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南明日不落>099 琼州海战(中)

远远地遥望着,郑成功看清楚了大明复国军海军舰队的举动,当几艘大明风帆战舰几层炮甲板相继打开炮门,一艘庞大的战舰舷侧变成了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时,郑成功突然一下头皮发麻,觉得自己好像遇见了什么史前巨兽一般,一种让他觉得似乎都羞耻的惊慌开始窜上了他的脑门。

“好多炮……”郑袭也惊讶地出声。

本来气势汹汹接近过来的郑氏舰队,在看到这么多火炮的时候也大为吃惊。

在大明复国军海军舰队一方,白明修表现得比他的海军司令狮姐还要亢奋。

“【支线任务:初次海战】,在海战中击败郑成功率领的舰队,根据击沉敌舰的数量,奖励分为三档:击沉或俘虏20艘以下敌舰,奖励金手指币5万,获得74炮sān_jí风帆战列舰2艘;击沉或俘虏20-40艘以下敌舰,奖励金手指币15万,获得92炮二级战列舰2艘;击沉或俘虏60艘以上敌舰,奖励金手指币30万,获得120炮一级战列舰2艘。”

“【支线任务:接舷战】,在海战中亲自率领人马接舷战,登上一艘敌舰并将其占领,奖励金手指币1万,b或c级特殊人才四名。”

“【支线任务:讨逆延平】,你的派系不允许一名王爵对你的权威存在质疑和存有二心,击杀或俘虏郑成功,奖励金手指币1万,多胀式蒸汽机技术。”

白明修在看到系统发布的三个支线任务时,简直就要疯了。他拿下广州之后,还奇怪系统为什么没给他再发布新的主线任务,没有想到这次来找郑成功的麻烦,系统一口气连发三个支线任务,而且每一个任务的奖励他都非常想要。

于是他满含深情地拉着狮姐的手手,说道:“狮姐,全都靠你了!”

狮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严肃地点了点头。

复国军海军维持着战列线,是舷侧对敌,而郑氏舰队则是一队五艘或七艘船,船头朝着复国军的海军,他们也根本不清楚自己是完美地将一个t字头送给了对方。

“进入我舰射程!”

狮姐问询,猛然喝道:“开火!”

宁海号战舰舷侧几十门火炮,甚至还包括澳洲军械二局开发的155海军线膛炮,同时向迎面的郑氏战船开火。在宁海号这艘sān_jí风帆战列舰面前,郑氏的战船就小得可怜了。实际上就算是郑成功的旗舰“巨舟”,吨位也就跟白明修舰队中最小吨位的36炮护卫舰的吨位差不离。

被宁海号炮击的这艘舰,还算是比较大的,有个四五千石的载重,排水量也有五百吨左右了,属于郑氏中比较大的船了。遭到宁海号迎头痛击,顿时间船壳和甲板就有大片的木头被炮击掀翻。

说起来,其实复国军海军使用的炮技术水平是大明复国军中最差的,除了155线膛炮这种少数,其他绝大多数的24磅、32磅火炮,技术是比不上拿破仑炮的,属于比较传统的海军滑膛炮。

不过在发射实心弹的时候,这些火炮仍旧能够轻易地撕裂敌船。

白明修站在甲板上看着那艘郑氏战船被宁海号的齐射打得半边船体千疮百孔,甚至都没有寸平整地方。而船上的郑家士卒更是陷入一片修罗之中,许多人当场被炸死,有人被飞溅的木板碎屑插死,有人直接坠入海中,好不凄惨。

这个念头的海战是无比危险的,甲板上参战的任何人都是冒着死亡的风险的。纳尔逊就是在指挥特拉法加海战的时候阵亡的,而在那场战争之前,他在科西嘉丢了一只眼睛,之后还被西班牙人砍断了一只胳膊。

可以说,风帆时代的海战,不论水手还是海军军官,都是高危职业,残疾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

然而,白明修打完副本的时候得了一个身体强度增加100点,所以谁都可能死在还战力,唯独这货死不了,就算红夷大炮轰在他身上都没用。

还一个死不了的人是舰娘狮姐,她虽然身体摸起来又娇又软(白明修坚持自己没有摸过),但毕竟是四万多吨钢铁大舰的本体,所以些许实心弹,还真的奈何不了她。

基本上郑家的战船,正面被宁海号这样的sān_jí战列舰一个侧舷齐射,就差不多了。更夸张的是,白明修这边海军炮虽然技术差了点,但是船上水兵们手里的m1步枪可都是线膛枪,隔着几百码的距离,也能够开枪射人了。

随着战列线的移动,复国军海军的各艘战舰不断地在侧舷发出了火炮的怒吼。这样恐怖的火力是郑氏舰队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郑氏舰队擅长接舷战肉搏,郑家人也擅长用火船一类的火攻技术,当时料罗湾海战的时候,荷兰人就吃了郑芝龙的大亏。

可是这里毕竟是开阔海面,郑成功前来带的基本上都是能远海的大船,没有小火船,而其他的火攻工具,在这个距离上根本施展不了,复国军海军在百丈外就猛烈炮击,甚至郑氏舰队根本就没有几门能够还击的火炮。

仅仅是开战不久,复国军海军的猛烈炮击,就已经击沉了多艘郑家战船,还有多艘战船也被炮击打得瘫痪。本身船小,在扛炮击的能力上肯定就不如大船,更不要说宁海号、平海号这两艘绝对主力舰上,155线膛炮朝着水线部位打一炮,开一个大洞,基本上什么船都是必沉无疑。而几百码的距离,线膛炮还比滑膛炮准的多,所以被这种东西打中,基本上等于点名领便当了。

郑成功看着他的左路军被白明修的舰队瞬间打残,目眦欲裂。


状态提示:099 琼州海战(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