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氏还是姑娘的时候,最恨被定位为暴发户家的女孩儿,穷尽心思的想要往名门闺秀的圈子里头挤,奈何天资有限,结果也就实在不如人意。一回去晋国公府的宴席,小沈氏偏遇着个冤家对头,当时不知怎么的就在传鉴两篇文章,看小沈氏过来,对头立马像喝了一壶鸡血劲头更旺,扯着小沈氏也让她发表见解,定要在两篇文章里评出高下好歹。
说来此时的大家闺秀,并不以才华高低作为优劣标尺,但无奈小沈氏当时并不通谙这些标尺权衡,很天真的以为名声在外就能扬眉吐气,一点不察觉当她拿到那两篇文章时,就已经一脚踩进圈套之中。
文章自然是看不懂的,更不说评定优劣了,小沈氏装模作样看了一阵,便请求外援。
外援说来还算她的手帕交,一直围着小沈氏打转,所以把手指轻轻一掸其中一篇文章。
故而小沈氏就毫无压力的发挥起来,有腔有调的把那些死记硬背的好话用来点评,后来还在闺蜜的煽动下,顺口赞诩了一把这篇文章的作者,其实她根本不知作者是谁。
两篇文章,一为赵江城所作,一为朱勤文所作,朱勤文就是朱大舅。
这件事情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很快就传到朱夫人耳里,当时朱夫人也在晋国公府赴宴,但作为已婚妇人,当然不会和闺阁女孩儿扎堆,不过朱夫人自来护短——此短不是她的夫君大人赵江城,而是兄长朱勤文。
说来赵、朱两家虽为姻亲,可也的确有点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意思,当年赵江城和朱勤文下场应试时,名次就力压大舅兄一头,朱家人本来就心存不服,朱夫人听说小沈氏当众推崇夫君大人,却贬低她的兄长时,那叫一个火冒三丈。
于是在那场宴会上,朱夫人便用含沙射影的方式,给予了小沈氏难堪。
这当然不存在诋毁小沈氏名节的言行,朱夫人只不过当众揭穿了小沈氏胸无点墨的短处。
小沈氏长着根直肠子,当场就顶撞起来,不过在晋国公夫人的转圜下,也没有闹出多大事故,这件事情眼看就要风平浪静过去了。
没想到未过多久,就有流言蜚语大肆传扬,说是小沈氏倾慕赵江城,并且当着朱夫人面前叫嚣,说总有一日要把朱夫人取而代之。
这下子事情就闹大了,这可不仅关系到小沈氏的名节,更要紧的是豫国公府的颜面乃至于皇后!且皇后暗中察探,发现竟然是朱夫人身边婢女散布出来的谣言,拿了个证据确凿,一状告去天子御案。
弘复帝和沈皇后可谓患难夫妻,又是重情之人,尽管豫国公府在于先帝时的固储扶持上因为能力所限,并无丝毫作为,但弘复帝仍然敬重结发妻子,对于后族沈家也一贯维护,得知朱夫人竟然因为私怨,造谣诋毁姨妹的声誉,勃然大怒,于是就有了旨令赵江城休妻,导致朱夫人自绝于娘家门前的事故。
但风波并未因此平息,未过多久,皇后竟然又察出小沈氏的那位手帕交,乃至于在晋国公府宴席上传阅两篇文章的始作俑者,竟然早已被万贵妃收买,怀疑此事另有隐情,皇上知闻后,下令厂卫彻察,经审问,才知朱夫人身边散布谣言的那个婢女原来也被万贵妃收买。
天子暴怒,亲自审问万贵妃,万贵妃见事情已经曝露,为了保住二皇子不受牵连,独自担当了过责,于是这桩案子尘埃落定,朱夫人死得无辜,皇上懊悔不迭。
不过小沈氏经过此番风波,也闹得声名狼籍,无望嫁入名门望族,且被人议论不止,牵连家门也被嘲笑,所以她也想要效仿朱夫人,干脆一死干休。
没死成,被及时解救,皇后又去皇上跟前哭哭啼啼淌眼抹泪,再兼忆苦思甜……
结果就是皇上做出了安抚太师府及豫国公府,撮合两家联姻,让赵江城干脆娶了小沈氏为续弦这个“两全其美”的决定。
未过多久,皇后引荐安陆侯的嫡女江氏入宫,生子后封为惠妃。
这就是整个来龙去脉。
恭顺侯未加一字见解,但春归深深的以为,恭顺侯其实也觉得此事并不像表面一般简单,当然,万贵妃绝非无辜,否则她不可能承认罪责,但真正的受益者……
是皇后和惠妃!!!
不过“受益者”定律并不能成为证据确凿,春归不可能仅凭这个便笃定皇后及安陆侯才是真正的幕后人,而在事实真相水落石出之前她当然不会向兰庭透露一字,事实上就算是水落石出了,春归也并没有想好应不应该告诉兰庭。
在血缘亲情和是非公道间的抉择从来艰难,有血有肉的凡胎俗人有几个能做到真正的铁面无私?而此时储位废立的战争眼看已经打响,一丝一点的冲动冒失都极大可能导致折戟沉沙,无论于公于私,春归其实都不希望让兰庭面对抉择取舍。
但有若朱夫人的死真和皇后、老太太有关的话,一直隐瞒着兰庭是否对他也太残忍?
春归一时之间难下决定,并没意识到这回她当真有些杞人忧天了,连事实真相如何都还不能确断,竟就犯愁接下来如何处理的事,这很不符合她把烦事难题拖一日算一日的懒怠习性。
当冯莨琦出殡下葬之后,东厂、锦衣卫的联合彻察不知有没有眉目,因为此二机构是直接听令于皇帝,他们经手的案情从来不由其余臣公管问,有没有眉目理论上说都只有皇帝一人知情,当然,这也仅仅只是理论上的说法而已。
规则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