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钟阳要装高人,而他儿子安道全配合老爹装高人。
急忙双手接过之后,递给了老爹。
安钟阳看了方子,一头雾水道:“除了狼血、兽血,其他没问题。这方子看似凶猛,但应该是一点点增加剂量的方子。吾没有练过武,不知道这和病有什么关联?”
“有一道关卡!”
李逵沉声道。别人说不清楚,他最清楚这方子的霸道之处,他和李全是亲身经历,自然印象最为深刻:“此方吃下去,全身如同塞在火炉里难以忍受,只能疯狂练武,脱力之后,才能有所好转。但长期积累在身体内的毒,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爆发。因为武人气息悠长,內腑气息运转生生不息。平日里无碍,可一旦在关键时刻出现阻碍,这股气息十息之间就会变得暴虐起来,在五脏六腑之内横冲直撞。症状的话,应该是发烧,痉挛,不省人事。”
“发烧,不是外邪引起的内感?”安钟阳疑惑道。
武功这些安钟阳真的不了解,周侗和王进却连连点头道:“不错,此方子,我等练武之人绝对不敢吃。”
安钟阳琢磨了一阵,觉得有点可惜,自言自语道:“要是能改良,或许是个良方。”
李逵拿出来的方子,虽然药材靡费,但可是能够造就高手的方子。真要是变得无毒无坏处的方子,大宋的武人岂不要高兴地疯了?
王进忍住心头的怒火,心说:“安钟阳这厮又掉钱眼里了,找你来是看病的,不是研究药方的,本末倒置,肯定是束手无策。”
可是李逵没有发话,他也不能替李逵做主。
安钟阳开始对李全的內腑诊断,这种诊断方法,很多医者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听声,敲击,摸骨,按压……反正手法都不尽相同。
李逵业没有问,只是看着安道全有点奇怪,这家伙几次想要开口,因为碍于自家老爹没有发话,这才忍了下来。
李逵故意和安道全攀谈起来:“兄台贵姓?”
“姓安,贱名道全。”
李逵心中琢磨不定,不会是那个‘安道全’吧?
随即又问:“不知兄台仙乡何处?”
“古之金陵,今之江宁府。”
安道全说起老家,眼神顿时有些暗淡不已,他们父子这算是走了麦城,好端端的要从京城逃回去。也不知回到老家之后,会是怎么个境遇。
金陵可能是江宁府人内心深处最为有感触的一个地名了。
金陵之名来源于战国,其名字就是当年钟山之名,当时钟山叫金陵山。楚灭越之后,在此地建造城邑,名金陵。后来金陵有了很多的名字,秣陵、丹阳、建业、建康、升州……不少还是国都,但是作为大宋江宁府人,还是更加喜欢用金陵人自居。
金陵,安道全?
不会真的是他吧?李逵心中暗道。可是安道全不是金陵的医者,并不是什么御医世家出身啊!甭管是什么朝代,有了御医的名头,开药铺,开医官,生意肯定会兴隆不已。反倒是放弃御医身份,重新打拼,岂不是舍本逐末?
再说了,从王进的口中,李逵还得知,安家父子颇为好财。
这就更让他疑惑了,难道自己认错了?
李逵觉得接下来应该继续试探一番,或许能够看出些端倪来:“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金陵之美,在景,在人,亦在怀古。”
李逵念的这首诗,正是作古快十年的前宰相王珪的《金陵怀古》。要是羁旅在外的金陵人,不少都能吟诵。
当然,贩夫走卒和军户不在其中。
并非是鄙视劳苦大众,而是穷人有穷人的生活,他们忙着找饭吃,还有什么闲情逸致去吟诵诗词歌赋?
再说了,大宋底层百姓和军汉,识字的也不多。
但是医者这个职业非常特殊,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医儒合道,走到了一起。读书人喜欢研究医术,医者不仅要学习药性医理,读书认字也是最为基础的技能。久而久之,医者中出现了不少隐士身份的特殊人群。
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这是读书人在无法施展一生才学和抱负之后,最好的一条退路。
安道全认字,他家再怎么落魄,老爹也是当过太医的门庭,诗词歌赋才学虽然一般,但也能说两句。他还以为李逵对他的金陵人身份有所怀疑,或者有其他的原因。王珪的这首《金陵怀古》他自然读过,也能吟诵。
但是读书人有一种通病,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喜好,有的人喜欢豪放,有的人喜欢婉约。
王珪的诗词并不招安道全喜欢,他更加喜欢周邦彦一些,毕竟这人很有意思,作为继柳永之后,写闺情最为精妙的文坛新秀,确实有不少拥趸。当然,人品很难说,三七开吧。
主要是因为周邦彦并非科举中进士的文官,起初是个刚入京城的太学生,但身份有点尴尬,他发迹于对神宗皇帝的一次拍马屁。当年他在太学读书的时候,恰逢变法刚开始,阻碍颇多。于是写了一首《汴京赋》,进献给了皇帝。
一句‘天命有德,主此四方’让皇帝龙颜大悦,命宦官寻找周邦彦的官身,最后落得个太学生的身份,神宗皇帝一瞅,这哪行?大笔一挥,提拔当了周邦彦为太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