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扶明>第129章赵李会师

此时正值春节,明军士卒进入江阴城,昔日繁华的江南小城,街市全空,百业萧条,俨如鬼城,只有千余被清军迁徒过来充实人口的百姓,神情凝重的看着进城的明军。

赵铭与王德顺等人,从街道上穿过,看见萧瑟的景象,众人心中既悲愤,又伤感。

不多时,赵铭一行人来到了西城,出了城门赶至江阴城西南方向的蔡泾坝。

北马南舟,并非没有道理,江南之地,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兼有人工开凿之运河,水运网络几乎将各个州县全部相连。

从太湖至江阴,除了走大运河,出镇江之外,从太湖入无锡,沿河流北上,过蔡泾坝一样能连通长江。

当然这条水道只能走小船,货船和兵船还是需要走大运河,才能从太湖入长江。

这时赵铭一行人刚到,南面便出现一片人潮,无数小船蔽江而来,沿岸还有马步人马随行,打着一面面“李”字旗,漫野而来。

“将军,李成栋那厮来了!”王德顺看着南来的人马,撇了撇嘴。

李成栋黑了王德顺俘获尼堪的功劳,让王德顺心里十分不快,算是结下了梁子。

赵铭抬头望去,只见一将身穿黑色铁甲,骑高头大马,手提大枪,身后十余员大将相随,威风凛凛的奔驰过来,正是李成栋,不禁眉头一挑。

赵铭见此,当即一夹马腹迎接上去,在相聚不远处,勒住马缰,抱拳大笑道:“哈哈哈李大帅!”

李成栋鄙夷的打量赵铭一眼,颇为傲气的一拱手,“赵将军!”

在他身后,身穿银色山纹甲,头戴凤翅盔,系着大红披风的李元胤,潇洒的一抱拳,“赵将军!”

“博安兄!”在李元胤身旁,一名身穿白衣,头戴纶巾,手里拿着一把羽毛扇,扇啊扇的男子微笑道。

“我操,这不是何文成吗?”赵铭惊得眼珠凸起,觉得自己有些寒碜了。

太湖义军不是遭受了重创吗,看他们的装扮,一个比一个骚,不像是损失惨重的样子啊。

赵铭看了眼李成栋和他身后的人马,衣甲鲜明,甚为精锐,光是穿铁甲的护兵,就有百余人,而赵铭身后将领的铁甲都没配齐,气势立刻就矮了李成栋一头。

不过李成栋兵马精壮,对赵铭来说,并非是一件坏事。

赵铭压住心中羡慕,微笑点头:“元伯,长庚!”然后对李成栋道:“李大帅,咱们入城再谈!”

李成栋点了点头,身后李元胤举起马槊向前一指,大军立刻继续向前。

李部辎重、火炮放置于船上,身穿棉甲,头戴铁盔,手持火绳枪的士卒,站在船弦两侧,岸边手持长矛,背着弓箭,悬着箭袋的士卒走在内侧,手持盾牌的士卒,则侧拿着盾牌,护卫在外。

大概五千余名李部士卒,列隊而行,浩浩荡荡的向江阴前进。

赵铭与王德顺等人勒马驻立在道路旁,看着李部精锐,感受到太平营与他们的差距,都没有说话,注视了一会儿,便把马往江阴而去。

现今,正面战场上,明军已经处于劣势,并且几乎无法扭转这种局面,所以赵铭带兵突入长江,想要让清军后院起火,逼迫多铎推进,停止攻击浙东。

赵铭的兵力太少,只能小打小闹,要达到战略目标,便急需要有太湖义军,特别是李成栋的加入。

湖州之战,是复杭之战的一部分,李成栋已经无路可走,只能一心拥明,再者坐困太湖,并非长久之计,浙兵若下杭州,就能与太湖义军的根据地连成一片,李成栋就能冲出太湖,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此他在湖州之战中表现颇为积极。

李成栋原属于高杰镇,是南明五镇兵马中,最能打的之一,超过三流绿营,实力接近二流的关宁,算是准二流。

八旗不到的情况下,李成栋在湖州是逮谁打谁,所向披靡,实力迅速壮大,收编了数千绿营,但无奈八旗突至,湖州遭受突袭,义军被杀得大败。

李成栋损失也不小,不过却并未伤筋动骨,因为他一发现情况不对,就先跑了。

当年李成栋跟随高杰在孙传庭账下听命,李自成破关中,然后东征,整个北方都被李自成占据,李成栋却硬是跟着高杰,从关中逃到山西,然后经过河北、山东,穿过数千里敌占区,逃入南明,突围逃走的能力,堪称优秀。

在逃回太湖后,李成栋趁机又兼并了几支损失惨重的义军,让他迅速又恢复到四五千人的兵力。

虽说李成栋还想扩充势力,但是太湖限制住了他的作为,而多铎军又陈兵浙北,挡住了他南下与浙东明军会师的道路,让他一直感到十分焦虑。

李成栋征战沙场多年,对于天下局势,他并不看好,要不是赵铭逼迫,他裤裆里掉黄泥,不是屎也是屎,已经说不清,被逼反正,他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反正抗清。

现在既然反正,李成栋的命运,就同明朝绑在了一起,他深知在清军背后游击,是不可能击败清军的,所以他一直想要离开太湖,去明朝控制的区域。

方国安、王之仁还不如他些,都封了国公,他要是能到浙东,必然也是个国公。

因此,当赵铭派人往太湖送信时,李成栋从吴易口中得到消息,立刻就表示,愿意带兵北上配合赵铭。

当然,他这么做,除了认可赵铭的策略,也是想利用赵铭,从水陆撤往浙东。

当下李成栋在城外扎下营盘,王德顺看了看,对赵铭道:“


状态提示:第129章赵李会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