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和效果,接下来就有好几位高校领导开始接下去讲了。我很是惊奇,一方面我想不到诸如:顺水舟、借花献佛、见风使舵、森罗万象、镜花水月、心花怒放之类的成语都是出自于佛教,就连不即不离、鹦鹉学舌、家贼难防,甚至挂羊头卖狗肉竟然也是

森罗万象一词出于《法句经》: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原来,森罗万象是“色”,即一切物质现象,而物质现象是刹那生灭、虚幻不实的。

鹦鹉学舌出自《药山惟俨和尚》: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由智慧故。禅宗强调人心的顿悟,反对在语言文字上拾人余唾。鹦鹉学舌,即使学得维妙维肖,也补于事。

不即不离这个词语出于《圆觉经》:圆觉普照,寂灭二不即不离,缚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即”是融合,“离”是分别。‘圆觉’是真性,‘众生’是妄相,当然是有分别的,这就是所谓的“不即”;然而归根结蒂,妄相亦是真性的显现,二者是融合的,这就是所谓“不离”的意思了。犹如波不就是水,但也离不了水。

家贼难防出自《五灯会元》。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按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指内六贼而言,指的是六根的贪欲。《杂阿含经》里面讲: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六内贼者,譬六爱欲。六根以其内在的贪欲,追逐声色等尘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称“家贼难防”

在他们谈及到家贼难防这个词的时候,我心里不禁苦笑:我的毛病说到底原来就是这个问题啊。

此外,还有一个方面也让我非常的想不到:原来这些领导们,包括窦部长、何省长,他们当中竟然有不少的人对佛学都很有研究。这就不仅仅只是信的问题了,我觉得应该是深信不疑。

我对佛教知之甚少,但是我知道一点:佛教对世人的要求是“放下”。佛让世人把什么都放下,比如别人对你的憎恶、侮辱,甚至自己的生老病死都得放下。平日里我喜欢看一些白话了的佛学道理,我觉得那些道理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心灵的净化很有好处,然而我却发现,自己虽然记住了那些道理,但是却发现其中的很多自己根本就做不到。

比如: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与其说是别人让自己痛苦,不如说是自己的修养不够。如果一个人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我们自己烦恼,一切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心放不下。所以好好的管教自己,不要去管别人才是重要的。

别总觉得别人可怜,其实自己才是更可怜的人,试问: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佛说,一个人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别人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所以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嗯,很有道理,可是这样的事情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当一个人自己快乐时,要想到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自己痛苦时,也要去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这是一种自我心理安慰的范畴,我自认为自己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错。我的人生已经经历过了那么多的悲伤,但是我现在不依然欢乐地活着吗?

所以,我认为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一个人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狂妄的人难救,自卑的人更难救。

于是我就想到了曾郁芳,我觉得自己最关键的是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一个人应该多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要是一直想去改变别人,那会让自己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别人、怎样去包容别人才是。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一个人多口下留情是非常重要的;当自己去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而且不要在自己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自己的谦虚心缺乏智慧。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自己在很多时候都还是做得不错的。

还有就是,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任何的成就。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此时,当我听着他们在这里侃侃而谈诸多佛学道理的时候我心里禁不住就想道:你们都放得下吗?既然都放不下,那还不如像我这样不要去信的好。

我曾经听到过一种说法:对佛教要么完全相信,要么就一点都不要相信。完全相信的人会因此而懂得修身;而完全不相信的人才会坦然行事,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是坦然地去做,追求的就是内心的自然释放。最可怕也是最可怜的是既相信有怀疑的人,这样的人其实活得非常的痛苦。我觉得在座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也都是如此。我不信佛,但是我的世界观里面却有着它的影子,因为这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这样的文化传承会随着基因的遗传进入到我的体内。

也正因为如此,我也一样地是一个活得很累的人。

<

状态提示:第十八章--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