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朗宋>第二十一章 移花接木

太祖皇帝黄袍加身后,回顾前朝之鉴,得出了“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真知灼见,遂定下了崇文抑武的根本国策,故而本朝两任皇帝,都喜欢不遗余力的抬高文人的地位,常常赐官给读书人,刘溥的父辈们都蒙受皇恩,很早就外出做官去了。

刘家乃高门大户,刘氏族学更是有口皆碑,故而刘氏子弟外出做官时,往往不会把子女带在身边,而是留他们在苏州家中读书,刘溥的父亲亦是如此。

身边没有父辈管教,又是家中嫡子,刘溥自小便受尽宠溺,染就一身纨绔气,虽然受制家规,不得不去族学读书,但却毫无上进可言。前些年被乃父逼着参加了科举,却是名落孙山,乃父见他一副不思进取的模样,只好为其求了个荫补官,把他丢到这离家万里的蜀中,想借此磨炼他的性子。

既然是磨炼,首要之务便要能自食其力,是以乃父又大手一挥,命家里断了对他的供养。自小纸醉金迷、不知柴米油盐的刘公子,生活登时陷入困窘之中,别说走马章台了,连同僚约吃酒都不敢去,每日窝在屋里唉声叹气,想怎么才能说服苏州家里给他拿钱。谁知他这深居简出的行为落在樊知古眼里,还得了个刻苦用功、不贪图享乐的好印象,对他愈加看好。

但是刘公子的志向却从来不是要做个俭以养廉的清官,而是想继续当那个鲜衣怒马的贵公子,那位见利忘德的观察官以前跟他一样,过的是箪食瓢饮的生活,从彭山县回来之后竟是每日里花天酒地的,早让刘公子羡慕不已了。

是以他得到樊知古的委派后,立即去找了之前那位观察官,请他帮忙跟吴金冬招呼一声,让自己也好去打打秋风,故而吴金冬提前知道了他的行程,早就备好了珍馐美馔、孝敬银两,扫榻以待了。

李氏兄妹弄明缘由后,对刘溥自然更加不齿,觉得只是揍他一顿,倒有些不够解恨。兄妹二人本就自诩江湖侠客,素好行侠仗义,听闻这彭山县令吴金冬是个横征暴敛的贪官,就想不如借此机会,一道整治他一番,让这两个狗官知道什么叫作茧自缚。

于是二人从刘溥身上搜出了他的腰牌,把他和那两个侍从打晕绑起来,用马驮着进了彭山县。

进了城门,那县令吴金冬果然等候已久,李宗瑜亮出腰牌,自称是刘溥,吴金冬见他只带着一名女子,马背上还驮着三个人,十分奇怪,便出言相问。

李宗瑜自然早就想好了对策,解释说樊外台派他来此是为暗访,他怕引人注目,便只带了一名贴身丫鬟,二人在来的路上遇到了抢匪,险受迫害,恰逢高人路过出手解救了他们,这才转危为安,那高人听闻他是官差,便把这三个歹徒打晕交给他处置,自行离去了。

这解释虽然颇为荒诞牵强,但吴金冬见李宗瑜人长得丰神俊逸,的确是一副世家子弟的模样,年龄也对的上,便不虞有他。

李宗瑜又说这三个歹徒为人奸诈凶残,之前假意与自己结交,套出了自己的身份来历,意图行凶之后假冒身份行骗,让吴金冬定要派人严加看管,而且待他们醒来之后无论说什么,都不要轻信,吴金冬便依言照做了。

之后李宗瑜自是受到吴金冬一番盛情招待,且有千两白银奉上,李宗瑜虚意推脱一番便收下了,准备脱身之后拿去扶危济贫。

过了两日吴金冬渐渐回过味来,见这“刘溥”每日只管吃喝拿要,对公事一概不谈,拿官场上的一些人情趣事试探他,也都被他敷衍过去。吴金冬心生警觉,便着人把那三个“歹徒”细细审问一番,这才知道自己上了当,立即带人去捉拿李氏兄妹,但二人早有准备,让吴金冬扑了个空。

吴金冬登时如丧拷妣,短短两日李宗瑜便敲诈了他两千多两银子,再加上贿赂上个观察官的千两白银,几乎去了他小半身家,最憋屈是他还要想办法安抚那真刘溥,不然刘溥回去要是忍不住道出实情,他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堂堂县令被敲诈了,这事要是传出去吴金冬怕是会被人笑掉大牙,故而他只能吩咐捕快们悄悄缉拿,切勿声张。

这边李氏兄妹也端是艺高人胆大,两人溜出城后,乔妆改扮一番,又回了彭山县。因为在他们看来,取之于民当返之于民,所以二人返回城中,见谁家破落不堪、饥寒交迫,就用吴金冬给的银子周济援助。

今日二人在街上闲逛,看见一个男孩被一群泼皮欺负,打的鼻青脸肿,就出手赶走了那帮泼皮,见男孩衣衫破烂似是乞儿,就丢给他块银子,让他去买些吃的充饥,然后离开了。

没走出几步,李氏兄妹便发现有两个人在跟踪自己,李氏兄妹何等身手,自然略施手段就摆脱了追踪者的视线,反盯住了那两人。

只见那两人追踪无果后,又返身回去瞄上了刚刚被他们救下的男孩,其中一人更已经跑去报信,李氏兄妹自然知道男孩是被自己连累了,便想上前搭救,谁知那帮捕头来的极快,二人怕在城内动手会引来更多追兵,就一路追着捕快和男孩到了这义和村,然后就有了刚刚这出闹剧。

李氏兄妹的这番际遇,让院中众人目瞪口呆了好一会,心里无不赞叹这兄妹二人真是好胆识,好侠肠。

李氏兄妹自己也是这么觉得,见众人脸上都是一副欣赏钦佩的神色,心里快慰不已,李宗瑜更是恨不得大笑三声。

叙过前尘缘故,自然还要处理眼前事,


状态提示:第二十一章 移花接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