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我们的电影时代>第106章 专访

“甘导想拍出什么样的作品?”

“让观众看得舒服的。”

“甘导想成为什么样的电影人?”

“一个清秀、幽默、呃,不好意思,昨天没睡好,有点走神,什么样的电影人?噢,不用叫我甘导,喊我名字会让我觉得我年轻一些。”

坐在家里的阳台上,甘敬面对来自《京乐周刊》记者汤昂的专访,心里却是稍微走神评估了这个角度下对方摄影机的光线。

“小汤,你那个摄影机要垫高一些,现在拍出来的效果不好。”甘敬不想自己的专访不成功之后再遭受电话邀请。

汤昂忽然被打断流畅的思路顿时有些不悦,不过他当然不会表现出来,反而是略显殷勤的把摄像机照做调整,只是,他垫高之后觉得效果还不如原来的。

甘敬见他调整好就伸手拉了下窗帘,拉到一半停下来问道:“现在怎么样?”

汤昂忍不住的惊讶赞道:“好多了,不愧是导演。”

甘敬皱眉:“你应该带个摄影师……”

“真是抱歉,本来是有的,可是他跟我刚出报社门就被一辆自行车给撞了,为了保护摄影机是直愣愣的摔倒,骨折送医院了。”

“这,行吧,继续吧。”甘敬看着这个名字发音一快就容易“烫”的汤昂,摆摆手,示意继续。

汤昂默默在心里记了下小本本,下次这种情况一定要考虑摄影机固定后光线的移动,刚开始进家门的光线角度和寒暄过后正式开始的角度还不一样。

“刚才说到甘导想成为什么样的电影人?”汤昂重复了来之前就做好的腹稿问题。

要说这记者就是记者,用词都是尽量让人舒服的,电影人这样的词语可比其他的称谓要有份量和文化气息。

不过,甘敬不觉得这样的采访需要隐瞒什么。

“没想过这个问题,拍这片子就是想我女儿以后长大了看到的时候会有所鼓励。”甘敬多说了一句,估计着回答了这名记者可能存在的后续提问。

汤昂笑道:“怀揣着对女儿的爱,这样才能打动观众,所以,这部作品口碑发酵的才会如此之好吧,很多观众想必是能和甘导感同身受的。”

甘敬有些无语的看着这个年轻记者,这硬要这么说肯定也能行……只是自己的目的确实没那么崇高。

当然,艺术作品在完成之后是可以有各种解读的,即便和作者南辕北辙也挺常见。

“甘导,在来之前我有收集我同事们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有好几个同事都觉得《当幸福来敲门》是可以再拍拍主角成功后的画面的,您对此怎么看?”汤昂笑着问道。

“嗯,所以你的同事们没当导演。”甘敬用了点力度,“从低谷到反弹,最后的镜头全都在主角从公司出来进入人群中的那一段里了,其他的不用再花什么篇幅了,意味神采戛然而止就挺好。”

汤昂顺着说道:“那一段表演确实非常精彩,甘导您下一部片子还会拍拍摄这种励志题材或者亲情题材的电影吗?”

“暂时没有下一部的拍摄计划。”甘敬随意的说道,“我是有点想拍科幻片来着,但是技术条件好像不太成熟,所以,暂时没计划。”

汤昂眼睛一亮:“从励志到科幻,这样的题材跨度很大啊?据我所知,科幻片在咱们国内很小众啊,您为什么对它感兴趣?”

“我喜欢。”甘敬简洁的答道。

汤昂等了几秒钟没有下文就继续问道:“您觉得如果有人给您投资拍科幻片了,现在我们国内的土壤能适应吗?”

甘敬稍微正色道:“其实我觉得对于观众来说只有好片子和烂片子,科幻拍的好,当然会看,如果是站在制片方立场,我们的土壤确实还不太行,技术上的成本太高昂,很难拍出来,现在用六亿拍出来的效果可能不如过两年用三亿拍,过两年用三亿拍可能不如再过两年的一点五亿。”

汤昂很感兴趣的说道:“您对不同题材的作品很有信心啊?”

“嗯,还行吧。”甘敬想了想,再次强调道,“直接叫我名字,也不用称‘您’,专访嘛,这样咱们都自在点。我不喜欢用‘您’称呼别人,所以也喜欢别人用‘你’称呼我。”

汤昂笑笑:“那,甘敬,这次拍了文艺片,下次不管是科幻也好爱情也罢,你会拍商业片吗?”

甘敬从源头纠正道:“电影的类型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我不觉得《当幸福来敲门》是什么文艺片,我倒是觉得挺商业化的,或者,你说它是一部商业剧情片也行。”

汤昂略一思考,有些模糊察觉到面前这位年轻导演对于电影理论上的不以为然,追问道:“文艺片和商业片,你要拍的话,会选哪一种?”

“后者。”甘敬没怎么思考。

“为什么会这么坚定呢?你是不认可文艺片的价值吗?我知道很多业内人士其实是不认同不容易获得商业成功的文艺片的,你也不认同吗?”汤昂竖起了个靶子。

甘敬叹了口气,说道:“文艺片和艺术片其实不太等同,当然,我知道大家概念中的划分是很模糊的。就算是文艺片吧,它当然不是没有价值的。正常来说,观众去电影院里是想要放松的,生活已经很辛苦了,所以,像喜剧是很容易得到票房的。”

“文艺片嘛,很多都是从现实出发,它们的视角是落在了我们土地上那些令人喘不过气来的东西,这种反映当然有价值,有美好有笑料有苦难,它反应的是我们


状态提示:第106章 专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