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恐怖悬疑>尘世诡言>正文 第36章 饿死的王五爷

胡克昊把唐宁带回家,给唐敖说了遇到的怪事。和唐宁一起玩耍的妇女和小孩到底是谁?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附近村子里的“真人”,大人带着小孩去坡上耍,恰好遇到了唐宁。还有就是“死人”,他们在坟墓里憋久了,出来透气,唐宁看见了他们。他们玩够了,为了避免泄露天机,把唐宁弄睡着,又钻进了坟墓。

唐敖到处打听,得知吞口垭这座坟墓埋的是王家湾王大麻子的女儿王芳,她今年外出打工,莫名其妙地得了一种怪病,几天前病死了,埋在了吞口垭。坟墓里只埋了一个人,为什么又多了一个小孩?唐敖百思不得其解。

唐宁从坟边回到家里,精神萎靡不振,好像被人吸走了元神。唐敖请了医生,又请了神婆,多管齐下,慢慢把唐宁身体调养好了。看来坟中的女鬼并不是要害唐宁,只是让他陪着坟中的小孩子耍。女鬼主观上并没有害人的恶意,但人鬼殊途,唐宁客观上受到了伤害。

唐敖又想到吞口垭旁边山洞中的骷髅,向村里老人打听。老人想起了尘封的往事,说那是王家湾王五爷的尸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唐敖问道。

“王五爷是饿死的,也可以说是被吓死的。”老人想起曾经的往事,掉下泪来。

老人和王五爷是同一年代的人。他们是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割草的时候认识的。他们在患难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以前的灾荒年代,方圆几十里的村子,能跑的基本就跑了,不能跑的,就留下来饿着肚子等死。在村子里,有一次王五爷看见一个太婆在边喝水边仰头,似乎在吞咽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太婆在往嘴里塞着破棉絮,这棉絮是从身上的破棉袄中扯出来的。

太婆实在是太饿了,她找不到吃的,只能吃棉花。棉絮吃进去能消化吗?我们实在不知道,你去问问杨靖宇,他知道。你去问问剖开杨靖宇肚子的日本鬼子,他们知道。你去问问李自成,到底灾荒年代可以吃什么才能消化?李自成知道。

王五爷跟着村民逃荒,不小心脱离了逃荒队伍。路上有的人饿死了,路有饿殍冻死骨!王五爷在路上碰到一些善良的人家,有良心的,给他一碗米汤喝,没良心的直接赶他走,还放狗出来咬人。其实这些狗根本就咬不到人,因为人都没吃的,何况这些狗?一脚踢过去,这些饿狗直接倒地。有一天晚上,王五爷路过一片树林,碰见一伙强盗,他们烧着篝火在烤野兔子,那气味香的让人垂涎三尺。在萝卜青菜都没有的岁月,这烧烤的野兔子是多么的诱人!他走过去,向这伙人讨要一块肉吃,这伙强人的老大却说:“给我滚,要不是我们捉了野兔子吃,现在就把你烤来吃!”王五爷吓得屁滚尿跑了。吃人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吗?不奇怪,如今太平盛世,还有恶人偷人家的肾去卖,那时吃人还奇怪吗?

王五爷没有死在逃荒途中,后来因为饥饿偷了大集体的东西而死。

给唐敖回忆往事的老人已经记不清是从哪一年开始,人们都加入了大集体,家家户户都吃伙食团,生活明显改善了。伙食团首先把集体的大肥猪杀了,社员们享受了好几天口福。在生产队长的带领下,人们轰轰烈烈的集体出工,集体劳动,集体收工,集体吃饭。刚开始,肉食粮食蔬菜很充裕,人们吃得很好。后来,仓库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人们吃得越来越差。后来的饭就只有一根红苕,上面盖着两张蒸得蔫搭搭的牛皮菜叶。就为了这么一点可怜的食物,无论刮风下雨,人们都要走老远的路去食堂端饭。老人断定这点食物补充的能量远远不够人们在取饭路上消耗的能量。有一次下雨,王五爷去食堂取全家人的饭,路上很滑,不小心摔了一跤,将饭全部倒进了水田,于是晚上全家挨饿。家里没有粮食,又不准开火煮饭,一旦被发现,就要挨批斗。

在食堂人们都吃不饱,肚子又饿得咕咕叫。王五爷是家里的劳动力,体力活重,吃得又少,还要把仅有的一点食物分给孩子吃。他越来越瘦,越来越虚弱。为了填饱肚子,他使劲喝水。后来他长得越来越胖,而且村子里很多人也越长越胖,原来他们浮肿了。由于营养不良,村子里很多人都不幸去世了。

为了喂养孩子,王五爷和妻子到处寻找食物。村子里收粮食、挖红苕的时候,他尽量藏点东西在身上,要非常小心不要被发现。豆子还没有熟的时候,一旦有机会,他就偷偷摘几把装进兜里。家里不准开火,他们就吃生豆子。光吃生的也不行,容易拉肚子。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偷着在家里用瓦罐煮一些东西来吃。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村子里能吃的几乎都吃光了,为了填饱肚子,一些人只好吃糠粑粑,后来拉不出来屎,只好用手去抠。据说上级有人下乡来视察,陪同的人说:“其实你不用去视察就知道这个地方的人在挨饿,你只需看看这个地方被吃掉的光秃秃的树叶就知道了。”为了填饱肚子,有的人曾经有组织、有计划地集体外逃觅食,但是在半路被堵截,被遣送回来。人们只能限制在自己的土地上生存下去。

有一天,王五爷实在是饿得没办法了,三天三夜就只吃了三根红苕,饿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实在是快要挺不过来了,就去偷集体种植的黄瓜。他刚走进地里摘了一根黄瓜,就被村里一个小孩子王二蛋发现了。王二蛋喊道:“叔叔,


状态提示:正文 第36章 饿死的王五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