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车呼啸而过,朝着三阳中心医院的方向返回,而在车上情况并不理想,当陈幸给婴儿接上心电监护的时候发现各项生命体征都不平稳。
陈幸神色十分凝重,一旁的妇女焦急的问道:“医生、医生,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陈幸右手指着监护仪的数值叹道:“血氧饱和度低,情况不是很好,现在也没有什么特殊处理,只能给予吸氧,我一会电话联系神经外科。”
妇女焦急道:“求求你,一定要救活我的孩子啊……”
陈幸虽然很想帮忙,但是目前的设备和条件也不允许,这车上做手术?不可能的事情,颠簸的车子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更加不要提做手术了,根本是没有的。
院前急救的原则是维持生命体征,使患者安全到达医院,并非是立即行手术治疗,但是这个想法却在陈幸的脑海里开始浮现,他记得在岛国上拥有着先进医疗资源,他们那可以进行直升机抢救患者,可以极大的缩短时间。
这个想法在陈幸的脑海里深深的印下了记忆,总有一天陈幸相信三阳市的发展会达到那种高度的水平。
而在这同时陈幸已经拿出手机拨打了科室电话。
“喂,我是陈幸,一名脑外伤的男婴,11个月,枕后撕裂伤,正在回来途中,请求神经外科立即在急诊科待命。”陈幸迅速简扼明要的把情况进行说明。
“收到!患儿现在是否平稳?”接电话是急诊科护士,她也是经验十分丰富的老护士,在接到电话后立即询问清楚,以便一会请求急会诊的时候向神经外科医生汇报。
陈幸看了一眼婴儿忍住了想要叹出的气,镇定回道:“现在血氧饱和度为82,已现在紧急行气管插管,目前给予吸氧处理中,伤口周围已经重新包扎。”
随后护士立马挂断电话开始呼叫神经外科医师,今天是个忙碌的夜晚,和上次车祸不同的是,这次都是实打实的大范围伤员。
十分钟后神经外科主任方华主任医师已经在急诊科门口,他来回踱步,显得十分焦急。
作为神经外科的一把手,他对自己的医术那是非常自信,而他现在之所以担心,并不是因为害怕手术不成功,而是在接到急诊科护士电话后陷入的紧张的情绪中。
一个实习医生在灯光不好的情况下,现场给一个仅仅11个月大的男婴做了气管插管,这让他十分震惊。
原本方华认为陈幸能做气管切开都是萧震涛在一旁全程指导有关,但是现在的情况让他很怀疑自己之前的想法。
不说环境问题,婴儿不同于成年人,插管难度极大的提升,如果不请儿外科的医生来,基本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了,方华自认为自己的技术很牛逼的,但是面对这种基本操作,他依旧觉得没有把握。
滴嘟滴嘟……
救护车的呼叫声由远及近,方华抬起眉头紧张的等待着车子到来,而急救室的护士已经安排了推车过来,准备过床。
救护车平稳停下,车后面离开被司机拉开,陈幸立马指挥搬运工将担架抬起,来到平车旁边立刻过床。
抢救室的护士们紧张不已,她们从小孩的面色看得出来已经十分不好,如果不小小,很有可能导致小孩死亡。
而前几天才发生过家属打闹事件,她们的内心依旧留下了阴影,这样的事情如果再发生,她们或许真的要放弃这个职业了,谁都珍惜生命,就算再热爱医疗这个职业,也要为自己的生命安全做出正确选择。
下车后方华顾不上家属在旁,边观察婴儿情况边问陈幸。
“你什么时候插的管?”方华的听诊器迅速在婴儿的肺部听诊区进行检查,还未等陈幸回答,方华送了一口气。
因为陈幸插管是成功的,不会引起医疗纠纷。
陈幸看着方华松了一口气,和刚刚的动作,瞬间明白了,随后回道:“距离插管已经有十五分钟了,我去的时候小孩已经处于发绀的表现,枕骨区受伤特别严重。”
方华点点头,迅速检查包扎的伤口,随后露出十分满意的表情。
“做的不错,院前急救很成功,不,是非常成功!”方华立刻给出极高的评价,这不是他故意要夸奖陈幸,而是他由衷的赞扬。
年纪轻轻,居然能完成一般普通医生都没办法完成的事情,就这种情况,一般的医生只能将小孩放在车上,没有任何特殊处理,因为他们做不到。
国内的医疗技术依旧落后于外国发达国家,虽然三阳中心医院在国内排名靠前,而且有着强大的名气,但是依旧也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
陈幸并没有多想,这是他早已经形成的思维,在重生以前,他在模拟人上的操作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对整个身体的解剖结构了然于心。
方华查看完患者后立马同一旁的家属说道:“现在患儿情况非常不好,可能有内出血可能?直白的说就是大脑内部有积血,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压迫后,随时可以导致患儿死亡。”
方华十分严肃的同妇女说道,他必须让妇女清晰认识到她的孩子目前病情非常严重,而不是想象中美好。
很多的家属就是期望值过高,才导致频繁的医闹事件,方华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了,所以开门见山就抛出这句话。
虽然有点危言耸听的感觉,但是如果方华不告知家属病情的严重程度,绝对会造成医疗上的矛盾。
妇女听道方华的话后,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