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公孙大帝>第六百七十二章 汉王(一)

“拒绝吗?”

曹操呓语过后,完全沉默了下来。

因为几乎在同时,他又收到了曹洪身死的消息,而且特别的具体。曹操知道这是明军故意给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击他的信息,逼迫他投降。只是……

“这么轻易就死了?还是死在城门口?”

“看来明军的夜战能力比想象的还要厉害,之前看到的弓弩也并不是明军之中最为厉害的弓弩啊!”

在继曹仁死后,曹操暗中着人保护曹范、曹初之后,又将曹馥保护了起来,同时遣心腹暗中出城,唤回了曹楷和曹震。

其人,均乃曹仁和曹洪之后,或子或孙。

……

扑棱棱~

信鸽落下,初始养鸽人并不在意,但是看到信鸽翅膀上的印记,面色陡然大变,接着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信鸽,迅速取下其脚上的小竹筒,死死捏在手中,然后才将信鸽扔了出去:“好生伺候着。”

其他人一看,也都知道为什么,急忙接住,挑选最好的虫子喂食……

“都督,涿县急讯!”

帐门处的守卫本见一人飞奔而来,便要拔刀,听得此言,急忙掀开了帐帘

“都督,涿县急讯!”

高顺早已听到,站起来急忙上前,道:“东西呢?快,给本都督。”

“在这儿。”来人不敢怠慢,急忙将攥在手心的小竹筒递了过去。

“陛下将至,高顺都督务必尽快拿下兖豫二州,勿使陛下落入险境。”

话不多,仅三句。

没有落款,但在信的背面有一个印章图案。高顺回转身,从角落的箱子里取出一物,仔细进行了对比,方才点头确定了下来。

“没有问题!”

高顺接着迅速写下一封回信,交给来人。待来人离去,高顺呼道:“来人!”

“都督!”

“去请……”

“不用了,登已经来了。”

“长史听到消息了?”

高顺回应着,同时又对进来的守卫示意,让他退了出去。

“嗯!”陈登点头,然后问道,“可是陛下要南下?”

高顺面露异色,不动声色道:“长史如何得知?”

陈登笑道:“曹军覆灭在即,陛下与曹丞相关系匪浅,应该是要一叙的。而且……汉帝的事情,无论是登还是都督都不好处理,唯有陛下才行。”

高顺心头松了口气,赞同道:“没错,刘氏根深蒂固,最后会怎么样,还需陛下一言而决。”

就近些年,不,应该说近百年来看,刘氏的所为,实际上对百姓的伤害极大。黄巾起义,并非偶然,而是长久以来的困苦,让他们的生活难以为继,方才在有人站出来的时候,选择了反抗。

毕竟民不与官斗!只有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他们才会不得不反。

像高顺等人来说,实际上受到的影响不小,要说对刘氏没有恨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要他们斩了刘协,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就是刘氏统治四百年的威力!并不是简单一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以解释的。

陈登点头,又道:“不过,我们也该加强攻势了。”

“禁卫的实力确实很强,但是他们到底人数太少,又要兼顾皇宫守卫,能分出来的人手不过三五千而已。或许仍是能护住陛下,但是凡事都有万一,若是出现意外,无人能承担得起。”

高顺赞同道:“没错,所以首先就是要通知高览副都督,同时加快调兵。”

陈登点头道:“好,高览副都督那边由都督来通知,调兵的问题则由登来负责。”

南军计有五十五万之巨,而今投入大战的是仅有三十余万,就算除去部分用于守御各地的士兵,也尚有十万人马可调。十万人,已经足以大大加快速度,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高顺想了想,同意了下来:“好,就这样定了。”

随后,陈登又建议道:“此时曹军士气衰颓,都督或可大军前出,进抵许昌,后面分兵围城。”

高顺眼前一亮,道:“而且可以先一步切断许昌和陈留的连续,或可逼迫陈留剩下的城池投降。”

第二天,高顺就领兵十万,长驱直入,扑向许昌东北面的扶沟,当道下寨,威吓许昌,并不直接围困许昌,以免陷入四面围困的局势。

不过陈登并未随行,而是停驻外黄,负责调兵,以及围困其他城池的军务。几乎高顺每南下一地,就有一城被围困。陈留、雍丘、圉县、襄邑、尉氏、扶沟等,无一落空,稳住了高顺后方的局势。

此举十分冒险,但是十万大军分兵围困至各城,少的数千,多的如郡治陈留足有一万五千人,再加上之前的大败,以及外黄等城的陷落,也是令各城的曹军不敢轻举妄动。

曹操得到消息,只得传令从陈国、汝南调兵,增援许昌,在东面的洧水西岸立下营寨,防止突袭。这也是高顺最后选择威吓,而不是围困许昌的主要原因。

当此之时,后续的援军相继抵达,分作两部。一部两万人,从河内、青州等地,经东郡增援陈留;一部八万人,从青州、徐州增援高览。

高览自领大军依照张纮临别前的计划,攻打城父,随后南下,直插汝南腹地,搅乱豫州的局势。援军则自谯县北上,袭取鄢县,阻绝梁国等地与许昌的联系,同时又与围困己吾的南军取得联系,稳固鄢县的局势后,继续北攻梁国境内其余城池,彻底将济阴、山阳等郡孤立起来。

状态提示:第六百七十二章 汉王(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