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明帝国的崛起>第七十九章 李东阳(上)

又是新的一天。临近中午时分,皇城北面的内官监中。

一名四十多岁的太监在公房内处理着公文。

内官监的职权是:掌木、石、瓦、土、塔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凡国家营造宫室、陵墓,并铜锡妆奁、器用暨冰窨诸事。

这个位置,在早期相当于外朝的吏部,位高权重。而如今内监二十四衙门,权归司礼监。内官监没落许多,但仍然清要。太监徐智在内廷亦是有字号的人物。

当然,和司礼监的陈宽、李荣、王岳、萧敬那是比不了。将来的行情,和太子身边的刘瑾、马永成、谷大用等人亦是比不了的。

所以,寿宁侯张鹤龄求他办事:刁难张昭。他立即就答应。弘治十一年,内廷大佬李广自杀。牵连者众。大家都是走寿宁侯张鹤龄的门路求皇帝,才得以没有追究。

寿宁侯在皇帝面前还是颇有些份量的。当然,这个份量不是皇帝多么喜欢他,而是看在张皇后的份上。

小太监罗成闪身进来,跪地道:“干爹。”太监中的规矩比外面更严。

“小爷那边怎么样?”

罗成眉飞色舞的道:“干爹,那几位公公都哄着小爷打球呢。小爷根本没想起来召见姓张的。”

徐智满意的点点头。

罗成见徐智高兴,试探着建议道:“干爹,磨了他这几日足可给寿宁侯交代。拦肯定拦住的,皇爷有口谕。是不是明日就让他去东宫当差?”

徐智冷哼一声,“急什么?再磨他十日。”

罗成低下头,懂了。这事肯定是要闹起来。

而替死鬼就是老迈的王公公。但是,事情传出去之后,张昭只怕要成为笑柄!被一个老太监压住这些天都不吭声,这人能有什么根基、本事?宫中无人会把他当回事!

金红的夕阳照在皇城里的护城河中。张昭再一次的从北花房中出来往东安门走去。

刚出门,就见李教谕的老仆和张泰平等在路口的柳树下。忙走过去打招呼。

李府老仆笑着见礼后,说道:“张相公,我家老爷让你今晚到府中吃饭。晚上去李阁老家中拜访。”

“好的。平安,你回去通知小姐一声。然后就在家里待着,不用来城里。”张昭吩咐道,跟着老仆往教忠坊的李教谕家中而去。心里长长的松口气。

寿宁侯张鹤龄的安排,张昭当然并不知道。但是,他被调到太子身边随侍,宫中的敌意可想而知。正常情况下,新人进单位都得受排斥呢。

这倒没什么说的。区别在于,皇宫比较凶险。

张昭一直都在等这个邀请。在院试之前,李教谕就老会见见他。而以李东阳的人脉,找人提醒下朱厚照,轻而易举。

这不是说李大佬在东宫中有眼线。而是十岁的朱厚照天天要上课。上课的先生们基本都是翰林。李大佬在翰林院中的人脉非常深。

李教谕家中的晚饭丰盛,有鱼有肉有汤。李教谕身为府学教谕,本身是举人功名,又是李东阳的族弟,他在银钱上并不缺。生活水平中等。

席间李幽也在,和张昭闲谈几句,剖析道:“李阁老见子尚,多半是要点点子尚,不要引导让太子日后北伐。”李教谕待他如子侄,将李东阳的观点告知:漠北之地,取之无用。

张昭若有所思。

李教谕并不知道张昭和李幽间出现裂缝,捻须道:“子尚不必担忧。大兄为人风趣,约定今晚见你是要为你在士林中扬名。其余都是细枝末节。”

张昭道:“谢先生提点。我知道。”但其实,他今夜去李府,重点是让李东阳帮忙解开在宫中的困局。

李教谕早早的雇好两顶小轿,带着张昭前往小时雍坊的李府。

大、小时雍坊因为毗邻皇城,上朝方便,所以这里住的都是朝中的重臣。刚进小时雍坊,就见到灯火通明,隐约有歌舞、酒宴之声。这才是夜生活啊!

李东阳是杨士奇之后,宰辅以文章领袖缙绅后的第一人,名望非常高。李府中通宵达旦的有客人宴饮,聚会。

李教谕带着张昭走侧门进去。等了约一个小时候,一名神情恹恹、气色不佳的李家子弟将张昭带进李东阳的小书房中。

书房中陈设雅致。李东阳是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其貌不扬,神情略微的疲倦,温声道:“徵伯,你身体不好,还不快去休息。待客的事情交给其他人去做。”

李东阳的长子李兆先,时年二十六岁,躬身道:“是,大人。”

张昭心中微动。这便是李东阳早逝的长子?李东阳一代名臣,秉国十八年,关于他的奇闻异事非常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克亲人”。老婆死两个,弟弟死三个,儿子死三个,女儿死三个。

这固然是天命无常,但实在是一个悲剧。张昭隐约记得李东阳的儿子最后是从弟弟那里过继来的。

李东阳点点头。眼中有舔犊之情。待儿子离开后,这才打量着张昭。首先便是见其风姿出众,温秀俊逸。

李东阳笑道:“老夫听张子尚大名好几次,今日第一次见你。果然是我宛平县的人样子。”

明朝官场有些特定的规则,其中乡党就是其中之一。李东阳祖籍茶陵,他也曾回去祭祖先,但几代人都是住在京城。祖坟就在京西西直门外的畏吾村。

张昭和李东阳是实实在在的乡党。

他关照张昭,未必没有这


状态提示:第七十九章 李东阳(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