舰队周围海面的情况,唯恐黑夜中有鱼雷冲过来,各艘战舰上的大型探照灯不断地在海面上行来回扫视。

i军站舰上的灯光刚好给在远处观察的东方霸和韩忠昌两人提供了方便,原本下着暴雨的漆黑的海面上根本什么都看不见,i军战舰上几乎所有的灯光都亮了,让远处海面上坐在小船里的东方霸和韩忠昌两人看得清清楚楚。

“注意,i军战舰已经扎进水雷网中,五艘战舰上所有的探照灯全开,最前面的旗舰阿武畏号和驱逐舰飞浪号触雷受轻伤,你方距离i军舰队已经不足两海里!”韩忠昌如实地将观察到的情况说出来。

而东方霸就将韩忠昌说的转述一遍,通知正在赶来的三艘潜艇,让他们能清楚地知道i军舰队所在的位置和情况。

把情况用通话器向三艘潜艇通报一声之后,东方霸问道:“老韩,你认为i本人会如何应对?”

韩忠昌想了想说道:“如果我是舰队司令官,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命令没有受伤的三艘战舰倒车慢慢退出水雷区,负责jing戒周围的海域,受伤的两艘战舰先修理受损部位,然后在后面三艘战舰的掩护下倒车退出水雷区,最后有多远逃多远!如果他们还一意孤行前往救援那些落水的i军士兵,一定会吃大亏!”

没有扫雷舰根本无法通过这片水雷区,只能绕道,从崇明岛的左侧航道进入,这样基本上绕崇明岛转了大半圈,时间上拖得太久。就算到了事发地点,那些落水的i军士兵们基本上没救了,要知道那些士兵是陆军,不是海军士兵,他们绝大部分都没有很好的水xing,掉水里估计扑腾几下就沉海底下去了。

如同韩忠昌所有的那般,大久太郎稳住舰队之后,立即下令后面还完好的三艘战舰倒车后退,而且是慢慢直线后退。又命令阿武畏号和飞浪号两舰上的维修工人迅速将被水雷炸穿的舰首右侧部位的大洞修复,如果实在不能修复,就封死该区域的水密舱,不让海水继续蔓延到其他舱室。

阿武畏号是舰首右侧部位触雷被炸出一个大洞,而飞浪号则是舰首左侧部位触雷被炸出一个洞。两艘战舰都是因为舰首开始灌入大量的海水,舰首开始慢慢向下沉,一般情况下都是舰尾重量重,舰首有些上翘,航行时海水的阻力要小一些,可如果舰首的水平面比舰尾要低,阻力就会大很多。战舰的速度会有很大的影响。

“注意,i军三艘没有受伤的战舰已经退出水雷区域,你们距离i军舰队不足六百米!”

接到海面上东方霸的通告,海面下的一号潜艇指挥官罗伯特立刻拿起话筒喊道:“停车!三艘潜艇全部停止前进!上浮直潜望镜深度”。

上升直潜望镜深度就是潜艇艇身还在水面下。只有很小的潜望镜露出水面,不要说晚上,就是白天也不容易被发现,潜望镜被涂抹着跟海水一样的颜se。很难被发现。

罗伯特走到潜望镜处进行观察,只见海面上灯光四she。不过都是对着舰队的两侧,三艘退出水雷区域的战舰已经停止后退,他们的舰尾部正对着三艘潜艇。

罗伯特突然有一个想法,他拿起通话器说道:“二号、三号,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三艘潜艇同时发she鱼雷,各自对付一艘敌舰,对准他们的舰尾部位发she两枚鱼雷!发she完毕之后迅速下潜,情况自然有老板通报给我们!”

“同意!”

“我也同意!”

潜艇攻击一般在敌舰的两侧发she鱼雷攻击,因为这样攻击面积大,敌舰躲避的难度很大,如果对敌舰的舰首和舰尾攻击,攻击面积小很多,敌舰很轻易地就能躲避过去。

三艘潜艇指挥官的意见一致,那么很快就付出行动,并由罗伯特统一指挥,“三艘潜艇一号、二号鱼雷准备,各自瞄准自己的目标!”

“一号艇准备完毕!”

“二号艇准备完毕!”

“三号艇准备完毕!”

罗伯特通过潜望镜观察者海面三艘i军战舰的情况,i本人只注意观察战舰两侧了,根本没有注意到身后已经有三匹狼在虎视眈眈。

罗伯特见现在正是好时候,大声命令:“发she!”

六枚鱼雷同时从三艘潜艇的发she管发she出去了,“报告,一号艇发she完毕!”

“二号艇发she完毕!”

“三号艇发she完毕!”

罗伯特也不看结果了,直接喊道:“收潜望镜,下降至三十米深度!分散开,绕到敌军舰队的左右两侧,二号艇绕道右侧,一号、三号艇绕到左侧”。

三艘潜艇的潜望镜收了起来,并同时开始下潜到三十米深,螺旋桨开始工作,三艘潜艇也分别转向绕到i军舰队的左右两侧。

一个i军水兵穿着雨衣躲在炮塔下哆嗦着,心里不断咒骂着这该死的天气,雨水打在他的脸上让他感觉到生疼,眼睛也没雨水模糊了,只能不断地擦拭着,尽管如此他也没工夫查看舰尾海面的情况!

突然,他从模糊视线中发现有一道浪花快速地向舰尾冲来,那是什么?他脑子突然一懵,想到那可能是鱼雷,可是现在那道白se的浪花距离舰尾已经很近了,但他还是发出凄厉的喊声:“鱼雷,有鱼雷”

雨水太大了,他的喊声被淹没在风雨之中,等到炮塔上士兵听见他的喊声时


状态提示:第四四四章 抄后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