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重生于火红年代>第369章 863计划

孙祖杰与铁主任聊了一会,刚准备休息,却意外的接到了一个电话,孙祖杰听完,立刻答应第二天一早就过去一趟。

原来著名的863计划已经得到了最高领导人的批复,所以国家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召集科委和两院学部委员正在商议细节,而孙祖杰是所有人都没办法回避的对象。

因为r的成功,孙祖杰获得了一项国际大奖,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诺贝尔奖还没有拿到,但是谁也不能忽视他的巨大影响力。

只是孙祖杰自己知道这玩意是怎么回事,所以他在任何人面前从来不提及此事,就算有人提及,他也立刻说我是代表华投医药研究院拿到的奖,他个人也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且孙祖杰也十分明确的拒绝了任何关于他成为学部委员的提议,公开表示自己不配,这样谦虚的态度让太多人心里很舒服,慢慢得大家也都接受这个初中肄业生了。

当然这也跟孙祖杰领导下的华投在科研上的成就很有关系,科学家们都知道,即使孙祖杰不是一个科学家,也一定是一位出色的科研项目管理专家,相比于前者,某种意义上后者的影响力更大,地位更加重要。

当然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孙祖杰管理的华投有钱,非常的有钱,那么863这样的高科技项目就一定需要拉他一起参与。

另外就是孙祖杰对于科学家们非常尊重,华投下面的研究院简直就是科学家的天堂。所以从这种种角度来分析,小组联系孙祖杰就十分必然了。

孙祖杰也一点不谦虚,再没有比他更熟悉哪些项目未来有可能突破的了,所以他欣然应约,准备好好参与一把,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项目总要有人帮着产业化吧,华投愿意参与做这样的好事。

但是任何时代大家都不能忽视一件事,围绕着项目经费的争夺,足以让任何一个风度翩翩的科学家变成泼妇骂街,此时专家们围绕着那个课题的重要性炒得不可开交。

所以孙祖杰一进工程院就发现自己进了贼窝,小组长希望华投提供一部分资金,并且要求孙祖杰承担一部分项目基金的最后审核任务,也就是说孙祖杰同志将掌握着无数教授研究员的命运。

孙祖杰明白小组长为什么这么做,两院内部到处都是老师同学,一不小心都能扯得上关系,那么由一个外人来决定项目经费就十分公正公平了,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吗?

事实上这也是中枢领导人的提议,他们觉得孙祖杰对于高科技发展很有预见性,当初两个小玩具变成了庞然大物就是证明,国家有必要让他承担起这一块的重大责任。

所以孙祖杰点点头,欣然同意了他确实很有话要说,因为项目审核的结果与华投的利益息息相关。

这一次863计划,华投系必然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华投在电子,汽车,航空和材料等前沿领域投入巨大,成果也很多,很多领域都是国内顶尖水平,按理钱当然会投给他们。

但是华投这么有钱,再把宝贵的项目经费给他们,肯定有无数人不服气,真要穷得穷死,撑得撑死吗?

所以孙祖杰就借着锂电池的事情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他针对的是审评制度,他认为初步拟订的制度很不完善。

锂电池华投水平最高,就要实现产业化了,而且下一代锂电池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突破,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人玩平衡,找理由不把钱交给华投,那就不符合这个项目的本意了。

高科技研发就要把更多的钱给更适合的单位,而不是撒大饼,科研单位同样要优胜劣汰,这样可以把宝贵的研发力量整合起来。

所以孙祖杰要求建立专家库,确定好回避制度,然后随机抽取专家,由多名专家交叉评估打分。同时专家的信息也必须保密,不能让项目申请者知道,尽量减少这种不公正,让更出色的人负责国家课题。

孙祖杰提到的第二点就是对项目经费要专款专用,加强监管。很简单一个问题,一位讲师接受了新兴事物,提出了一个很有前途的项目,也拿到了基金。

但是他所在单位的老教授因为知识陈旧,反而没有经费,要是老教授凭借种种手段把他的研究经费抢走了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科学家不是小白兔,孙祖杰就遇到过很多次这样的事情。

所以孙祖杰毫不客气的提出了这一点,而且他还介绍了华投的经验教训。

第三点就是项目验收,要防止学术造假,这一点一定要非常注意,要有制度保障;另外项目也不能只讲技术,还要讲产业化应用,要不然搞了一篇论文有什么用,搞不好还便宜了老外。

孙祖杰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意思很明显,他要钱用到该用的地方,下面一大堆已经功成名就的学部委员连连点头,这是一个内行人,他说得几点都切中要害,看来让他来干这个得罪人的事情确实比较适合。

孙祖杰装逼结束之后,来到了小组长的身边,“首长,这一次国家准备投多少钱,一年怎么说也有十个亿吧?”

小组长瞪了一眼孙祖杰,“孙猴子,你以为国家有你那么有钱呀,刚才我问过,刘院士说一年最起码要两个亿。”

孙祖杰立刻摇头,“这点钱能当什么用。去年我们华投如果算上汽车国产化项目的投资,已经超过十个亿了,就这我还觉得远远不够,今年又加大了投入。”

小组长听完,吃惊地无以复加,他


状态提示:第369章 863计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