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汉兴>第481章 推进战略

当然,左鹤林从小就特立独行,他去参加蒙兀人的那尔幕大会,跟蒙兀人摔跤,赢回一个蒙兀台吉的女儿外加一匹宝马。

他也曾经带着他那些好汉组成的小部队(实际上就是他个人养的亲兵队),跑到西域去支持高昌、回鹘人抵抗帕尔斯,并且取得过令人惊叹的胜利——当时他从西域带回来三百多匹马、一百多封骆驼,五百套铠甲和近千件兵器。

这件事情是如此出名,以至于最近几年,蒙兀古尔汗札木合每次出击,不管是统一草原还是东征女真,都曾经点名要求左鹤林带兵参战。

如今年仅26岁的左鹤林已经走南闯北十年之久,在徐世杨之下,他似乎就是江北汉人的武力巅峰(尽管完全被大他两岁的徐世杨的光芒盖住了)。

左鹤林一定要去泉城,就像他去西域当雇佣军一样,家里再反对也没用。

其他世候家族的年轻人互相看看,在家族中也有完全属于自己势力的左鹤林确实敢违抗家长们的命运,他们这些人却不能如此跋扈。

两天后是否能放下家中的一切跟着左鹤林去齐国,还真是个难以下定决心的问题。

……

隆道五年八月,徐世杨视察了冀省新开拓地的情况。

在今年的扩张中,冀省这边顺着渤海湾一路推进到宁远一代,并且开始在宁远修筑驻军要塞。

新的要塞依旧是新式棱堡,虽然预定驻军只有不到一千人,但是徐世杨认为宁远要塞足以在数万女真人或蒙兀人的围攻下坚持到援军到来或粮水彻底耗尽为止。

实际上,就以女真、蒙兀两路鞑子的补给能力,来上几万大军,谁先把粮食耗尽简直是不用多想的问题。

何况,除了宁远要塞,齐国还在附近渤海上的觉华岛上建立一个海军基地,在此地驻防海军陆战队和一支快速舰队,只要渤海不上冻,这支部队就是任何围攻宁远要塞的鞑子侧翼最现实的威胁。

在宁远要塞的后方,山海关附近有齐军冀省驻军的主力,以及通往宁远的一连串小型驻军烽燧堡,这些小堡子外围是一些有围墙和至少一百民兵的屯堡。

这意味着齐国实际上已经把冀省北方边境线推进到宁远一线。

另一方面,辽南齐军已经趁着春季攻势女真鞑子手忙脚乱期间,一路向前推进到耀州,与冀省方向一样,耀州也是坚固的新型棱堡要塞,外加一连串烽燧堡和民兵屯堡据点。

稍有不同的是,因为不靠海,补给相对较为困难,耀州要塞的驻军有超过两千人,而且有重型炮兵驻扎,随时可以支援耀州的辽南驻军也相对多了不少。

耀州距离海州有大约100多里路程,距离女真的统治核心辽阳也只有250里。

齐军已经事实上已经深入辽中平原,开始威胁完颜金国政权的心脏!

参谋部对此欢心鼓舞,春季攻势顺利结束后,年轻的军官们就开始连夜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

秋季攻势开始之后,冀省方面至少前进到广宁一线;辽南方向争取占领海州;辽东方向威慑抚顺、沈州,如果能占领更好。

然后隆道六年春季,辽西、辽南两个战略方向会师;明年秋季攻势的时候争取前进到鞍山。

最后,隆道七年上百年,收复辽阳,再争取用一年时间,到隆道八年年中之前彻底解决女真鞑子。

这就是齐军参谋部所谓的三年平辽计划。

然而,徐世杨看到今年春季攻势各部队的战报汇总之后,他突然觉得,与另一个位面明末某鞑子之友的三年平辽相比,齐军参谋部的计划似乎过于保守了。

整个计划实际上是建立在防守反击战术之上的——凭借经济优势,一路建造堡垒推过去,直到鞑子退无可退为止,逼着鞑子主动攻击驻军要塞。

徐世杨不能说这个计划不好,因为这实际上是必胜的战略,但他觉得这是在是太拖延时间了,而且女真鞑子也肯定能考虑到这一点。

他们若是继续向后退,同时狠下心来制造焦土区,实际上鞑子能够拖延更多时间。

设个世界上,时间久了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比如江南朝廷终于无法忍受齐国的独立态势,主动北上帮助鞑子牵制齐军。

不要说这不可能,徐世杨对朝廷的节操那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

根据参与春季攻势部队的战报,齐军此时已经在包括骑兵在内的各个方面全面压制金军。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骑兵的数量依旧不太够。

前线部队的建议是,如果有更多的战马补充,那么请参谋部尽可能增加轻骑兵,特别是龙骑兵部队的数量。

因为实战经验表明,龙骑兵的作用最大——不是战斗力最强,而是勤务使用范围最广。

比如龙骑兵都有卡宾枪装备,实际上可以下马步射,在这时候,金军骑兵没有步兵支援,完全无法撼动龙骑兵的阵型。

但金军步兵机动性不足,无法追上骑马的龙骑兵。

因此,金军对龙骑兵具备一种“打得过的跑不过,跑得过的打不过”的战略劣势。

而且龙骑兵具备侦查功能,实际上也可以客串猎骑兵使用。

其勤务的广泛性上,龙骑兵是最好的,因此也成为齐军将领们最喜欢的骑兵兵种。

猎骑兵在机动性方面跟龙骑兵差不多,但在战斗力方面就要差了不少,这不是给猎骑兵增加卡宾枪装备就能行的,因为猎骑兵没有进行过步兵列阵排枪射击训


状态提示:第481章 推进战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