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电影大师>468.第468章 真是遇着好导演了

tlb剧组之所以选择在多伦多拍摄为期5天的绿幕戏,还是制片老原因,税低、便宜。

拍了8周的《魔女嘉莉》如期在上周杀青了,叶惟一直都从金伯莉-皮尔斯那关注着它的拍摄情况,尤其是妮娜的状况。金伯莉说妮娜越演越好,最后这几周,她的发挥尤为出色。

妮娜这个夏天还会参与《迪格拉丝中学:下一代》第六季的拍摄。

叶惟没有联系她,更没有到士嘉堡探望她。他和她都知道,他们暂时不适宜走近,这对大家向前看都好。

周一这天早上,剧组就在摄影棚开工。叶惟也是第一次拍绿幕戏,毛瑞恩等人同样经验不足,但剧组有视觉特效部门,在视觉特效总监罗杰-盖特的领导下协同导演完成工作。

预算2500万,划给特效部分的预算并不高,对这部电影来说刚刚好。

tlb最大的陷阱是什么?天堂。

在怎么处理天堂的问题上,叶惟和彼得-杰克逊不只一次吵翻天,也是他赢下改编权的主要原因,艾丽斯-西伯德相信了他的思路。——天堂不需要也不能华丽,它甚至并不美好。

不管怎么处理天堂,上映后是一定会有争议的,因为原著中的和基督教描述的天堂都相去甚远。就算狡猾的说那其实是天堂和人间的中间站,谁会在乎呢?那就是天堂。

也许最没有争议的天堂处理就是一团光芒,没有场景,没有色彩,没有状态,没有声音……不用拍了。

这方面的争议是无法解决、无法解释的,因为设定就这样。或许会有观众质疑说“这不合理”,嘿设定就是设定。像西伯德说的“这和宗教无关”,只是她幻想的天堂而已。

天堂既要具象化,有一定的幻想表现力,又不能太过张扬特效,花哨的天堂毫无意义,只会拖垮故事的主情感。

这是叶惟对于tlb天堂的基调。

苏茜去世后就已经不再是主角了,占主角地位的是人间,她的成长是作为支线去存在,她更多是一个旁观者。所以天堂的作用服务于人间,它的情感不能和人间的情感发生冲突,只能是一种渲染、烘托。

他的想法简单而言,天堂不是一个游乐园,尽管原著中苏茜的天堂十分开阔,有苦中的快乐,有朋友、有老师,后来还和去世的外公互相探访……这些都不能忠于原著。

苏茜的所谓天堂,只是个非常小的地方,像一个后花园那么小,周围被阴深密集诡异的森林包围,有一种强烈的禁闭感。虽然景象会有变化,却都会很破落凋零,不会有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那般程度的幻想。

她的天堂景象与人间故事、她的心情相联系,但无论是悲痛或轻缓神经,怅然是贯穿其中的。

随着人间众人的恢复、苏茜的成熟,她的天堂才相应地渐渐开阔美丽起来,最后禁闭感会被完全粉碎,重新有了希望。

所以苏茜的遇害,不是让她到了一个更好更快乐的地方,所有的快乐并不源于天堂,而源于她自己和她的家人朋友们的心。

怎么去渲染苏茜在天堂的禁闭、压抑,又以什么方式去窥看人间?

叶惟想过很多,最终还是从最开始得到了答案,雪花玻璃球。

当苏茜要观看人间,她走近森林的边缘,周围就会出现全息影像一般的无形玻璃球球面,从上而下的笼罩着她的天堂,通过球面的影像,让她看到人间的景象,仿佛置身于旁边。

看上去触手可及,苏茜伸手去抚摸玻璃球面,甚至可以抚到家人的、雷的影像脸庞,但她不是真的抚到。

凯尔茜演的“哈莉”是唯一出现在苏茜的天堂的人,她把原著中的辅导员弗妮等人的功能作用全部承包了。

在苏茜重获新生之前,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完美的世界”之中,直至影片的结局。

叶惟对自己提醒了又提醒,天堂的每个场景、每个镜头产生的作用都要有效、狠心、慎之又慎!

那不是什么放松观众神经、安慰观众破碎心灵的糖果,那只能是毁灭观众最后一丝幻想“苏茜在天堂上幸福快乐”的大石,压到观众的心灵最深处,压碎它。

苏茜在天堂上过得一点都不好!死亡就意味着失去、悲痛、负面。14岁就与人间的大伙儿死别,天堂和地狱没什么不同。

那天的圆桌会议上,彼得-杰克逊夫妇对于叶惟透露出的天堂,还是保留着他们的意见:华丽的天堂不会影响故事的观感,还可以有一种凄美的、令人印象深刻的震撼。

震他的颅骨,想玩视觉震撼拍《霍比特人》去。

天堂戏并不全是绿幕戏,在故事板中一些场景和人间没什么分别,就是在费城一些外景地拍的,只是灯光、色彩的处理不同于人间镜头。

但剧组还是给绿幕戏留了五天,叶惟要放慢速度的拍摄这些戏,细细地斟酌天堂和人间的情感统一。

……

“fire。”

此时摄影棚的绿幕前面正拍着苏茜刚到天堂的一场戏,她处身于森林包围着的小雪地中,天空下着鹅毛大雪,一开始就提醒观众“天堂等于雪花玻璃球”,而通过cgi特效,森林、雪地和落雪都会有点梦幻。

灯光在打去,毛瑞尔操作着的数字摄影机在运转,叶惟、吉娅等十几人在望着那边的丽兹。

丽兹的脸上有些疑惑,环顾起了周围,同时走动着台步,伸着手掌去接想象中的雪花,抬头望阴沉而有极光变幻的天空。

“cut。”叶


状态提示:468.第468章 真是遇着好导演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