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忠王远征史>第二十五章 滚滚洪流 18

第四部《永安风云》攒稿中,既然大家等得不耐烦,第四部本周开始上传,但速度不会太快,谁说我会tj,老回不是东方不败,引刀自宫很痛啊……

*********

李秀成刚到落鹰峡就听坐探报來不好的消息,,苏三娘竟将天王洪秀全给打了。

苏三娘爆扁洪秀全的理由连弱智也猜得出來:一准是前者贪图后者的美色而毛手毛脚,苏三娘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对天王进行了一些妇女维权方面的辅导……

芈谷和洪大全骇得面色如土,都担心太平天国那边因苏三娘的行为而迁怒于李家军,引起两家的军事冲突,其后果然探马來报:太平天国全军已从大湟江及三里圩方向全线后撤,朝李家军这边开來。

“大人,杨秀清他们此举分明是意图报复,想挑起起义军跟咱李家军的内讧啊!”洪大全惶急道:“大人应当早做绸缪,放弃破击思旺峰的原定计划,集中兵力防备太平军的大举进攻!”

“参谋长对这场事端怎么看!”上校好整以暇把玩着花芳菲送给他的那块白玉兰花,反应极为淡定从容。

“眼下还难以判断太平军突然回师目标就是我们,可杨秀清他们毕竟占着人数上的优势,倘若真的对咱李家军心怀不轨,到时候仓促应变就会陷入被动,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芈某之见还是要提前做些准备,,可令撅牛的一大队抽调一个中队向三里圩搜索前进,一旦发现太平军异动能及时发出警报!”芈谷思考了一番说。

“不,攻击李典元、张国梁的‘北京烤鸭’计划照常执行,太平军那边连一兵一卒也不用派!”李秀成对芈谷的建议向來十分看重,这次却一口否定了他的想法。

“可是大人,杨秀清麾下有五六万人之多,假如他们趁咱李家军倾力攻取思旺峰时,突然从我们背后发难,咱这不足三个大队的人马就将腹背受敌呀!”芈谷焦急地冲上校长揖道:“到那时非但李张二贼无法擒获,我们的主力即使不被太平军剿灭,也定然蒙受重大损失,芈某恳请大人三思!”

“正因为杨秀清指挥的太平军有几万人,所以老子才决意不派遣人手,勉强釜底抽薪调过去一个中队,还不够李开芳林凤祥他们打一次冲锋的!”上校微笑着替邋遢的芈谷整理一下军容说:“参谋长可派人再去打探,看打了天王的苏三娘是否受到了惩处,如果三娘平安无事,便证明杨秀清掉头回师的目标并非冲我们,老子猜测他们最有可能的目的是,,粮食,他们几万人出现了粮荒,向我们靠拢以求获得补充!”

上校暗中确有担忧,但并非害怕杨秀清斗胆朝李家军动手,杨秀清不是嗜血成性的韦昌辉,大敌当前之际审时度势,上校相信这位烂眼皮的领袖还不至于像韦昌辉那般鼠目寸光。

但苏三娘打的可是万众敬仰的洪秀全,按照太平天国的律条,冒犯伤害天王及属下五王中的任何一位都是死罪,更何况苏三娘是以暴力手段直接对洪秀全本人进行殴打呢?李秀成估计洪天王色心不泯,应该不会对三娘痛下杀手;他最怕脾气暴躁的罗大纲得知消息会带兵救人,罗大纲为人鲁莽,加上韦昌辉居心叵测在其间挑唆,说不定两家就到兵相见了,,这是上校最不想看到的局面,小木匠黎勇慨然赴死,上校自己忍痛割爱委曲求全,不都为着避免祸起萧墙吗?

第二天苏三娘差人过來通报情况,果然与上校的判断相仿:三娘平安无事,三娘虽说重创了天王的下三路,但也救了天王一命,,三里圩一役,洪天王被李星沅的重兵层层围困,是苏三娘拼死率领曾天养等四路师帅救援,不但将洪秀全自包围圈中捞出,还乘机予以李星沅沉重打击,导致这位兢兢业业的钦差大人急怒攻心,当场吐血坠马……三里圩之战太平军先输后赢,初显苏三娘统兵打仗的才能,奠定了三娘军中女战神的地位;洪秀全再色胆包天,毕竟明白床上同战场孰轻孰重,加上冯云山石达开从中说项,三娘功过相抵,攻击领导人重要部位的罪孽未予追究。

不过事情虽然不了了之,天王洪秀全的觊觎之心却并未完全消除,三娘被封为天王的禁卫军帅,一天到晚免不了要和天王照面,因此担心天王再度发难,便在信中要求上校把陈玉成派到她身边,有个半大孩子贴身紧随,天王就算仍有不轨企图,也总要顾忌旁观者的感受,不至于在明目张胆对三娘进行骚扰。

上校跟芈谷及洪大全计议了一番,觉得单单陈玉成一人前去太平军,只解了苏三娘的燃眉之急,对于协调统合太平军阵营的力量作用不大,不如干脆把洪大全也派过去居间策划,上校便吩咐芈谷书写信函给石达开,让石达开出面推荐洪大全做天王身边的幕僚,以洪大全轩昂的气宇和擅于逢迎本事,假如能在天王那边站稳脚跟,倒不失为一名金牌卧底。

同时三娘的來人來信也印证了上校的另一个猜测,,太平军发生了严重的粮荒,李家军补充给他们的军粮经过大湟江连日消耗已经告罄,天王洪秀全带头喝起了稀粥,填不饱肚子自然军心浮动,杨秀清与萧朝贵已接连数次昏倒,传达天父天兄的指示精神而鼓舞士气,太平军向李家军这边靠拢,果真有请求接济粮草的考虑。

太平军的调动其实正中上校下怀,撅牛的第一大队如果全力参加思旺峰攻坚战,势必要放弃金田一线的防守,向


状态提示:第二十五章 滚滚洪流 18--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