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冉魏霸业>第0585章 社祭

时间进入公元353年,即魏开皇六年的正月初一,是为春节,不过在这个时代是不叫春节的。

春节在古代的叫法是不尽相同的。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称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岁首”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则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起始,后来又改为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汉武帝前期,春节的日期因为某种原因似乎得不到统一,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农历正月为岁首,春节的日期算是固定下来了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而魏国此时是把春节称之为“岁首”的。

新年到了,作为皇帝的冉闵自然是不能闲着的。

冉闵要进行社祭。

冉闵在当天穿上了大裘冕,这件大裘冕配十二旒冕,中单衣,大裘、玄衣纁裳。

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纁裳织藻、粉米、黼、黻纹各二。即所谓的“十二纹章”纹样。

这冕服黑色深衣配红色下裳,即所谓的玄衣纁裳。

此外还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大绶和小绶,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赤色袜、舄。而这种冕服,是古代帝王举行重大仪式所服用的礼服。

冉闵还把可爱的谢道韫接进宫里住,给她换上了一身新衣裳,好吃好喝伺候着。

“皇上,你身上穿的衣服可真好看。”谢道韫就蹲在冉闵的腰身下面拉了拉他的红色下裳,眨巴眨巴大眼睛,闪闪发光的。

冉闵笑着道:“这是皇帝最繁琐的一套礼服了,专门用以出席隆重场合的。怎么样,姜儿,朕现在看起来是不是很霸气?”

“哼,少臭美了。你一点都不霸气!”

闻言,冉闵摸了摸谢道韫的小脑袋,说道:“你是第一个说朕穿这身冕服不霸气的。小家伙,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知道啊,是岁首。今天有好的好的好吃的!”

“那你知道岁首要干嘛吗?”

“知道,我们小孩子要守岁的。”

“那大人呢?你爹娘都在干嘛?”

“在祭祖,还杀了几只鸡,几只鸭子,甚至还买了一头羊和一头猪呢。今晚的菜肴可丰盛了!”

“那朕这个皇帝也要祭祖啊。不过朕这个祭祖,可不同于你爹那样的祭祖,朕要祭的,是鬼神!”

“哦。”谢道韫歪着小脑袋,半懂不懂的。

冉闵又询问了待在一边的冉明:“阿英,你知道朕要祭的是什么吗?”

“是土地神吧?父皇,你要社祭,社,土地之主也,地广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除主祭土地主的社神外,凡属地之神,如百谷之主的稷神、山林川泽百物之神,通常亦兼于社地祭之。”

冉闵微微颔首道:“看来你了解的不少。《祭法》上说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

“大社、王社、国社、侯社属于官方之社,大夫不特立社,与庶民共社,是为民间之社。社祭这项传统兴于先秦之时,以后便逐渐没落了,但民间还有自发组织社祭活动的。阿英,你知道朕此番重兴社祭的用意何在吗?”

“父皇应该是想让百姓知礼、守礼吧?”

“不错。”

冉闵感慨万千地道:“我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但是很多旧的礼节,看似繁琐,让人不胜其烦,但在朕看来,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人不知礼,与qín_shòu何异?每至乱世,狼烟四起,礼崩乐坏,朕必须要重新拾回祖先的礼仪之法,就算不能让整个天下,重新回到先秦时代那样处处守礼,人人皆知礼义廉耻,忍耐克己,但,至少也能让他们懂得纲常lún_lǐ。”

“父皇仁德。”冉明施礼道。

社祭在春秋战国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影响不小,官方借此信仰,在于巩固统治者的权位和布施其政教要略。

当战争胜负未测,天候异常或人力难控灾象发生,可激励精神,安抚动荡的人心。

民间社祭,庶民在乱世中能有个心灵信仰的支柱,暂求得居处同乐,行作同和,欢欣忘忧,其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亦是官方所期望的,故民间社祭能与官方社祭并行而不在禁止之列。v更新最快/

大概当时规定的大夫不特立社,与庶民共社,是有因俗导民、教民成礼的官方政治用心的。

最早的社祭就是通过固定的仪式向神灵致以敬意,并且用丰厚的祭品供奉它,请求神灵帮助人们实现靠人力难以达成的愿望。

社祭的对象就是神灵。

从本质上说,祭祀是对神灵的讨好与收买。祭祀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对自然界感到神秘、恐惧有关。

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认为是有神灵主宰,“万物有灵”的观念也由此产生,人类感激神灵,但也对他们心存敬畏,而自古以来,华夏人又相信人死后具有灵魂,灵魂能与生者在梦中交流,并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状态提示:第0585章 社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