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初三的这一次期中考试,成为言羽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三百分,一辈子再没有机会拿到这样的分数了。
那天下午,班主任老师特意把言羽单独叫到办公室表扬了他:“言羽啊,你的成绩不是很稳定,不过这次你是我们2班唯一的一个数学和英语都考了满分拿到双百分的同学,但是别的有些班拿双百分的不只一个哦,比如3班,还有很多个双百分哦,你以后还要多努力哦,要像燕羽老师说的,争取放卫星,多给班里争光”。
言羽说:“老师!我除了数学英语,还有历史也得了100分呢。”
班主任政治老师却说:“历史不算什么,以后中考、高考都不算历史成绩的。”
言羽听了,非常生气,心想真是没劲儿,明明学历史就像看电影看故事书似的,比学语文、数学、英语都带劲多了,更比学政治好多了,怎么班主任反而还瞧不起历史呢,难道就仅仅因为不单独计入中高考考试成绩,这也太功利了吧。
而且历史老师说过了,一个国家,经济落后了可以慢慢发展,但如果它缺乏历史的内涵,那就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的缺陷。所以以后中考高考如果能把历史成绩也加上就好了。
不过学习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学到知识,有助于生活,即便考试不考,只要对自己有用,言羽也愿意用心把它学好。
言羽一直都觉得,历史课的时间太少了,可以教授的太多知识都没有教给学生。有很多知识,都是后来言羽自己在一些书籍中学到的。
比如罗马帝国、波期王朝和中国秦汉盛世的相互影响及作用,以及它们最终产生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国儒家思想与印度佛教之间的关系等,有太多的关联都需要认真研究,一一体会。
初中学习了物理和化学以后,言羽对以前很多不明白不了解的知识现在也渐渐能了解能掌握了。
言羽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奇妙。
同为碳元素,最柔软的石墨在高压下可以变为最坚硬的金刚石。
而通过辐射,可以把铅直接改变为金,可以把无色玻璃直接改变为茶色玻璃。
但是过了半衰期之后,金仍会还原为铅,茶色玻璃也会还原为无色。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永久性地改变物质的本质?古时所说的点金之术,是不是其实也是运用了一种辐射,点石成金之后,金是不是也有可能慢慢衰变回去?
。。。
物理课上听老师讲到,碰巧又在家里看到了电视播放的科教片,都讲到光线的衍射、镜子的反手系作用等等,觉得很神奇。
其实很多现象都是自己身边很常见的,但是如果不深究,就根本发现不了其中的奥秘。就像照镜子,明明自己举的是右手,可镜子里的人却举的是左手,左手系和右手系,实际是截然相反而又完全对称的两个系统。
又如黄金分割线、古时如何发现并确定音阶,古人如何记载和描述古代发生的冰川、陨石、地壳运动等等,各种各样的知识都让言羽沉醉其间,痴迷不已。
言羽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曾经自学霹雳舞、截拳道、跆拳道等等。
跳霹雳舞,因为个头矮小,地旋可以转得极快,但是有时候方法不当头和手都会很痛,甚至会受伤,但是仍乐此不疲。
言羽很喜欢跳霹雳舞,开始的时候盲目地追求技术动作,后来却慢慢发现,不管是什么舞蹈,其实都有相通之处。而无论从身体的柔韧性、与音乐的协调性以及舞蹈时对节奏和力度的处理和把握,自己都明显地缺乏天赋。
相反,有很多姑娘在舞蹈方面确实是有着很高的天资,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种自己不论怎么努力都无法企及无法超越的自然的优美,比如田蓓。
后来言羽听了田蓓的指导,不再沉迷于舞蹈的技术细节,而主要地是去体会去追求一种放松、一种快乐、一种自信、一种尽情舒展自由自在收发自如的飞翔的感觉,这时候言羽才渐渐明白,原来真正的街舞,就在于激情流露,释放自我,即性发挥,抒放情怀。
还很喜欢体育运动,对各种球类都非常痴迷。
经常放学了不回家在学校踢球,觉得好过瘾。
有一次和另一伙人踢练习赛,发挥特别好。有两次精彩的射门,一辈子都记得。
第一个是在门前接到一个极好的传球,然后在门前横移,骗得守门员跟着移动,接着突然跑动中做个假射,把球拉过来一脚冷静的推射,球朝着守门员移动的反方向缓缓地滚入球门远角。
第二个是带球一路狂奔,好不容易晃过好几名队员,却一脚趟得稍大,眼见一人影迎面扑来,下意识地用右脚将球横向一拨,接着顺势一抹,一个漂亮的转身拿球,就摆脱了对方向球门冲去。抬头一看,却发现已经到门口了,面前竟是空门,原来刚才转身时闪过的黑影,便是已经提前扑出来防守的守门员。
把球踢进空门后,队友们都上来祝贺,大头说,言羽,有没有人说你踢球很像一个明星啊,不过你也太独了吧,老是盘带不射门,最后把守门员也给过了,简直太猛了。
言羽很想说我是一脚趟大了在追球呢,但是没来得及说,就被在大家围上来一阵打,只好无辜地笑了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后来大头对言羽说,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