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第419章越勒越紧的绳索
愿离开故土而藏入山岭,为了避免被南迁的更加野蛮的野人女真占了领地,无数人跑去咸镜道投诚,成为了刘卫海名下奴仆阿哈。

乘努尔哈赤迁离各部收缩之际,刘卫海领兵五千夺回辽东宽奠、大奠、永奠、新奠、长奠、孤山宽奠六堡。

沈辽以北,不管实质性,还是只是个名头,天启五年时已经成了小豆芽、刘卫海两人名下之土。

北线,小豆芽、刘卫海两人一南一北各屯兵五千虎视界凡城、赫图阿拉。

东线,刘卫海、毛文龙于宽奠六堡、镇江堡屯兵八千,时时虎视原辽东右卫凤凰城,

南线,刘卫山、山海关明军一左一右抵挡海州卫。

三线屯兵之数几乎与建州相当,除了时不时小打小闹,并未真正大规模拼死厮杀,双方好像都有意拖延,并不愿意急着拼死厮杀。

人倒霉,喝凉水都噎人,明军自外围一点点合拢,面对使用威力更强火铳后,武器落后的族人只能节节后退,曾经是他们四处骚扰明军,如今竟然反了过来,日益危机感深重的努尔哈赤病了,是被人生生气病了的。

李国助、李魁奇跪在地上不吭声,左面坐着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阿拜、汤古代、莽古尔、塔拜、阿巴泰、皇太极、巴布泰、德格类、巴布海、阿济格、赖慕布、多尔衮、多铎、费扬果,右侧坐着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图伦、济尔哈朗、费扬武、瑙岱,穆尔哈齐的儿子萨哈廉、达尔察、务达海、汉岱、塔海以及一干格格额驸,所有人都低头不言语,看的努尔哈赤又是一阵郁闷憋屈。

刘卫民这只蝴蝶也不知怎么跑了这个时代的,原本该占了沈辽,该得了几十万汉民阿哈奴隶的他们,如今却啥都没得到,除了得了空无一人的肥沃土地,他们什么都未得到,都城也从赫图阿拉搬到了沈阳城,努尔哈赤的五位大臣也只剩下了老老实实待在京城的费英东,甚至刘卫民自己都不知道,俘虏了费英东反而救了他一命,反而让他一直活到了现在。

五大臣或许年纪与努尔哈赤相当,但五大臣却不是养子就是女婿,这与关外部族传统一般无二。

随着刘卫民一心打造刘家寨产业,专心做一个后勤主管,为刘卫山、刘卫海、小豆芽大量物资、装备后,不断骚扰侵入,金钱、物资就代表战力,明军死了一个就能再上两个,如同转动碾转的血肉磨盘,整个北方女真族地都无法安心狩猎、耕种,随着不满声、明军侵入,再加上明廷三十万军卒的流言传入,努尔哈赤愈发强迫所有名下女真诸部进入沈辽等地。

沈辽等地土地肥沃,养活三十万人没问题,可问题又来了,各部族族长并不愿意被打散重组,不愿与汉民一般耕种,为了加强自己的绝对权势,努尔哈赤也整了个与朝廷一般的六部,六部尚书要么是自己儿子,要么是自己女婿。

看着跪着的李国助、李魁奇,一干人没一个开口的,额头绑着白素布的努尔哈赤深深叹气一声,还是不得不看向一帮大大小小的儿子们。

“都说说吧,该死的明国商贾数倍讨要钱财,无铜、无铁,当如何造炮?”

……

见还是无人开口,努尔哈赤有些恼火,直接指向户部尚书兼正白旗旗主的皇太极。

“皇太极,你来说。”

皇太极无奈,只得起身一礼,说道:“明国商贾不见到金银不愿运送铜铁,不仅数倍售与我大金,所收购粮食也要压低数倍,阿玛,这么下去终究是不妥的,除非……除非击溃一部明军,逼迫明军与我大金讲和。”

听了这话语,努尔哈赤心下又是一阵气恼,指着代善怒哼一声。

“代善,你说!”


状态提示:第419章越勒越紧的绳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